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久不衰的大北照相馆 老摄影师摆拍40年
2017-01-12发布
锯齿状的白色边缘,胶片般的影像质感,在浓妆艳抹和美颜修图盛行的当下,依然有照相馆坚守着几十年来的传统技法。而在生日、年节,去“大北”拍上一张纪念照、全家福,已成为不少北京人代代相传的“仪式感”。
1956年经过公私合营,大北照相馆被收归国有,迁至现在的前门大街。
【现场】
“小飞机,小飞机,飞到天上去……”镜头前,一位约莫两岁的小男孩坐在高凳上“孤独”地搓着衣角,对几米外父母“看这里看这里”的召唤充耳不闻,却在摄影师念儿歌的节奏中渐渐抬起头。
一边弯腰拍手,摄影师一边退至相机所在位置并缓缓站直,孩子的视线也一路被吸引过去。另一位摄影师抓紧机会赶快“咔嚓”,单人照顺利搞定。
当爸爸妈妈抱起小男孩准备拍全家福时,他又自顾自沉浸在“玩手”的乐趣中。似乎早有预料,摄影师不慌不忙拿出一个粉色的小猪玩偶,伸到孩子面前摇晃,“勾”住他的目光后立刻退回几步,“唰”地一下将玩偶“降落”在镜头上方。如此几次后,手拿玩偶的摄影师更“调皮”地将其放在了负责拍照摄影师的头上,孩子不但配合地仰起头,还“咯咯”笑出声来。
一组全家福拍完,总共用去了十来分钟,两位年轻的摄影师都已有点微微出汗。另一间影棚内,两位耄耋老人身着唐装,一坐一站。在摄影师“爷爷手搭在奶奶肩膀上”、“奶奶的头向爷爷方向偏一点”的指挥中,略有些羞涩地调整着姿势。一旁围观的儿女忍不住掩嘴偷笑,窃窃私语。
各间影棚忙得不亦乐乎,外面的沙发区更坐满了等待的顾客。这是“大北照相馆”前门店的一个普通周日上午,开门不久便已人声鼎沸。叽叽喳喳满地跑的孩子,坐轮椅的老人……不少顾客都是举家出动。近百年的传承,使得人们来这间***照相馆多了几分庄重的仪式感。尽管如今想要拍照,怎么也得等上两三个小时,大伙儿脸上却不见焦躁,仿佛等待也成了仪式感的一部分。
【发展】
全家盛装来拍照,俨然成了社会时尚
与许多“***”一波三折的发展历程不同,大北自创办起一直生意兴隆,似乎从未有过经营困顿。
“*早是1921年,一位叫赵雁臣的照相馆学徒创建了大北照相馆,选址在大栅栏西街的石头胡同。”大北副总经理、59岁的赵增强介绍。作为当年“八大胡同”之一,石头胡同地处繁华,周边戏楼茶馆林立。脑筋活络的赵雁臣选择以戏装照为主营业务,准备了青衣、小生等各式各样扮相的服装,让票友在拍照中过足戏瘾。
此外,大北还提供各类中西礼服、学生服,其新潮程度远超其他照相馆。尝鲜的顾客络绎不绝,六个化妆间连轴转,风头一时无两。
1956年经过公私合营,大北照相馆被收归国有,并迁址到现在的前门大街。虽然戏装照在特殊时期被禁,由于底蕴悠远,大北的人物肖像照仍**于京城其他照相馆。“从50年代开始,国家开大会,给机关团体拍照,都是我们负责。到现在60多年了,这是一大业务。”赵增强介绍,门市这部分,也渐渐发展出儿童照、全家福等类型,“主要服务工农学商兵。”
1975年,18岁的赵增强从技校摄影专业毕业,来到大北当学徒。经过半年实习,于1976年3月3日转为正式职工。在他印象中,伴随改革开放,儿童摄影、人物艺术照等等十分流行。全家盛装到大北来拍照,俨然成了社会时尚。
“那会儿一个月才挣30多,一张4寸照片一元多,谁也不可能老照,所以节假日*忙。”赵增强回忆,店里设了服务台,有专人叫号,热闹程度堪比现在的医院排队挂号。而一大家子数代同堂,几十人“出动”,挤在影棚里拍照,那份熙熙攘攘的隆重也成为不少老职工们难忘的记忆。
【技艺】
不靠浓妆PS,光影打造人像“细鼓润”
旺盛人气的延续,除了***金字招牌,更离不开大北一代代摄影师们精湛的技艺。这里拍摄人像讲求细、鼓、润,“细”就是拍出皮肤细腻的质感;“鼓”指人像面部轮廓丰满、层次分明;“润”即要求顾客在照片上看起来滋润健康。
