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2010摄坛风云:被取消的荣誉,被围观的摄影
2011-01-04发布
转载自:中国摄影家协会

  编者按:
  对于国家来说,2010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各种自然灾害频发,物价上涨等压力增加,货币、房产等调控在推进……
  对于摄影界来说,2010年同样极不平凡。不用说摄影人积极投身一线、参与抗灾救灾的壮举;不用说那些因为照片传播而被暴露的真相;不用说摄影人和摄影作品的社会影响、市场价值甚至对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推进……单单摄影界发生的一些事件引发的社会关注度和传播程度,不仅大大超出往年,在中国摄影的历史上恐怕也属空前。
  岁末年终,依据惯例,本着客观、可信、全面、真诚的原则,本站将从数个方面对于2010年摄影界的风云变幻、大事小情进行粗线条的梳理,以期为您更清晰地回望热点事件,更客观地看待质疑和争议,更深入地思考其中涉及的问题等,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互联网多种多样的传播方式风起云涌,所有社会事件一旦得以披露,便会引发更多围观,迅速扩展其关注效应。

  摄影界于此的体验,应该始于今年年初被媒体称作“金像门”的桑玉柱因违规而被取消第八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奖资格一事,博客上一篇《金像奖也有假吗?》的文章及其引发的关注,迅速转化为媒体的集中报道。随着事件进展,报道、评论再加之网上热闹芜杂的各种信息,“桑玉柱”成为搜索热词,“打假”“剽窃”等说辞甚嚣尘上。即使到了年终,桑玉柱事件仍被凤凰网列入其策划的“中国法治蓝皮书”,成为年度法治事件。

  侯谢作品《明天的现实》被取消2010全国摄影艺术展览金质收藏荣誉一事,最初提出质疑者依然是通过媒介而非向主办单位举报而公布。在这一年获得多项荣誉的新闻照片《挟尸要价》掀起的波澜,已不仅涉及摄影本身,其作为社会事件的影像呈现,引发的评说更涉及传播等层面。当然,还有因“修改原始影像”而被取消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奖资格的杨晓宁、欧阳星凯,被取消华赛获奖资格的郎树臣、欧阳世忠,那个把别人的照片“翻转”一下就敢投稿得奖的摄影人张子平,因为修掉细微的脚尖而被取消奖项的本年度荷赛体育特写类组照三等奖获得者斯蒂芬·卢迪克及先后被取消入选资格的30多幅(组)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作品……除争议颇多的《挟尸要价》外,上述所有例子的主人公,都无一例外地因为“违规”而被取消了已到手或者即将到手的荣誉。

  于摄影,2010年似乎是一个多事之秋,但正因为类似事件的频发,才带来更多的社会关注,才能给摄影界带来更多思考。

光彩·失光彩

  中国摄影金像奖、全国影展、荷赛、华赛等荣誉,是千千万万摄影人梦寐以求的。但是,参与者哪怕有丝毫违规,都不会被纵容。被取消全国影展入选资格的部分违规作品,多数都是因为“手欠”而修掉了纪录类作品中的细枝末节,最终也未被组委会“通融”。

  中国摄影金像奖和全国影展组委会,乃至更多摄影评选的组织者,都会本着公平公正的态度,本着“发现一个、查处一个”的态度,本着对广大参与者和摄影事业负责的态度,加以严肃处理。因为桑玉柱事件,因为诸多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违规行为,中国摄影家协会有关负责人更在多种场合强调“公示有期,监督无期”,并已制定“禁赛”等针对违规行为的惩戒制度。

  或许那些遭遇取消获奖或入选资格的当事人心中有些许委屈,甚至桑玉柱被取消资格后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还谈及自己对于处理决定的不认同,甚而曝出“共同创作”的“潜规则”。但是,面对公平和正义,面对规则和程序,主办方做出的决定虽然让当事人的形象暂时失去光彩,甚至蒙上一定阴影,但对于维护这些活动品牌本身的光彩,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规则·潜规则

  作为公众最痛恨的社会现象之一,桑玉柱接受采访时所说的“潜规则”,不仅会让公众产生异样的联想,也让其成为被热议的摄影关键词之一。

  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有关负责人在回答本报特约记者采访时称,现实中或许存在着不少“地方规则”、“部门规则”,但这些都是不规范的。不规范,势必会影响一个行业的发展;不规范,我们就无法适应时代的变化;不规范,就会导致混乱,就会影响我们同世界接轨。

  中国摄影家协会有关负责人则更是将“我们反对任何形式的‘潜规则’”在一个阶段内反复强调。“虽然法律上规定了包括摄影作品在内的合作作品”,但“所谓合用一台机器拍摄、多人在一人的指导下拍摄,然后大家随机分片子,都不能认为是‘共同创作’”。“特别是他们约定拿这些‘共同创作’的作品单独署名分别在不同的范围发表或参加比赛,更是不适当的。”

  任何摄影评选,都是有其定制的规则。规则是用以约束参评者行为是否符合要求的依据,也是反对“潜规则”的有力依据。中国摄影家协会及其他机构主办的摄影评选活动,一直致力于不断完善征稿和评选规则、程序。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个别违规事例,并在公众和媒体监督下及时得到处理,不正是阳光的“规则”起了作用吗?

