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见面”的尴尬 “中国元素”该如何运用
2010-07-29发布
转载自:中国摄影报

  在2009年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上,“中国摄影师与国际策展人面对面”是一个宣传亮点,似乎达到了平遥方面与其的效果:来者络绎不绝,流程有条不紊,场面和谐热烈。不过,从一些“国际策展人”哪里反馈回来的看法是,上乘之作并不多;而不少“中国摄影师”的共同遗憾是,自己的许多想法没能充分展开,“见面”之后仍感到茫然。据我观察,在不少参加见面会的摄影师那里,对于打进“西方市场”并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他们的愿望在更大程度上是被“外国专家”所认可,并得到具体的拍摄指导……倘若这是绕不开的一段路,我祝福他们一路顺风。与此同时,那“见面”过程中的种种尴尬又令我不安……我试着提出如下建议,供国内摄影师日后参考。
  
  将个人简介及艺术履历等凡是不需要现场翻译的内容提前译成英文,在最短时间内让策展人对摄影师的基本面貌和摄影风格(包括已经完成、正在进行和构想中的拍摄项目)一目了然。将每幅(组)作品的必要文字提前译成英文。一则是提高见面效率,二则诉诸文字的过程,其实便是化混沌为澄明的整理思想过程,有时还会催生出新的思考。

  对自己作品的“出路”要有明确想法。在美国光圈基金会出版人莱斯莉•马丁看来,摆在摄影作品面前的路主要有两条:一是杂志,一是美术馆。因为这两种媒介对作品的要求有所不同,因此马丁在见面会上常将这道选择题作为第一个问题提给摄影师。多数摄影师的反应是措手不及。这使得接下来的谈话失去了针对性,流于“清淡”。可见,摄影师对此类见面会的游戏规则还普遍处于懵懂之中,头脑中只有个笼而统之的“西方市场”。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摄影师思考,那就是对“中国元素”的运用。据我观察,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将具有中国文化意味的事物放置在各种不同的背景当中,拍摄行为也就转化成了对中国文化符号的搬演行为。其结果,观看作品的过程实则成了对特定器物的一场找寻游戏。惯着的目光由于找寻而变得散漫和游离,消解了对作品画面的直接感受,而“终于找到了“的快感又意欲篡夺对摄影师苦心经营的作品内涵的理性把握。其实,对那些操弄地域性文化符号的摄影师来说,在强调本土色彩的同时,实际上也拒斥了和他们不共享同一文化或知识共同体的多数国人,进而使后者的观看离体验与感悟较远,距解释和推理较近。“中国牌”的第二种打法,是摄影师并非加入道具进行摆拍,而是在其作品中“恰好”出现了“中国元素”,进而使“中国元素”成为作品形成的“必要条件”。在挑选呈示给西方策展人的作品时,此类照片因为含有“中国元素”而往往获得了优先权。但客观存在的“中国元素”也就因为策略性的使用而成为一种主观故意。需要提醒摄影师们的是,提前准备好英文说明尤为必要——将“中国元素”的含义解说清楚。
  
  联系图片社总裁罗伯特普雷基在与笔者的通信中指出,中国摄影师经常夸大“中国元素”的作用,重要的不是让影像看上去像是中国的,而要让它就是中国的。我以为“看似”与“就是”之间的差别,是耐人寻味的。

  还有另一种不惹人注意的“中国元素”:摄影师在主观上并未意识到它是一种“中国元素”,直到被西方观者误读,它才在潜着和后者哪里先后成为“中国元素”。此种“中国元素”是由(被拆穿的)误读一手造成的。此种误读与个人的读图经验、审美趣味有关,也受作者与观者所处摄影生态的大气候影响,所以此种“中国元素”附生着太多的不确定性,是摄影师无法预知的。在这种情况下,摄影师应在现场与策展人充分交流,力争在初始的“休克”后,达到“余音袅袅”的效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黑光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

见面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本站用户上传发布,如有侵犯到您的相关权益,请点击权利通知指引,您可根据该指引发出权利通知书,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立即审核并处理。
· 黑光网 ·
相关阅读
2010夏天拍婚纱照碰上了“月老”
第六届化妆造型大赛后续:新生代扛大旗 简约时尚行其道
摄友必看 让摄影师免于被起诉的5个原则
“史上最好的工作” 新疆摄影师胜出
整合婚嫁产业 树立行业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