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摄影师王文澜:记录生活中最深刻的东西
2012-11-30发布
转载自:网络综合


  提起著名摄影师王文澜年纪长一些的朋友一定不陌生,这位中国日报社摄影部主任,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全国首届人像摄影十杰的他曾经用镜头记录了一个个经典的瞬间,人们会自然而然的在脑海中浮现出他的作品,诸如《京味》《流动的长城》《名人透视》《自行车的日子》等。虽然捕捉的都是普通人的生活瞬间和常见的社会面貌,却在他的镜头中显得那么意味深长。30年摄影人生,在一幅幅照片中找到了时代走过的印迹。

首届人像摄影十杰王文澜

  王文澜比别的摄影师多走了一两步,多走一两步是什么意思?就是他在客观的不利条件之下还有自己的想法,他按照他的想法去努力。所以1978年,《毛以后的中国》出来以后,王文澜们感觉到有一种惊讶:这些都是很朴实的、日常的生活,他们几乎天天可以看的到的生活,为什么他们自己没拍到。要把自己的思想、认识体现出来,这是需要你个人自己去思考,去想问题去观察的,观察是很费神费时的。在这种情况之下,很多人根本就放弃了。

  王文澜是喜欢想事情的人。第一个印象就是他经常沉默的那种脸孔。但他的身体语言告诉人,他是喜欢想事情的人。王文澜工作如果是在新疆,或者在贵州,或者在其他的地方,可能他也会像别人一样。但是王文澜在中国的首都北京,在一份中国最大的英文报纸工作,这给他提供了很多很多场面,打开他的眼界。北京给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土壤。

  《中国日报》在80年代初期,就开始把图片放的很大,而且是老百姓生活的图片。这些照片不一定带着事件,是什么样的活动而出来的图片。这个报纸,编这个报纸的人,跟普通的报纸有所区别了。就想认识一下负责图片的人是谁。就这么认识了王文澜。在美国有一个详细调查,调查看报的习惯,找了几百人。让他们带上特别的眼镜,这个眼镜可以跟踪他们的眼珠。得出一个很有意思的结论,一般人看报纸先看图片,然后看图片旁边的说明,然后去看标题,然后是去看广告。 所以在那个时代,《中国日报》认同视觉语言的重要性,这本身是一种突破,就是在媒体上跟世界接轨。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你需要依赖很多很多的工具。但我很难找到可以参考的画面。王文澜在《中国日报》上的图片很多是北京人民生活的图片。看他的图片,等于读书,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当时其他的报纸还没有像他这样去理解图片的。


  王文澜的摄影观随着他对摄影的理解而改变,他更多的转向对社会生活的表达,这是他自己在摄影上比较大的转型。我们把他的摄影如果分成两个时代的话,那他第一个时代的摄影还比较多的是跟社会的意识形态是同步的。后面的一个时代则更多的表现小人物---------小人物的喜怒哀乐,小人物的日常生活,而这正是生活中间最深刻的东西。

  王文澜比较多的关注的是社会中间人和人的关系,恰恰是这样的照片构成了世俗生活断代史。新闻图片有一种以美学为主要基础的图片,王文澜的照片就是这样的。在他的图片不会有特别敏锐的新闻,用我的说法是有比较坚硬的东西。他的片子其实更多的兴趣是记录他眼里的一个世俗生活,那么这样一种照片可能在中国的新闻摄影中间显得很特殊。这种东西你细细来看很有意思。它超越了意识形态。王文澜不仅仅是摄影家,他还是摄影的组织者,他这个身份非常重要。

  《中国日报》对图片的关注和对图片的判断能力,对于媒体的图片意识确实起到很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中国的媒体发展史上值得提一笔。而《中国日报》把图片用大,提高图片水准,在传媒图片意识的角度来讲,王文澜功不可没。王文澜有北京人特有的那种幽默感。我觉得他明白的事情不少,但不一定全部都说出来。比起其他代的人身上有一种更加坚韧东西,在王文澜身上可能这种坚韧的东西是比较内向和不容易触摸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黑光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 

摄影师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本站用户上传发布,如有侵犯到您的相关权益,请点击权利通知指引,您可根据该指引发出权利通知书,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立即审核并处理。
· 黑光网 ·
相关阅读
浩业网络应邀参加首届凤岗婚博会开幕式
黑光《黄土高坡深处》纪实摄影专题展11月29日开展
2012年Prix Picto时尚摄影奖
佳能官网强调EOS 6D防尘除尘特性
柯达接受8.3亿美元融资方案 有望摆脱破产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