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一遇的大法会,藏族人们从各个地方来到这里听活佛讲经。这是一户穷苦的人家,他们在这里搭起了简陋的塑料棚,参与为期一周的讲经活动。
摄影师:王伟涛,中国人像摄影十杰
形式的回归,让影像静下来
若干年前,我带着一种憧憬和使命感踏上世界屋脊的苦寒之地,成为了一名普通的教师。
在拉萨,每天我都会面对一张张饱经恶劣环境“雕琢”的虔诚面孔,也曾亲见如织行人不远万里来此寻找答案的表情。于我,西藏早已融入我的生命,成为我须臾不可离开的“空气”。
7月的西藏,一年一度的赛马节在每个乡村接踵而至,为了迎接丰收时节的来临,人们穿上了新衣,装扮好自己的爱马,聚在一起商量战术,等待着赛马节的开始。
每逢赛马节,所有人家都会在平地上扎起帐篷。藏族人非常热情好客,常会邀请我们进去聊天,还会拿出牦牛肉、羊肉来款待宾客。虽然生活环境艰苦,但脸上的笑容映衬出他们内心的快乐。
五年前我选择拿起相机,用一方小小的取景器去感知并记录这里触碰我内心的每一张脸和每一个故事。我拍摄的西藏孩子的生活组照,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从去年到今年的这段时间里,我开始尝试拍摄更大的主题,想要用10年的时间来讲述那些属于我的西藏往事,记录我眼中的“藏人面孔”。
帐篷下的母女。随着时代的发展,藏族人们的生活状况也在发生改变,从起初的全家放牧到现在,男人大多都外出打工了。
藏区也逐渐呈现出文化多元的样貌,在拍摄一次赛牦牛的活动中,我注意到了这个藏族女孩,她穿着具有新疆风情的服装,格外醒目。我在跟她沟通后,完成了这幅肖像的拍摄,孩子的神情打动了我。
这次,我选择回归传统,通过胶片这种传统的影像媒介,让自己的拍摄慢下来,思考周全再去表达,这也更符合这一主题的要求。
我从网上淘了一台6×6画幅的禄来双反相机,方画幅的画面相对规整、统一,具有更强烈的形式感。此外,它也很锻炼构图,因为上下左右斜都处在中心对称之中,人与环境的表达又很均衡。
在牧区,帐篷是藏民必不可少的生活工具,一张简陋的帐篷,可以容纳一户甚至几户人家的生活起居。小女孩刚从黑黑的帐篷走出来。
在西藏,尊老的文化传统一直保留并得到推崇,这是一位在朝圣路上休息的老人。
虽然用胶片机抓拍有很大的困难,对焦、控光一切都是全手动的,但这正是对自己的挑战,只有前期的拍摄过硬,后期才能冲出层次丰富、影调细腻的照片。
面孔,是心的传递
人们时常能听到布列松的谆谆告诫:“摄影作品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每个摄影师都应深具尊严感,都应意识到:无论一幅摄影作品画面多么辉煌、技术多么到位,如果它远离了爱,远离了对人类的理解,远离了对人类命运的认知,那么它一定不是一件成功的作品。”技术只是表达方式,重要的是表达的内容本身。
刚刚赛完牦牛,等待结果的藏族人。
康巴男人自古就有留长辫的习惯,这位藏族青年身穿藏族传统服装,留有长辫,手里拿着当地的植物。
我希望我的每一幅作品不仅仅是一张画面精致的场景复原图,它应该是有灵魂、有故事的。我的这些照片基本上都是利用***时间在拉萨周边拍摄的。不必去“冒险”寻找拍摄素材,也不必孜孜以求技术性处理,真实而又真诚的表述,这就是真正我想要的影像。“所见即所思 ”,一切的感动恰恰在不经意间的身边,犹如我镜头里的人那般切近、真实。
着盛装的藏族女孩。一年一度的旺果节开始了,人们为了庆祝即将到来的丰收,祈祷能有个好收成,于是举办了旺果节,节日上有很多的娱乐活动,人们会穿着藏装在这片土地上载歌载舞。
画面中的阿佳是来自青海的康巴族,为了十二年一遇的大法会特地来到西藏的墨竹工卡。每到傍晚,阿佳都会面朝寺庙的方向祈祷。
面孔的主题跟我的生活经历有很大关系,在西藏的这五年,从*初的陌生,到逐渐的交流、熟悉,再到那种内心层面陌生感的升起,让我很想拍摄这里的人。我见证了许多地方藏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不仅是外在的变化,更重要是精神状态的变化,这些都呈现在他们的脸上。我们可能能走近他们,但不一定能真正了解他们的内心,而这次我想以他们自身的外在状态作为载体去讲述、去观察,虽然面孔表现的是一张脸,但更重要的是时间的积累、生活的变迁,以及内心的传递。
一对爷孙站在村庄的高坡上向外望,为了不打扰被摄者,我悄悄躲在后面。不知听到了什么,小孩突然转过身来,她的眼神打动了我,美丽的公主裙格外醒目。
要说目前*满意的,是在雨天透过塑料棚拍摄的劳动中的藏人系列。这是十二年一遇的法会,有40多万人从不同的地方赶来参加,他们在会场外搭起临时帐篷过生活。隔着一层塑料膜,看见又看不清,这正是我需要的表达方式,含蓄、唯美、抽象,让人能产生遐想和思考。目前我已经拍摄了七八十卷,这一项目会一直进行下去。
天空突然下起了雨,塑料棚上落满了雨滴,人们在里面干活,这时突然一名男子发现了我的拍摄,转过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