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郎平团队管理的精髓:精神和策略同样重要
2016-09-05 10:17:37
圈外    

  女排夺冠之后,被媒体强行植入了大量“女排精神”,随着**结束,“女排精神”的呼声冷却下来,重新复盘整个过程的几点关键成功因素,或许能够让我们看得更加清楚。

  战术**:战术性地去拼一场比赛

  如果我们看过这次**女排的比赛,就会发现,几乎每次郎平喊暂停,之后都能得分,对巴西的那场,一个局点、一个赛点的暂停是如此,对塞尔维亚的那场,***点的暂停更是直接把***收入囊中。

  三大球里,排球是**没有身体对抗的项目,所以看起来没有足球和篮球那么激烈,倒跟乒乓球、羽毛球这种小球运动看起来很像,都是你来我往的打法。

  但实际上,排球非常讲究战术,背后教练之间的脑力较量远远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平静。单说***这场对塞尔维亚,对方19号发球极狠,球速可以达到100km/h,差不多是男子的水平,只要她一发球,很多人心里就发颤。所以***局,塞尔维亚凭借力量优势首先拿下。

  我们都知道,在竞技体育里,分数丢了还可以追,但气势没了就绝无机会了。塞尔维亚的这种力量打法在此前的各场比赛都显露出优势。但是郎平很**地发现了对方的弱势:塞尔维亚力量强大,但得分方式单一,技术不够。至于球速,实际上排球因为自身的特点,是很容易发球出界的,力量再大,出界也没用。所以,第二局我们主打快攻,通过多点进攻首先破了对方的气势。而且在第二局里,郎导多个预判都奇准,所以我们都能得分。

  赢下第二局之后,我们的气势迅速起来,第三局就打得更妙了,面对对方的强力扣杀,我们三人拦网,得分方式多样,很快实现了比分**。

  实际上,关于郎导的战术**,不是光这场比赛体现出来的,此前惠若琪接受采访时就说过:“她真的很厉害,只要她喊拦左边,对手必然不会打右边。打到后面,我们体力下降,脑子也转不动时,就竖起耳朵听郎指导的指挥,她指哪,我们打哪,特准。”

  “她还会针对每个对手的特点换不同的人,比较有逻辑性和明确的应对方法。”**期间,郎平吃泡面的照片广为流传,因为她需要花大量时间一遍遍看对手比赛的录像,研究对方每个队员的打法,场上才能做得出如此**的判断。

  战略长远:战略性地看待各场比赛

  中国球迷对于输赢看得是很重的,此次***小组赛女排状态不佳,媒体和球迷几乎一边倒地质疑郎平启用年轻球员的策略。

  通常情况是,任何国际性的比赛,只要输球,球迷就高喊要反思,只要赢球,马上又把教练捧上天,但真正愿意看懂球、去理解为何输为何赢的人,并不多。

  在这种压力下,过去中国女排几乎所有国际大赛都参加,而且都上主力,不敢输、也不能输。郎平上任以后,顶住各方压力,不争一时输赢,而是着眼于长期发展、对各个大赛有策略性的进行取舍。

  2013年女排大奖赛,***对阵巴西,因为是积分制,若想夺冠就必须3:0或3:1击败巴西。但巴西是2012年伦敦***的卫冕***,整体阵容几乎没变,实力很强。***郎平选择了求败阵容,没有上主力惠若琪和朱婷,从而减少主力队员的心理压力、保存体力、也避免输球导致失去自信心。

  2014年女排精英赛,她放弃带国家队参赛,改由备战世青赛的队员参赛。也就是那次比赛,锻炼出了2013年刚刚加入国家队的朱婷,所以这次我们才能看到,朱婷在***发挥了多大的作用。

  2014年大奖赛,带半主力阵容出战总决赛,虽然当时招致批评,但后来***上刘晓彤和杨方旭的出色发挥,证明了她眼光长远。

  倘若没有这些战略规划,而只是靠精神“赢下每一场”、“赢下每一分”,很可能这次*****就没我们什么事儿了。
 

  善于用人:有意识地发挥每个人的长板

  ***12人大名单出来的时候,外界就质疑不断,尤其是曾春蕾被龚翔宇顶替,结果龚翔宇在小组赛因为压力太大、发挥非常不好。但后来证明,12位女排队员几乎都能发挥出自己的亮点,打荷兰时候的张常宁,打巴西时候的刘晓彤,决赛时候的袁心玥,更不用说荣获MVP、拿下179分的大功臣朱婷。

