Title
数码教程:E时代解读色彩编码之画意调色
2012-10-09发布

  链 接:摄影与绘画的关联
  摄影与绘画都是以视觉形象展现于观者,在二维平面上再现形象,摄影则是真实世界的真实写照,绘画则是真实世界艺术再加工的写照,全是反映形象的瞬息静止状态。摄影与绘画有着密切关系,它们相互交融、影响、渗透,不仅创造了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和风格,还展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同时相互吸收、补充,强化了艺术的表现力,丰富了其形式结构,使之多样化,并扩展了表现领域与画面的容量,加深了作品的艺术内涵,拓宽人们的审美视野,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意义和美学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观念不断变化,在当今作为艺术表现的摄影已经取得了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样式,在后现代艺术中摄影作品绘画化与绘画作品摄影化的相互渗透现象日渐成为明显趋势。

  关键词:人像数码照片画意调色
  在此,将摄影与绘画联系起来,立意取材棚内拍摄的人像作品尝试通过调色赋予照片油画般的色感,将摄影作品绘画化,力图冲破照片一贯性的平淡,提高照片效果的艺术欣赏性,增加视觉看点。油画是用色彩的明暗和冷暖塑造物像的艺术形象,表现物像的立体感、质感和份量感,注重色光的变化效果,追求生动而真实的色彩表现。比较照片而言,色彩表现厚重,明暗块面立体。下面,采用Photoshop专业图像处理软件对照片进行色彩和明暗的调整,不使用手绘手段,就可以似画非画的呈现出精致写实人物油画般的感觉,升华出照片的画意效果。


画意调色效果

原始照片

  原图具有较好的照片质感,深色背景的暗调烘托出人物,光影和色彩的基础适合采用绘画元素进行恰当的描述和表现,在照片的本质上加以升华。
  效果图在照片基础上更上一层楼,追求在绘画中以坚实的造型来主导画面,强调人物的明暗块面和结构轮廓感,使之更为立体和稳定。在以明度为主导的色彩需要尽量单纯,虽是冷褐色的基调,仍然包含了自然柔和的色彩变化,也不缺乏对比,较好的体现出画面的质感和空间感。

  调色重点:画面色彩整体服从基调,主次分明,有强弱有虚实,强调色彩的浓淡要顾及色彩之间的关系,避免喧宾夺主,明暗调子切忌灰暗或轻飘,冷暖调的使用要照顾到全局。

  适用建议:采用具有一定光比的人像数码照片,各种影调体裁皆可,宜表现拍摄的高雅婚纱与端庄晚礼的室内人物肖像照。

  基本技法:利用自然饱和度命令自然降低图像饱和度,可选颜色命令调节和平衡各部分色彩,使用阴影/高光命令提升人物的立体感,提炼人物的层次。再通过色彩平衡命令以及可选颜色命令,还有饱和度命令等相互配合,最后达到理想的效果。

  操作实例:使用一张棚内拍摄的白纱人像,新娘端庄美丽,妆扮稳重大方,用光立体通透,层次分明,色彩干净。

  1、准备就绪打开人像照片,如图1所示,开始进行画意调色。


图1 打开原始照片

  2、首先,执行“自然饱和度”命令,在弹出的“自然饱和度”对话框中,设置“自然饱和度”值为“-50”,“饱和度”值为“-10”,使画面的饱和度自然降低,如图2所示,按“确定”键。


图2 降低画面饱和度

  3、执行“照片滤镜”命令,在弹出的“照片滤镜”对话框中,“滤镜”选择“加温滤镜”,设置“深度”值为“25%”,勾选“保留明度”,提升降低饱和度损失的饱满度,并统一画面色调,如图3所示,按“确定”键。


图3 统一画面色调

  4、接着,执行“可选颜色”命令,在打开的“可选颜色”对话框,“方法”点选“相对”,“颜色”选择“红色”,设置“青色”值为“30%”,“黑色”值为“30%”,再选择“白色”,设置“黄色”值为“-20%”,“黑色”值为“-20%”,柔和调整画面含概的主要色彩,使其组合在一起,即产生了对比,又能起到调和作用,如图4所示,按“确定”键。


图4 柔和调整画面局部色彩

  5、仍然执行“可选颜色”命令,在打开的“可选颜色”对话框,“方法”点选“绝对”,“颜色”选择“中性色”,设置“黑色”值为“3%”,再选择“黑色”,设置“洋红”值为“3%”,“黄色”值为“3%”,“黑色”值为“-5%”,调和画面暗部色调与明度,如图5所示,按“确定”键。


图5 调和画面暗部色调与明度

  6、打开“图层面板”,复制“背景”层得到“背景副本”层,执行“阴影/高光”命令,在弹出的“阴影/高光”对话框中,勾选“显示更多选项”,设置阴影的“数量”值为“40%”,“色调宽度”值为“50%”,“半径”值为“0像素”;高光的“数量”值为“80%”,“色调宽度”值为“50%”,“半径”值为“2500像素”;调整“颜色校正”值为“25”,“中间调对比度”值为“100”,“修剪黑色”值为“0.01%”,“修剪白色”值为“0.01%”,明显勾勒出人物的明暗结构,强化层次感,如图6所示,按“确定”键。


