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工地上搭起摄影棚 为农民工“定制”婚纱照
2014-11-06发布
转载自:网易新闻

  “你深情地望着彭姐,就这样,好的!”35岁的彭荷花,按照摄影师的指挥,躺在绿色的草地上,摆出各种幸福的姿势。相机咔嚓一声,她与老公深情对望的画面被定格在镜头里。
 


 

  谁也想不到,这是一对在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建荣嘉园项目工地食堂打工的农民工夫妇。彭荷花自豪地对记者说,有空的时候,我们都喜欢来工地摄影棚拍照,这儿留下许多浪漫的记忆。

  摄影棚的诞生源于彭荷花与项目党支部副书记张芬的一次聊天。今年4月,彭荷花无意中告诉张芬,自己和丈夫结婚13年却一直没有拍婚纱照。“当时家里条件差,结婚就是请亲友吃了顿饭,来到城里打工后看到许多城里人都有婚纱照,真让我羡慕。”

  彭荷花的话语一直萦绕在张芬的耳边,她开始悄悄张罗,四处联系化妆师、摄影师、去汉口扬子街租借婚纱、道具……

  5月9日,荷花终生难忘。“今天我们要为你们拍婚纱照了。”当张芬悄悄地将婚纱披在荷花身上时,同在工地务工的夫妇俩惊呆了。

  拍摄时的情景,荷花至今仍记忆犹新:工地请来专业化妆师为她化了一个漂亮的新娘妆,穿上洁白的婚纱,俨然一个小公主;丈夫换上礼服,如同童话世界里的王子。在大家的声声祝福里,摄影师飞快地抢拍着每一个动人的瞬间。经过后期制作,漂亮的婚纱照成了彭荷花夫妇最珍贵的收藏。

  29岁的胡宏伟是项目一名安全员,今年他和妻子孙梦月在老家襄阳举行了婚礼,由于工作繁忙,行礼之后就匆匆赶回武汉工地继续工作,没能给妻子一份浪漫的婚纱照,他一直心有愧疚。

  回到工地后,他听说工地上搭建了一个摄影棚,可以免费为工友们拍艺术照,他灵光一闪,悄悄盘算着要给新婚妻子一个浪漫的惊喜。当他找到张芬书记表明自己的打算之后,立刻着手布置起来。

  七夕那天下午,胡宏伟没有去上工,而是带着孙梦月去一个神秘的“后花园”。

  “工地上有什么后花园啊?”孙梦月半信半疑地跟着胡宏伟走到办公区后,一片翠绿草地、秋千、风车……映入眼帘。

  “老婆!这是我送你的意外惊喜。”正当孙梦月疑惑不解之时,张芬和项目文秘兼职的“摄影师”走了过来,“欢迎来到工地摄影棚,我们将为你们定制一份最特别的婚纱摄影,为你们的新婚送上一份贺礼!”

  “真的没有想到,项目对我们农民工夫妻能这么用心。”见到眼前这一刻,夫妻俩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42岁的陈安富和41岁的魏冬兰是项目上有名的情侣搭档,两人在一起从事塔吊司机的工作已经有近20年时间。“我们1993年就出来打工,总是一起在工地上干活,一起吃苦,一起奋斗,现在孩子已经20岁了,结婚25年,从未拍过婚纱照,没想到在这个工地上圆了我们的梦。”

  拍婚纱照那天,陈安富和魏冬兰化好妆,脱去平时满是灰尘的工作服,取下安全帽,再经过一番打扮,在众人眼中年轻了十几岁。

  “我们结婚25年,都可以称得上‘银婚’了,这个婚纱照太有意义了。”看着眼前漂亮美丽的妻子,陈师傅笑得特别开心。

  在采访中,张芬对记者说,很多农民工来自外地,特别不容易,为了达成他们的心愿,为这些恩爱夫妻做点事,感觉特别有意义。

  从纸婚到银婚,工地摄影棚见证了为城市建设的一代又一代农民工的成长和奋斗,为他们刻录下幸福浪漫的回忆。

  许多农民工常年在工地上忙碌,几乎没有与孩子合影的机会。思念孩子,也只能默默藏在心里。细心的张芬趁着暑期农民工子女来工地探亲的机会,免费为他们拍摄全家福、亲子照。

  5岁的熊欢是一名可爱的小女孩,父亲熊华凤是九龙仓项目塔吊司机,母亲是塔吊指挥。与大多数农民工一样,夫妻俩与孩子聚少离多。暑假里,熊欢从老家来武汉与父母团聚,一家三口在工地上留下珍贵的全家福。

  熊华凤说:“每当思念孩子的时候,我们就会捧着这张工地版全家福,仿佛孩子就在身边。”

  在建荣嘉园工地上,一边是热火朝天的钢筋混凝土施工现场,另一边却是简朴温馨的工地摄影棚,这个看似“天马行空”的创意,为很多农民工的工地生活增添了色彩。

  今年暑期,张芬添置了更多的拍摄道具、幕布背景,她计划天凉时,为更多工人拍摄婚纱照、全家福。“想家,想孩子,是工友们心底最质朴的情感,摄影棚虽然简单,却是献给农民工们最浪漫的礼物。”


黑光网公众微信账号二维码


 

工地摄影棚, 民工婚纱照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本站用户上传发布,如有侵犯到您的相关权益,请点击权利通知指引,您可根据该指引发出权利通知书,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立即审核并处理。
· 黑光网 ·
相关阅读
安徽阜阳新人拍婚纱照“顺”走影楼员工手机
影楼外景车出车祸4***6伤 引行业同仁高度关注
盲人也能拍出好照片 沈阳引入无视觉摄影技术
海南婚纱摄影新气象:影楼不打价格战关注质量
法国新人举行水下婚礼 20分钟花费2700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