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见证博弈 感言沉浮
2010-09-06发布
转载自:中国摄影包

  结束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第二阶段五天的评选,回到家中,我整整睡了一天,体验到什么叫“心累”。使我难以平静的,是见证了18万余张海量照片的博弈、目击沉浮的切肤感受。我是纪录类作品评委,国展组委会让评委谈谈评选体验,正好写此浅议。

  拍照片是拍自己

  许多摄影人问我一个问题“我为什么拍不出好照片?”我的回答是:“要想拍出好照片,首先要先修炼完善自己的内心”。看上去照相是用镜头对着别人,其实,按快门时都在不自觉地抒发自己的观念,显露自己的修养。摄影人的内心包括个人世界观、价值观、道德修养、文化积淀和有无责任感,包括由内心而主导发生的潜意识观察方式、价值取向、趣味选择、瞬间抓取和技术落实等具体行为。所谓“像由心生”,就是主观内心对客观事物截取的主导性作用。可以说,目光犀利者看一张照片,能够参透作者内在。

  在“拉洋片”式第一轮海选中,每一张照片在眼前只有几秒钟,就在这短短的瞬间,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作者的内心状态和审美功底。优秀佳作中,有大量令人感动的纪实作品,摄影者目光所及,囊括了近年来国内的大事,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历史影像实证。同时,也多方位再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发生的民情实况。这些优秀的作品是作者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显露出他们爱国爱民的情怀。但是实话实说,有相当数量的照片看后心里并不轻松。我们见到用一大锅的开水煮活驴的民俗照片,有极为血腥的宰牲场面,有所谓斗马、斗牛、斗鸡的大场面,有辛辛苦苦从千万胡萝卜中找到“象形人体隐私器官”的,有直接拍摄暴露在外三寸小脚的,有裸女站在一群刚出井矿工中间合影的……我不敢枉然批评这些我读不懂的照片,只是不能认同这类价值观。一个心底仁厚的人,不会传播血腥;一个深厚的人,不会对浅俗感兴趣。我们是否需要考虑和反思对拍摄对象(即便是动物)起码的尊重?创造基本健康的影像,传播对社会有益的信息,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我们是否应该反思对待摄影的基本态度呢?

  还有大量模仿跟风的照片。上届有打吊针获奖,这次就出现了几百张打吊针的照片,从人到动物,囊括了吊针操作的全部角色。仍见摆布导演的假劳作照片,那些扎堆撒网几百网却打不出一条鱼的渔民,不是为了鱼,而是赚摄影人的摆布钱。这些表面养眼的“把戏照片”之所以难以进入第二轮,是因为我们更赞赏真正深入生活,有独到发现的作品。评委在选择佳作的同时,一定在寻找某种端正的摄影态度,触摸作者为时代留像的心率脉搏,感受关注社会常态下民生的疾苦情怀,寻找记录国家民族磨难发奋和创建伟业的不凡目光。凡是成为优秀甚至是被推为至高荣誉的纪录类照片,无一不是在这些方面有突出表现的。此次评选中,评委多次就评价标准进行深入讨论,无论是正式开会还是休息闲聊,话题都是责任、导向、摄影教育的必要性、镜头的正义正直、防止摄影的浮躁功利性,以及如何出人才、出作品。本次国展22位评委的共识如此集中,再一次说明,要想拍出好作品,先要充实完善自己,按快门或许是一时的,修炼厚德载物的心境则是一生的事。要想拍出好照片,先要聚焦审视自己的内心。

  数码应用技术之我见

  短短几年,数码技术已成主流。我们从对数码的狂热惊喜中逐步清醒,从“数码过度症”顽疾回归到理性对待新技术。此次国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制作水准有了明显的提高,色彩过艳、怪诞的比例很低,大部分照片的制作优良甚至非常精致,以致评委拿到手里反复揣摩其工艺,爱不释手,这也反映出我国摄影人数码应用技术水准的提升和理念的逐步成熟。

  在运用软件修饰照片方面,纪录类作品绝大部分作者能够恰当使用软件,较好把握了“不得改变原始影像”的基本原则,又能够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利用软件保证作品的影像质量。当然,我们也遇到了不具备现场信息真实传递和不当修改的照片,根据新问题探讨了如何完善维护纪录类摄影真实性的科学规则。从9万多张纪录类照片中,只发现为数不多的违规照片,其比例之低大大出乎我的预料。这是好事,说明作者对保证纪录类影像真实性的自律意识提高了,我们看到了多年来维护摄影真实性的努力得到了积极的结果。