图6 勾勒明暗结构并强化层次

  7、将“背景副本”层“设置图层的混合模式”为“变亮”,融合与“背景”层,既柔和,又立体,合并图层。执行“匹配颜色”命令,设置“颜色强度”值为“90”,其它为默认值,保持褐色基调,如图7所示,按“确定”键。


图7 削弱画面色彩强度

  8、执行“色彩平衡”命令,在弹出的“色彩平衡”对话框中,点选“高光”,设置“色阶”值为“0,5,10”;点选“中间调”,设置“色阶”值为“-5,0,0”;点选“阴影”,设置“色阶”值为“5,0,0”,调节画面明暗部分的色调,如图8所示,按“确定”键。


图8 调节画面明暗部分的色调

  9、然后,执行“可选颜色”命令,在弹出的“可选颜色”对话框中,点选“绝对”,“颜色”选择“红色”,设置“洋红”值为“-10%”,“黄色”值为“-10%”;选择“黄色”,设置“青色”值为“-10%”,“洋红”值为“5%”,“黄色”值为“-30%”;选择“黑色”,设置“青色”值为“-5%” “洋红”值为“-5%”,“黄色”值为“5%”,通过色彩的不影响画面的明暗层次,增加人物的白皙感,如图9所示,按“确定”键。


图9 调出皮肤的白皙感

  10、执行“亮度/对比度”命令,在弹出的“亮度/对比度”对话框中,设置“对比度”值为“20”,去灰增加图像通透感,如图10所示,按“确定”键。


图10 加强图像对比度

  11、再次执行“阴影/高光”命令,在弹出的“阴影/高光”对话框中,设置阴影的“数量”值为“2%”,高光的“数量”值为“3%”,调整的“中间调对比度”值为“10”,“修剪黑色”值为“3%”,使画面更好的表现明暗层次,如图11所示,按“确定”键。


图11 柔和调整图像的明暗面

  12、执行“自动颜色”命令,紧接着执行“自动色调”命令,画面即刻呈现冷褐色调,促进增添画意感,如图12所示。


图12 自动调节画面色调

  13、执行“色彩平衡”命令,在弹出的“色彩平衡”对话框中,点选“高光”,设置“色阶”值为“0,0,-10”,调整画面亮部色彩,避免过于冷灰,如图13所示,按“确定”键。


图13 调整画面亮部色彩

  14、执行“色相/饱和度”命令,在弹出的“色相/饱和度”对话框中,设置“饱和度”值为“20”,增加画面色彩的饱满度和通透性,如图14所示,按“确定”键。


图14 增加画面饱和度

  15、执行“可选颜色”命令,在弹出的“可选颜色”对话框中,点选“绝对”,“颜色”选择“黑色”,设置“黄色”值为“-5%”,画面暗部微加冷调对比,如图15所示,按“确定”键。


图15 画面暗部添加冷色

  16、画意色彩的铺就,还需要细节上的处理,打开工具箱选择“画笔工具”,在工具选项栏上设置合适的画笔大小,“模式”为“叠加”,“不透明度”值为“20%”,“流量”值为“100%”,如图16所示。


图16 设置“画笔工具”工具选项栏

  17、在色板上选择合适的腮红色与唇色,使用“画笔工具”分别自然的涂抹在人物两颊及嘴唇上,起到润色作用,并增强面部立体感。另外,适当修饰头发明暗交界处,使其自然衔接,如图17所示。


图17 添加人物面部的腮红与唇红

  18、最后,执行“特殊模糊”命令,在弹出的的“特殊模糊”对话框中,设置“半径”值为“3”,“阈值”为“25”,“品质”选择“低”,“模式”选择“正常”,略带一点画笔涂抹过的感觉,如图18所示,按“确定”键完成制作。


图18 特殊模糊图像

  我们追求在二维的画面上塑造雕像一样实在稳定的形象,构图也追求稳定,追求形体边界清晰的轮廓感,保持色彩的完整和统一性,以及色彩变化的空间感,复制到照片上仿造出画意色调的效果。上述调色的实现方法可以降低制作画意照片的难度,减省了手工成份,做到形神似画,美感栩栩如生。

  文/后期:兰草私塾数码人才培训 刘京燕(兰草青幽)
  博客:http://blog.sina.com.cn/tigerdips
  摄影:吴斌 化妆:郭荣
  图片提供:天津巴黎春天
 

数码教程, 调色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本站用户上传发布,如有侵犯到您的相关权益,请点击权利通知指引,您可根据该指引发出权利通知书,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立即审核并处理。
广告
· 黑光网 ·
相关阅读
PS后期教程:用滤镜快速制作逼真颓废老照片
从拍摄到后期:详解电影式镜头纪实手法
PS教程:用通道混合器让美女照片季节大转换
Photoshop调色教程:美女照片专业广告画面
PS后期教程:把照片处理成非主流油墨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