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鲁滨逊、菲利普·哈尔斯曼、奥古斯特·桑德、爱德华·斯泰肯、亚当斯、尤金·弗兰克、拉蒂格、阿尔弗雷德原作将惊现大理。你运气好的话,这些大师的原作,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或许能参观一个,但是来今年的大理国际影会,你将亲睹这一批***摄影大师的珍贵原作照片。这批原作由北京泰吉轩摄影画廊策展。
哈尔斯曼的《达利与骷髅》
菲利普·哈尔斯曼是一位心理学家,很注意在拍摄时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在《达利与骷髅》这幅作品中,画面的主体是7个女性的裸体身躯,然而却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的组合。一眼看去,7个女性竟然组成了一个骷髅的形象,那深深下陷的眼窝,6只脚所构成的牙齿的联想,无一不让人触目惊心。哈尔斯曼在将女性异化的整个过程中,提出了传统的社会观念中许多隐秘的深层心理现象。尤其是在画面左面出现的达利,衣冠楚楚,目光冷酷,以男性独有的注视,向传统观念发起了冲击。
鲁滨逊的《弥留》
亨利·鲁滨逊是一位由画家转行的摄影家,画意摄影的代表人物。1858年,他完成了艺术照片《弥留》,这是由5张底片组合而成的作品。照片中表现了一位临死的少女形象——她在窗前半卧着,窗外是充满欢乐、春意盎然的世界。少女的身边围绕着她的家人,他们都为少女的行将逝去而悲痛欲绝。少女和她的家人很像小说中的人物,给人以强烈的故事感。
桑德的《失业者》
奥古斯特·桑德是德国人像摄影大师,代表作有《失业者》、《铁匠》、《面包师》、《打砖工》等。桑德一生都在记录自己身边的各种人和事,这些人,这些事,这些房子,都是那么平凡,最后出了一本影集,叫《时代的脸孔》——这些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脸孔,正是一战后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国的缩影。他被誉为“德国人性的见证者”。
爱德华·斯泰肯是20世纪对摄影有突出贡献和影响的人物之一。在漫长的一生中,他以各种风格从事黑白和彩色摄影,他的题材包括人像、风光、时装、广告以至舞蹈和雕塑。其风格既有画家印象主义的渊源,也具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鲜明的写实主义的特色。其早期的作品受学画的影响,经常用画笔点染角盐和其他化合物,以消除或增加底片或相片上的影像,从而获得绘画渲染那种柔和、朦胧和散漫的效果。大多数评论家认为这些像薄雾笼罩的照片是当时摄影艺术的最高成就,甚至从不对照片进行任何处理的著名摄影家施蒂格利茨也表示首肯。
亚当斯是美国摄影师,他以拍摄黑白风光作品见长,其中最著名的是优胜美地国家公园系列。他提出“区域系统”的技术概念,认为摄影师应借光线的变化,控制底片和相纸上的密度观感。亚当斯也倡导“可视化”的概念,指照片给予人的观感,取决于光线的测量值,即在景物摄入镜头那一刻已经决定。
阿尔弗雷德的《胜利日之吻》
1945年8月15日,纽约时报广场上大约200万人汇集于此,庆祝日本投降、二战结束。摄影师阿尔弗雷德手持相机穿梭于兴高采烈的游行队伍中。一名美国水兵情不自禁抱住身边一名素不相识的女护士,热烈亲吻。
阿尔弗雷德按下了快门,这张名为《胜利日之吻》的照片,被《生活》周刊刊登出来,并在全世界广为流传,成为记录人类历史进程中辉煌时刻的不朽经典。
这些在世界摄影史上以纯影见著的重要人物,其个人成就对摄影艺术的贡献已彪炳千古,无须赘言,而他们的作品也在世界摄影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堪称世界摄影作品的标杆。相信通过本次展览,必然能够开阔中国摄影师及爱好者的眼界并为未来的摄影积累经验,促进中国摄影艺术品质的完善与精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黑光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