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外景婚纱照在影楼摄影中由来已久,但是将外景拍摄于旅行、远足等生活概念结合起来的婚纱摄影模式,确是近年来才产生的新事物。由此引发的一股席卷行业的流行热潮,无论从摄影技术的角度还是从经营运作的角度看,都给影楼业增添了新鲜的活力和创新精神。在此局面下,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思考“外景婚纱”的未来之路,以及它在影楼经营活动中的价值和地位,是一件颇有实际意义的事情。
新观念,新竞争力
以往的影楼外景婚纱(写真)拍摄,摄影师往往有意无意地把外景看做另一种形式的背景布,这种状态下拍摄出的作品,从构图、用光、服装选择、道具配置和化妆造型各个方面分析,都可以称之为“在户外进行的室内拍摄”。在背景制作技术越来越高明的时代,室内模拟真实外景效果的手段日益完善,增加投入提高成本区户外取景,无论对顾客还是经营者哪一方而言,都缺乏十足的说服力、真正引发市场积极反响的外景婚纱摄影,我们姑且称之为“新派外景婚纱”,其拍摄上的主要特点是:强调人与景之间的交融和互动,对环境进行全角度的表现,视角和构图方式突破陈规,突出人在自然中的自由状态和生活化的放松感觉。人作为被摄者,既是摄影要表现的主体,同时又是整体外景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背景也绝非仅仅为了烘托人物而存在,相反,它也拥有独立的存在价值。这种特色,使得最终的拍摄效果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外景不再是冷冰冰的陪衬,而是切切实实是人物置身其中的真实大自然。这种状态,是室内仿真外景拍摄所无法模拟的。
很多人将“新派外景婚纱照”的独特感觉简单归之于后期调色带来的视觉效果,这不无道理,但只是抓住了表面现象,并未找到“新派外景婚纱摄影”打动人心的关键所在。只不过,后期修调的特殊色彩效果,使消费者更加容易地接受了这种新的外景拍摄方式。事实上,当我们把视野放宽,可以归纳出如下几个特点,作为“新派外景婚纱”具有全新竞争力的要点:
突破常规的外景地选择和拍摄手法。
“新派外景婚纱照”打破了传统外景拍摄就近取景的常规,敢于将旅游与婚纱拍摄结合起来,将外景的范围大大拓展;在拍摄技巧上,运用全新的构图取景手段,营造自然、浪漫的氛围。突破常规的后期调色处理。
最初引起消费者注意的,是那些拥有创新的色彩效果,PS手法新颖别致的作品,这些作品使“新派外景婚纱”作品一举获得市场认可,体现了数码时代反战的优势和深度挖掘潜力。
突破常规的市场推广模式。
在“新派外景婚纱”的推广过程中,借助了网络营销等新的模式,应合了以“80后”为代表的心一代消费者的兴趣和习惯;而在市场营销层面,许多异军突起的摄影工作室对传统影楼的销售策略进行改革和调整,如对“二消”手段的改进使其更加适合网络口碑的建立,收到不错的效果。
应当看到,作为一种商业化水平相对较高的行业,婚纱摄影也的创新力往往会被严格的标准化生产要求束缚。新的外景外景拍摄方式带来新的观念,有助于企业打破陈规,激发创新的活力。与其说新的外景婚纱模式是一种拍摄技术方面的革新,不如说它是影楼寻找发展新思路的一股契机。
应对逐渐饱和的市场
前面指出了外景婚纱摄影带来的创新力和竞争力,但是不难看出,仅仅技术层面的外景婚纱拍摄,今天已经不再具有什么市场优势。首先,我们所列举的外景婚纱摄影的那些特色,已经不再像前一两年那样,只属于位数不多的几家知名工作室;相反,现实情况是,只要是正在推广外景婚纱业务的摄影店,不论是工作室还是影楼,大家的技术特色基本相同,“你有的我也有”,同质化倾向明显,这无疑增大了吸引客人的难度。其次,婚纱摄影的整体品质都在提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室内婚纱照的魅力经过一段时间的沉静和积淀之后,其经典的魅力重新引起消费者的关注,这是追逐潮流之后的一种理性回归,一定程度上也冲击了“外景”二字的魅力。对于内景、外景并非对立,而是互补。纯粹外景的经营模式未尝不可,即便在商业模式意义上,也有其独特的经营价值,但对于多数影楼或者工作室来说,绝对化的外景以来显然是有缺陷的。在市场风云变幻的局面下,仅仅一个“外景”的概念,已经不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同。
外景婚纱市场,从技术的视觉上去看,已经趋于饱和。这里的潜台词是:简单依靠纯技术的特色就能获得盈利空间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你不许寻找“新的蓝海”,或者在这个“红海”里进行更加严格的市场考验,考验一下更加严格的市场经验,考验一下自己的综合实力,而不仅仅是技术上的一招“先手”。在新的“蓝海”还没发现之前,研究一下当前的市场里的游泳技术,才是切实之举!
