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重庆***照相馆重开张 老技术能否有新前途?
2012-08-25发布
转载自:重庆日报


在老重庆人印像中挥之不去的“留真照像馆”,如今又出现在人们的视野。这种区别于高档婚纱影楼、
以传统模式经营的照像馆再度走入市民的生活。记者 魏中元 摄

  2012年8月8日,重庆市渝中区人民路225号新开了一家照相馆,临街门面不大,也没什么特色,但“留真”二字却吸引着重庆人的目光。

  留真照相馆的过去很耀眼。

  1919年,26岁的广东番禹人黄少怀在新华路开设了第一家留真照相馆。前卫的他采用了世界先进的尼康镜头和美国、德国的照相机器,留真很快成为当时重庆首屈一指的照相馆。

  1943年,留真搬到了解放碑民族路,二楼一底,黄少怀花了重金装修。营业时,西装革履的摄影师们穿梭在上海运来的红木雕花家具间,格外夺目。

  那时,留真在整个西南地区都极富盛名。蒋介石、宋美龄、蝴蝶、孔二小姐、郭沫若等社会名流都曾到这里拍照。

  解放后,留真照相馆里更是人头攒动,在留真拍照,需要排队喊轮子,一等两三个小时是常事。照相馆从早上8点半开始营业,有时要拍到晚上11点半。

  直到上世纪90年代,留真在重庆的摄影行业都占据着龙头老大的位置。但随后,体制的捆绑和营业网点在旧城改造中陆续拆迁,让留真“伤了元气”。

  2001年,留真从国有企业改制为股份制有限公司,按理说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但400多号员工等着吃饭,真正营业的网点又所剩无几,沉重的包袱让留真的发展陷入迷茫。2010年,旗下最后一家照相馆——位于望龙门的“东方”店面拆除,留真从人们的视野中彻底消失,老职工也通过提前退休、买断工龄等方式相继离开,最终只剩下100多号人,其中,高级摄影师10余名。

  “那时候,留真看似落到了低谷,但实际上已经有了起色。”现任留真摄影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代席勇是留真30多年的老职工,他说,留真最大的坎,就是钱。过去旧城改造拆除的店面,多采用还建的方式补贴,不但周期长,辛苦等来的新店面还可能不适合开照相馆。

  2009年起,留真被拆除的店面开始以现金的方式补贴,手里宽裕了一些,大家才有了重新开店的底气。

  后来,股东大会上大家分析,两路口至上清寺一带没有大型影楼,留真的老店面也曾在这一带,没什么竞争,还能有些过去的口碑。

  因此,留真恢复的第一家照相馆选在了人民路225号,租了临街的小店面,连上二楼留真原有办公区域改造成的摄影棚,面积有300多平方米。

  尽管照相馆里的硬件设施并不出彩,但慕名而来的市民却对留真报以极大的信任。新聘用的前台服务员高蓓说,照相馆开业10多天来,时常有偶然路过的市民冲着“留真”二字进店照相,拿到相片后,也赞不绝口。

  现在,留真照相馆提供登记照、儿童照、婚纱照、艺术照等多种照相服务,价格亲民,风格温馨,但前来照登记照的顾客仍占多数。

  “数量是多,但一张登记照20元的价格让我们的收入和时下的大影楼没法比。”代席勇说,开业10多天来,照相馆的收入不到2万元,而每月店面运营的成本在5万元左右,这个月,是盈是亏还说不清楚。

  但代席勇却对留真这块老招牌和老摄影师们独一无二的技术充满信心。“我们的摄影擅长用光,一束光打得好,一张脸就有了魂,几十年过去,你都能从这张照片里读出故事。”代席勇的语气里,透着对老摄影技术的执着。

  这都是留真所剩无几的优势。但纯粹的怀旧有没有市场?代席勇不敢打包票。“都还在探索,我们肯定要恢复黑白片、人工着色等老技术,不过,以什么形式恢复,我们还拿不准。”代席勇说,明年1月,位于解放碑民族路留真照相馆原址的新店面就要开张了,那才是留真的重头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黑光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

老字号, 照相馆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本站用户上传发布,如有侵犯到您的相关权益,请点击权利通知指引,您可根据该指引发出权利通知书,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立即审核并处理。
· 黑光网 ·
相关阅读
摄影师大巍:儿童摄影是最“快乐”的职业
《Vogue》创刊120周年 明星大腕云集拍纪念写真
七夕节当天山东济宁影楼接待顾客翻番
七夕经济果然热 婚姻登记和婚纱摄影都红火
【视频】北京一影楼拍写真收费6万被消费者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