赵增强认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美,摄影师要善于发现并突出人们身上的独特气质。他以棚内正在拍摄的一位女顾客为例解释,被摄者脸型略方,让她稍侧一点,不要正对镜头,线条柔和的同时面部也更为立体。“包括大家的眼睛,普遍也是一大一小,只不过程度不同。进来后我们都能看出来,会让顾客眼睛小的那侧靠近镜头,根据透视原理,照出来就显得大了。”
而灯光的运用,可以达到比化妆更好的效果。女顾客的右上方放置了一盏伞状灯,左前方不同距离处分别放置了两盏平面大灯。赵增强表示,头上那盏伞灯叫做发灯,主要为了突出头发的光泽。左边近处的灯用来突出面部光泽,远处的灯起到过渡作用。“这样用不着化妆,涂得白白一片反倒不好,层次感***。”
拍照时,摄影师为女顾客摆好头部、肩部的角度,并用手引导她视线的方向。这是为了从镜头中获得恰到好处的神态,避免某个角度眼白过多。合影中的顾客,也都要经过摄影师细微的调整,力求呈现出单人看很美,整体看也和谐的效果。
相对大人而言,为小孩子拍照难度更高。每间影棚中,脚踏车、摇摇木马、各式玩偶一应俱全。赵增强笑言,本来每屋一位摄影师就可以,但98%的顾客会带小孩,只能两人配合,一人引逗,一人拍照。“比如挠挠他的脚心,用一些带响的小玩意吸引注意力等等,摄影师都很有耐心的。”
当然拍摄并非总是那么顺利,有些孩子就是不肯笑。在赵增强看来,未必一定要笑才是好,在于是否拍出童真的感觉。“我们接触的外国小孩也很多,他们审美观可能跟咱们不一样。乐的人家都不要,就要那种正吃着手呢,或者看着镜头愣愣的,我觉得也挺有味道。”
后期处理方面,过去要靠修版,即用中华铅笔往底片药膜上涂,相当考究技术。赵增强回忆,大北一项重要任务是给机关团体拍照,动辄上千人中总有闭眼睛的,以往老师傅就是靠着刀刻底片药膜,圆满处理这一状况。现在则同时使用几台机器拍出几张底片,发现哪位领导闭眼了,就从没闭眼的底片中调过来替换。虽然工艺进步了,但每次拍摄依旧很紧张。“说要十点拍,老师傅们七点就得去布置。反复检查机器设备,确保万无一失。”
在美颜、锥子脸盛行的当下,大北修片依旧讲求自然。“我们有专门的技师把关,老人会把眼袋、皱纹略微减淡,但修的特别干净就不对了。有的人也要求细致一点,其实在我们看来有点‘失真’。就让他到整修室确认一下,还是得让客人满意。”
【变迁】
传统复古黑白照,特别受年轻人欢迎
身为北京市劳模,赵增强已在大北工作了四十余年,见证了摄影从***品到走入百姓生活的整个历程。回顾以往,他对学徒的经历记忆*为深刻。“那会儿用显影药、定影药,都沉着呢。每半个月蹬三轮去东郊化工厂提货,往返再快也得五六个小时。也就是年轻,现在都不敢想。每天到了影室得拢火、搞卫生、烧水给师父沏茶……没二话,觉得能给师父干活儿特高兴。”
工作几年后,彩色胶卷出现,拍完照再不用人工上色。到了九几年,香港、台湾的商人过来开了不少影楼,使婚纱照得以风靡。“台湾影楼的婚纱照拍得相当棒,用光和姿态都很有品味。港台的有婚纱、有化妆师,我们这儿也得有啊,就这么被带动起来了。”
2003年前后,影楼迎来**数字化。“等于摄影行业的一个转型,我们也招了不少青工,接受能力强,这方面更有优势。”一直到现在,大北的年轻摄影师也占据多数。赵增强透露,大北效益不错,青工收入与拍摄数量、工作年限有关,基本能达到8000元以上。
现在特别受欢迎的黑白老照片摄影,是大北2007年开发的新业务。“因为老百姓有相机手机了,彩色的都能拍,我们就想从传统这块儿探索复古风格。当时也有顾虑,不知道80后那些年轻人认不认可。结果这几年到我们这儿拍黑白照的都是年轻人,有了小孩也带着来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