应对相对饱和的市场格局,外景婚纱照的推广方式,必须从原先简单的“作品为王”转变为综合产品实力的展示。不仅要拼后期,还要拼外景资源,拼综合运作能力。比如一些摄影公司在外景资源的开发上做足了功夫,除了就近选择优良的外景地(这是门槛较低的方式),更多的经营者开始营建独享或者共享的外景基地(甚至出现了纯粹的外景基地运营者和专职的旅游婚纱业务推广企业——当然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也很多),作为竞争中的重磅筹码。再看综合运作能力,面对消费者需求的演变和提高,仅有资源和摄影技术上的优势,不把这些优势综合运用,形成生产效率,那么这些优势也会转化成劣势。这里边设计的问题很多,比如外景拍摄的流程设计,比如宣传推广中的概念炒作,比如成本压缩和“一对一”服务的效率问题,等等。
作为从外景婚纱潮流中获益的摄影企业,应该从此前自己的成功经验中走出来,创新以应对日趋饱和的市场。这里的创新不仅是在拍摄手法上要推陈出新,更主要的是在经营管理的层面推陈出新。如果说最初的成功是借助了摄影本身的力量,那么今后的发展则要依靠扎实的商业运作能力。这里面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要把摄影与产品这两个概念区分开,因为好的摄影,并不等于好的产品。
从形态差异化到品质差异化
现在,以“新派”特色赢得消费者尊重的外景婚纱照,面临一个众所周知的困境:外景拍摄的模式化倾向日益严重,原先吸引顾客的独特色彩和独特风景,正在变得随处可见。这就是所谓“同质化”——不仅以流程化拍摄为特色的影楼会有这种现象出现,而且以“个性化”拍摄作为市场噱头的工作室婚纱照业难免如此。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首先是摄影技术没有跟上,过于简单地理解外景婚纱照的拍摄要点,拍摄量一多,自然只能不断重复自己,找不到创新的出路。另外一个原因更为深层次,是我们对外景婚纱照的“个性化”的理解,局限在外在形式上面,没有深入品质的层面。
真正赋予外景婚纱照独特风格和与众不同之处的,是建立在产品的品质基础上的“差异化”,而不仅仅是色彩、构图等形式上的与众不同。有经验的经营者意识到品质才是摄影企业的生存命脉:初期外景婚纱照获得的成功,是建立在一种创新的观念和创新的拍摄技巧上的,这种观念和技巧需要向成熟发展,而不是停留在初始阶段:但是为了追求短期的商业效果,我们往往止步不前,生生把这种具有巨大潜力的创新力压抑为不断的自我重复和自我模仿。当然,这种重复和模仿,不完全是技术上的。
常常看到这样一种情况:一家由著名摄影师主导的所谓个性化工作室,其产品的综合质量,往往比不上由一位经验丰富的总经理领导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这其实很容易推理:摄影师,假如他没有建立其一整套可操作的标准流程的话,他的摄影是团队将会变成各自为战的乌合之众。每一组的单独拍摄水平,在艺术水准上既无法与高水平摄影师相比,而综合的品质又无章法可循,可想而知,最终的产品水准将会参差不齐,缺乏稳定的质量;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严格的生产流程和质量管控体系的监督下,尽管摄影师的个体水准也许很平庸,但这不妨碍他们的总体成绩出色——当然,上岗前的培训和必要的技术基础能力是必须的。
形态差异化并不容易做到,当越来越多的人进入这个市场之后,只有品质差异化,才是决定胜负的核心竞争力。要实现这种差异化,借助企业化的产品质量控制系统,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多角度入手完善产品体系
我们已经知道,产品品质不是摄影一个方面的事情。仅仅优秀的摄影水准,不能保证生产出合乎市场需求的优质产品。这道理,经营者必须认识到。外景婚纱摄影要想获得持续性的发展,赢得更广的市场空间,必须继续发掘优质的外景资源,只有借助优质的外景资源才能为产品带来创意上和市场差异度的提升。优质外景资源的发掘,除了通常理解的“发现”之外,还包含主动性建设的投入部分,此外,与第三方外景服务提供者的合作,也可以为摄影公司带来高效快速的资源流。
在摄影方面,以前外景婚纱工作室并不在意“样片开发”,采取客片精选的方式,取代传统样片的只能。但是这种方式的弊端和优势一样很明显,取代传统样片的只能。但是这种方式的弊端和优势一样很明显:缺乏规划性,不利于整体的营销推广,容易造成断档。外景婚纱的发展,一样需要重视样片的开发。首先,技术角度的开发是必不可少的,对典型构图、后期色彩处理等等技术细节的处理,通过样片的开发,可以获得更完美的效果。其次,样片开发的市场依据,必须来自市场反馈,从中获取真正有用的讯息,而不是完全来自于摄影师自己的想象力。想象力与市场需求结合,才能将产品设计得更加有卖点,同时不失新鲜感。
讨论“外景婚纱”这样一种产品形式的市场前景是危险的,因为我们可能会过分强调了它在影楼拍摄中的地位。实际上,从目前样片市场和技术加盟市场的状况来看,室内主题和室内实景搭建与培训是主流,很少有专门对外景婚纱照的拍摄和产品设计进行辅导的。但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如果我们放眼看看风景中到处取景的拍摄团队,就会明白,只要我们能为这种拍摄模式找到合理的生产方式就会在未来市场中获得更广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