  朱婷在3年前还只是河南女排的二队队员,就是郎平把她相中然后纳入国家队培养的,对她进行的是针对性培养。3年后的今天,她已经成为世界***主攻了。之所以有这么多底牌可以打、有这么多***的年轻队员被发掘,都归功于郎平的“大国家队”以及突破了主力与替补界限的用人策略。

  过去的中国女排,一个**周期的主力阵容是不变的,所以替补能上场比赛的机会很少,主力和替补的差距非常大。

  郎平2013年回归后,在这方面做了很大的改变。比如2015年***,她给出了26人的集训名单,在联赛中表现优异的年轻球员几乎都能得到国家队试手的机会。

  这种大国家队的策略,一方面给了年轻球员更多机会,也让教练有机会多了解她们,为将来打不同风格的对手变换不同的阵容做准备。另外,要让替补成长,除了训练,郎平也经常创造机会让她们打国际比赛,上面提到的2014年大奖赛总决赛,就是半替补队伍出战。

  所以这次**我们就看到,面对不同的对手,郎平可以综合不同队员的特点,摆出不同的阵容来应对,在同一位置上采用不同的队员组合。而且因为这种多变性,对手也不太容易摸准我们的套路。
  
  我们从前都讲木桶理论,说是要补齐短板,但是当团队作战的时候,只需要每个人贡献自己的那块长板、就能拼出一只很高的桶了。

  唤起精神:战略战术团队都有了,精神才能发挥出来

  我们都赞叹女排永不言弃的精神,然而在**赛场上,又有谁是轻言放弃的呢?无论是巴西还是塞尔维亚,他们同样有精神。更何况,难道郎平只要跟队员说“永不言弃”,她们就真的可以不放弃了?

  我一直坚信,所谓“永不言弃”的精神,不是说两句很燃的话、打几针强力的鸡血就能出来的,精神终究是有一个来源的。否则,为什么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精神重要,却又做不到呢?精神从何而来?当战术总是****、每个人的自身优势又充分得到了发挥、每个人的天性也充分得到了释放,精神怎会不来?

  队员曾经这样说郎平“她给我们的感觉是场内场外分开,在场上就打起120%的精神,下了场,还有自己的人生。这种感觉是别的教练很难给予的。”她不仅关心和影响队员们的训练,也鼓舞她们学习,队长惠若琪早已可以用全英文接受外媒采访了。朱婷在**之后会去土耳其打球,这也是郎平运作的,而且加盟的这支球队是郎平亲自帮她挑选的。

  2015年***总决赛,中国对日本,***一分***点的时候,郎平换上了魏秋月,她当时还处在手术康复阶段,换她上场其实就是让她亲手拿到世界***,对于过去几年经历伤病和挫折的魏秋月,这是*大的精神来源。所以,不仅仅关注比赛本身,也懂得关心队员,懂得她们的内心,才能够唤起她们的精神。

  回顾完女排的历程,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而今我们过分强调精神、强调坚持,是否反而是浮躁的一种体现?试图将成功简单化、试图找到**答案,却不愿去深究背后的本质。只是,如果坚持打鸡血就能成功,成功的路上才会人满为患吧?

  有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于看表象,只看到别人的精神,就觉得那一定是成功因素,但我们常常懒得思考,他们的精神到底从何而来。

  实际上,脱离了对自己的了解、对事情的判断、对未来的信心、对目标的渴望,精神是永远不会有的。相反,有了长远的策略,每件事情都有正确的方法去做,在过程中还能不断找到发挥自身优势的机会,精神自然会来。

  是精神让你成功?还是策略让你成功?或许,它们本来就是一回事。
 

 

团队管理, 精神, 策略
广告
· 黑光网 ·
相关阅读
你还在用错误的管理方式管理影楼团队吗?
影楼主管如何给团队“打气”
如何将影楼团队力量拧成一股绳
影楼如何管理才能让核心员工不跳槽
提升影楼团队精神面貌的五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