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经营思路:标准化不能包治百病
2010-08-25 16:13:23
人像摄影网    
  标准化的目标是可控制性,但过度的控制将使企业失去活力

  标准化是现代企业生产的科学管理手段之一,通过标准化管理,企业可以提高规范化程度,改善和增强企业素质,实现高效率、高效益的生产方式,对于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极有必要。

  标准化从实际运用过程来看,经常被人们区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责任标准)三种。技术标准是指生产过程中需要明确的技术规范和流程规范,通过明确的规范来指导和控制产品的生产速度和质量。管理标准常常指为保证技术标准的正常实行而采取的管理措施。工作标准或称责任标准,则是针对上述两项标准,落实到具体工作者的责任性要求。

  标准化对于不同规模和不同类型的企业都有其适用性。因为标准化的目标是实现企业生产的可控制性。可控性意味着可预测可规划,良好的标准化生产,能够让企业运行顺畅,对于成本、收益和企业前景做出清晰、明确的判断。不论企业是大是小,不论你的主打产品是什么,对于标准化的需求都是显而易见的。影楼作为一种规模较小的产业分支,其生产涉及的中间环节相当冗长,如果缺乏标准化的管理和控制,显然会带来很大的额外成本,使自身的赢利能力下降。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市场竞争并不十分激烈,消费者的包容性也很强,影楼对标准化的好处并不敏感,随着数码技术的普及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标准化的必要性才真正引起了经营者的重视。今天,许多影楼老板都意识到这个问题,因而开始着力于标准化建设,一方面搜寻并引进标准化生产技术,另一方面进行内部管理的改革,以便配合技术标准的顺利推行。但是,很多老板并没有意识到标准化的另一面,即:但过度的“标准化”很可能使企业失去活力。

  事实上,标准的意义在于它可以协调企业各部门和各工种之间的合作关系。以技术标准来说,影楼生产的流程相对而言比较复杂,加之人像摄影是一种与艺术相关性极高的工作,本身带有很强的个人化和非标准化倾向,那么,如何在标准和非标准之间找到平衡点是非常关键的。影楼的技术标准化必须明确“标准”的范围和尺度,以工种协调、效率提升和质量控制作为标准化的目标和考察依据,而不是漫无边际地套用到一切流程中去。对于企业来说,没有明确分工和明确目标的标准化方案是有害的,因为它会把手伸向与己无关的领域,进而使标准化转变成为刻板的代名词。

  良好的标准化方案可以为创意性产品开发提供真正的便利条件,而不是相反。标准化的推行者对技术发展和影楼摄影的实质应该拥有一定的洞察力和判断力。作为企业掌舵人,这种洞察力和判断力将是应对未来竞争必须具备的素质。

  标准化是由具体的规则和制度构成的,如果不与具体的企业实际情况有效结合,就不能发挥其作用。

  标准化生产的前景是诱人的,这促使影楼投入很大的热情去建立自己的标准化体系,他们中的很多企业,甚至希望自己成为影楼业中的麦当劳。这种愿望可以理解,但显然,其他行业的成功经验只能作为参考,影楼标准化的建设,依靠的是具体到每一个流程环节的实质性工作。从技术标准化的层面来说,影楼需要根据现有的数码摄影软件、硬件条件,根据当前消费者对于人像摄影艺术水准的综合需求,从服装装饰、化妆造型、拍摄技术控制、后期处理以及工厂出片要求等各个环节,制定细致而可行的生产标准。所谓细致,是说这些标准要尽可能数据化、具体化,覆盖各个技术环节,不能有遗漏;所谓可行,是说这些标准必须符合影楼的实际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对于甲影楼合适的技术标准,乙影楼未必可以遵照执行,因为情况有变化,可行性也就发生了变化。普遍适用的技术标准的确是存在的,但必须经过本土化和具体化,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比如,有关技术标准化的一个话题是:影楼摄影部到底是否应该采用RAW格式作为拍摄技术标准。技术人员的意见纷纭杂乱,各有各的道理。从纯粹数码摄影技术流程的角度看,RAW作为数码图像的原始数据,肯定应该作为后续一系列操作的起点,但是受制于每家影楼具体的工作条件、拍摄量和技术人员的水准,受制于现有图像处理软件和硬件的性能,受制于后期处理车间的专业水准,诸多因素综合考量,那么,RAW不一定就是影楼技术流程中必须采用的标准。判断一种标准是否行之有效,最直接的办法当然是看实效,而从过程考察,只要验证其是否细致,是否切实可行就可以了。这两个条件,缺少其中任意一个,都将是标准化的灾难。

  再比如,在管理标准方面,针对具体的技术标准化流程,设定具体的管理措施,这是行之有效的。但是在影楼向数码化、网络化时代迈进的时候,许多标准化管理的具体措施存在改进甚至变革的要求。许多影楼曾经花大力气引进了国际知名的质量管控体系,但是这些体系存在老化和过时的风险,应对互联网时代的新情况,必然要进行具体到整体流程和微观细节的全方位改进,否则将成为标准化生产体系的障碍。

  阿里巴巴的CEO马云在一个演讲中举过一个例子:一个优秀飞行员的经验和技术虽然好,但在驾驶拖拉机方面,未必强过一个农夫,假如非要他用飞行员的经验来对付拖拉机,很可能把机器搞散架。这个例子并不十分生动,但至少表明一个道理:经验或技术本身的作用,只有跟恰当而具体的工作结合起来,才能充分体现;如果结合得不好,结果可能会很糟糕。


经营思路, 标准化, 不能
广告
· 黑光网 ·
相关阅读
六中猴子的管理哲学
向比尔·盖茨学习处理电子邮件
影楼门市电话催单技巧
聆听一个优秀管理者的十大“心声”
经理的*一价值在于:帮助员工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