  本次国展在纪录类限制使用软件对原始影像进行修改的同时,在艺术类中则鼓励使用图像软件,提倡充分运用数码技术表达作者的创作理念和艺术才华。数码技术是摄影术中的最新生产力,在别人已经发明数码相机和强大的图像软件、数码大潮已成主流的时代,我们不能还处在争论软件能否应当使用的阶段,那是迂腐。唯一要做的,就是迎头赶上,使中国的数码应用水平不落后于世界。本次国展艺术类作品有不少佳作,运用数码技术相当娴熟,几乎不露痕迹,理念和手法结合恰当。当然,也有运用不当的,色彩把握欠精到、合成的四大透视关系有疏漏,某些照片的黑白场失控。我推断是作者的显示器不准,造成屏幕看上去好,但是冲洗出来的照片与显示器相差甚远的结果。数码技术有相对完整的技术链,从前期拍摄到后期品质控制,环环紧扣,需要下工夫系统学习,积累数码操作的经验和功力。

  青年作品不“年轻”

  本次国展青年组的作品是一大亮点,虽然数量不多,但是最具有活力和创新性。原以为青年人可能因为年轻,影像功底不足而观念玄妙难测。过去许多青年获奖作品虽具活力,但普遍存在影像理解和摄影基本功不够的现象。此次国展青年组作品中,影像功底和摄影基本技术显著提高,有些具有很高专业水准,令人刮目相看。在关注青年人自己生活的影像中,既有对时尚生活的趣味表述,也有清醒审视青年成长的片段截取。

  更为可喜的,是青年人不仅关注本年龄段的生活,还把目光投向全社会,关注民生疾苦、关注国家大事件。这种关注有时显得特别冷静,显现出青年人少有的成熟。青年作者朱丹阳的《达措一家》(见本报4月23日1版)是一幅表现玉树抗震救灾的作品,画面不是惨烈的场面,而是得到救助的老人的超然平静和背景中疾行的军人,对主体内心的刻画已经从灾害表象上升到中华民众无所畏惧的精神层面,表现出青年人难得的沉稳、厚重。不以画面猎奇,而以深厚表意,这种倾注力和责任感是中国摄影的未来、希望。 

  18万余幅照片的价值

  本次国展最终或成为优秀或得奖的照片不足千幅(组),只占投稿总量的很小一部分。我认为,落选的照片其实很有价值,它的价值就在于部分体现中国摄影的思维走向,有助于进行摄影理念分析、风景观和自然观研究,数码应用技术评价以及技术技法层面的比较分析,这对保护绝大多数没有入选作者的热情并给予恰当的指导具有积极意义。我相信,落选作者非常想了解为什么自己的作品落选,得奖作品凭什么得到评委的青睐。真诚和客观的分析,会得到大家的欢迎。假如从现在开始到下届国展的两年间,能够把国展作品送到各省基层轮流巡回展出;假如每一场展出有评委轮流现场点评作品得失;假如落选作者有肚量允许把自己的照片作为“反面教材”被解剖分析;假如获奖作者同意奉献自己的经验与大家分享;假如大家愿意拿出很少的“门票”资金支持全国巡展的成本支出(与购买器材、花钱外出创作和后期制作输出的花销相比,这是绝对上算的少量投入);假如大家能愿意一时放下相机,回归平静,用心反思摄影态度和总结提高摄影方式,那么这18万余张照片就是世界上投稿量最大的一次影展构成的巨型数据库,其代表性分析的价值不容小觑。到了下届国展,我们可以总结前面的经验,得到长足的进步,看到更多的好作品面世和优秀人才出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黑光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

见证, 博弈, 感言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本站用户上传发布,如有侵犯到您的相关权益,请点击权利通知指引,您可根据该指引发出权利通知书,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立即审核并处理。
· 黑光网 ·
相关阅读
3D摄影收藏:还原一个远去的村庄
西班牙摄影师:东京电梯里的形色男女
“钓鱼台”——陈家刚个展 9月5日开幕
戏曲造型摄影渐成婚纱照新时尚
“中华婚典”报名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