纠结·不纠结

  除了天生乐观、在网上实名称自己就是被取消荷赛奖项者的斯迪芬·卢迪克外,几乎国内所有被取消荣誉者,心里都或多或少有许多冤屈和不平。只不过,相对于桑玉柱的纠结,其他人只是把这当成自己摄影历程中一个小小的休止符,继而投入更多工作,摄影热情不减,追求不灭。

  在2010全国影展评选现场,杨晓宁专门找到对其作品做出鉴定结论的专家组成员之一、数码影像专家刘宽新评委。二人一笑相拥,显现出杨晓宁这位非职业摄影家的达观与释然。在他的穿针引线下,全国影展评选颁奖取得圆满成功,他自己的多重曝光拍白鹭等技法探索依然继续。

  另一位被取消金像奖获奖资格的摄影家欧阳星凯,其作品更是先后在北京798艺术区、中国美术馆及国内外多个摄影节庆活动期间展出,还被英国泰晤士报刊发。展出的作品,基本是参评金像奖那组。

  更可爱的,是那些被取消全国影展入选资格的摄影人。大庆摄影人吴大勇由于修掉了参评作品上的几片垃圾而被取消入选资格,他让专家在讲座中引用其作品做反例:“如果大家看了我的教训,能够辨清纪录类作品不得修改原始影像的原则,不再重蹈我的覆辙,也是我的贡献。”

损害·被损害

  上述种种违规事例,经历过的反复和曲折,虽然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对于金像奖、全国影展、华赛等品牌造成些许影响,但这种些微影响,必然会通过媒体的报道,被淹没在品牌知名度扩大的推广成果中。对此,相信主办方会有共识。

  作为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摄影记者,曾在媒体同行面前一遍遍讲述拍摄经过的张轶,面对众口铄金般的各界评论,多大的压力也只能自己扛。与他同城的大学青年教师侯谢,则在勇敢说出作品拍摄经过,并乐意接受组委会处理之后,默默承受着因《明天的现实》这幅作品而引发的责难。大多数因非主观故意而违规致使荣誉被取消者,可以说同样是媒体高度关注与公众自由评论下的受伤害者。从笔者的角度看,针对他们的那些不负责任的言说,不明就里的评论,甚至是互联网上匿名的攻讦,更显示出摄影界面对荣誉时的浮躁和社会心理的众生相。对此,相信多数摄影人都不愿意看到。

  一滴水能照见太阳的光辉,一个小小的摄影事件,也能照见摄影界乃至社会的现实生态。

职业·非职业

  针对近来摄影评选和展览中违规现象呈增加趋势,摄影界涉嫌剽窃、造假等行为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的现实,全国影展组委会一位负责人曾分析认为,更多非职业摄影人参与,极大地繁荣了摄影事业,但部分摄影人对专业及法律等方面常识的认识有限,难免出现问题。其次,许多参加评选和展览等活动的摄影人法规意识淡漠,对相关征稿和评选规则阅读不细,没有认真分析自己的作品是否完全符合要求,盲目选送参评,也容易造成违规。再次,极个别摄影人急功近利,想通过投机取巧的方式获得荣誉。

  尽管非职业摄影人成了主力军,但众多摄影活动的规则制定,肯定本着职业化、专业性的要求而进行。对此,参评者要以规范性、学术性的专业要求来选送作品,否则造成的违规现象,只能说明参评者本人的大意、故意和随意。对于非职业摄影人的专业引导,应该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内各摄影组织的重要任务之一。

  当然,有的违规行为也带有主观的故意。比如张子平公然盗取别人作品翻转后投送参赛,再比如个别职业摄影记者的参赛作品出现“PS”之作,其受到质疑的不仅有职业水准,还有道德标准。至于桑玉柱公开提及的“潜规则”,是否也暴露了某些摄影人认识和行动上的盲区呢?

思考·再思考

  全新兴起的微博让“神马都是浮云”之类的无所谓态度成为时尚,但当一例例因违规而被取消荣誉的事件发生后,当这些事件被当作新闻事件热炒后,作为摄影界人士,我们是否应该有更多反思呢?如果只把它当成过眼烟云,当成遮眼浮云,年终回首之时不再在意,不再关注,同样的事件恐怕会一而再、再而三地产生。

  违反“不得修改原始影像”类规则者,多少存在求完美心态,对于照片细节的真实并没有更多在意。对于“共同创作”“剽窃”“抄袭”“造假”等词汇的解读,目前也有些见仁见智,但所有依据都应该出自相应法律条文,出自规范的认知。正如那些认为“共同创作”本属虚无的摄影人的片面认识一样,如何从理性的角度确定“合作作品”,如何辨析上述概念与众多摄影活动征稿及评选规则的关系,如何给违规者定性,并不是网友们义愤中设想的那么简单。主办单位不可能意气用事,更不能草草行事,按步骤、有条理地处理,才能给出更公正的结论。

  中国摄影家协会等主办单位通过这一系列事件,进一步严肃征稿细则,严格评选程序,严明惩戒措施,并开设“会员之声”等,以更多倾听来自摄影界会员的声音,完善评奖措施。无论是对于法律层面的概念,还是对于“原始影像”的界限,经历过这一系列事件后,摄影人的认识在提升,主办单位的认识也在提升,建立更为规范的学术标准,正在成为一种风向。

  其实,多数“打假”者、质疑者往往满足于当事人的公开认错和主办单位的公正处理。媒体则热衷于让新闻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摄影界需要的,应该是理性的分析、客观的评判,而非一窝蜂似地瞎吵吵和看热闹。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那些偶发的“事故”不过是摄影事业发展道路上的一两块绊脚石,彻底移除之后,前行一定会更稳健,更从容。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黑光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

摄影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本站用户上传发布,如有侵犯到您的相关权益,请点击权利通知指引,您可根据该指引发出权利通知书,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立即审核并处理。
· 黑光网 ·
相关阅读
2010摄影师协会公开奖:黑白当道 别样风采
影楼搞暗箱操作 婚纱照悄悄“瘦身”
福州市召开婚纱业座谈会
元旦新人扎堆结婚带旺婚庆业
圆你明星梦想 全国首家个人CG电影门店落户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