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郑州一照相馆已开61年 见证无数家庭“全家福”
2017-02-04发布
转载自:大河报

  “来,阿姨笑一笑!抱着大胖孙子,笑都不露牙吗?”话音毕,镁光灯闪起,咔嚓……一家老小的笑容定格为了一张全家福。
 

  今年春节期间,类似于上述的言语和“咔嚓”声,每天都要在已有61年历史的郑州艳芳照相馆(以下简称艳芳照相馆)中响起上千次。小小的照相机见证了无数家庭的从无到有,成员由少到多,每张全家福的背后,都有着一段关于“家”的故事。

  “添了孙子要来拍张全家福”、“我们的三胞胎今年一起‘小升初’,得留下个纪念”、“孩子明天就要去外地上班了,又是一年不见”……或是见证一种开始,或是纪念一种结果,或是给即将出门的游子留下一份家的思念。趁着过年,全家人凑在一起拍上一张全家福,是不少人在过年期间一种共同的选择。春节期间,大河报记者专程来到艳芳照相馆,为您寻找一张张“全家福”背后的那些故事。

  A

  一间老照相馆,过年期间特别忙


  大年初六一早,在艳芳照相馆摄影师上班前,郑州市民魏先生一家便早早地来到影楼等候拍摄。怀中襁褓里,7个月大的孙女儿正捧着奶瓶“吃早餐”。

  “今年家里又添了口人,高兴!拍个全家福。”魏先生告诉记者,作为“60年前后”出生的一代人,自己成长的过程吃过不少的苦,“要我说,拍照这事儿是个***品,花上千把块,还不如给孙子买几件好看的衣服。”

  “哎呀,爸。什么年代啦,孩子还有我们呐,咱挣钱不就是为了过得更好、更开心嘛”听到父亲所吐露的“心声”站在一旁的儿媳妇田女士便接过话说,虽然现在家家户户都不缺相机、手机,但一家人过年的时候拍上一套正式的全家福,一直以来是她的心愿。“今年是小宝的***个新年,就想做个纪念。”

  听罢儿媳妇的“开导”,刚到照相馆时还嫌“换衣服麻烦”的魏先生,便喜滋滋地抱上孙女坐在了沙发正中。

  而在当天,因为女儿、女婿常年在北京工作,再过两天就要送孩子返程的另一对魏氏夫妇也带着儿女来照相馆拍全家福。做拍摄准备时,魏先生选择了一身颇有“老上海”韵味的复古风服装,而老伴儿则穿上一身暗红色旗袍。

  魏先生告诉记者,女儿、女婿平时都不在身边,虽然自己的手机中也存有女儿、外孙女的不少照片,但总是没有影楼所拍出的专业全家福挂在家中“看着有感觉”,在女儿一家即将回北京前,他特意带领全家人一起来这里拍上一张全家福。

  艳芳照相馆负责人赵有福告诉记者,如今,在过年期间拍上一张和和美美的全家福,已是不少家庭的选择,今年春节期间,以艳芳照相馆为例,每天都要接待几十个家庭前来拍摄。“从早晨9点开门一直要忙到晚上。”他说。
 

  B

  一位老人家,三十多个子孙围在身边


  “老太太已经80多岁了,身后30多口人,看着就让人感到幸福。”说起今年春节所拍全家福,艳芳照相馆的摄影师刘建平,对于其中的一张印象深刻。

  大年初四下午,艳芳照相馆迎来了一个已是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包括从加拿大多伦多在内的7个城市辗转回郑,一张目前共计31口人组成的照片构成了这家人的全家福。

  全家福的主角名叫王桂花,是一名今年已87岁高龄的老奶奶,照片中的其他成员,便是她所育的6个孩子及后代。

  “老妈已经87岁了,身体状况不是很好,过年前还在住院,我们想趁着老人行动还方便留下一个纪念。”王奶奶的孩子司先生对记者说,拍全家福的创意源于老人远在加拿大求学的外孙王铭涵。

  今年过年前,得知外婆住院这一消息的王铭涵,给舅舅司先生提出了“过年一家人拍张全家福”的想法。

  通过一家人都在的微信群,这一建议虽得到家中所有人的响应。但在现实中,共计33人且分居加拿大多伦多、北京、深圳、上海、苏州、青岛等8个城市的大家庭,想要在同一时间全部凑齐,也并非易事。

  “娘在哪,哪就是家。”司先生告诉记者,经过全家人的反复沟通、协调,大家都表示要在今年过年期间克服各种困难,“回家陪老人拍张全家福”。远在加拿大的王铭涵更是跟学校请了假,特意和母亲一起回国。

  大年初四下午,一家人终于等到了从加拿大辗转归来的王铭涵母子,这个暂凑齐31口人的大家庭终因全家福,而圆了“团圆梦”。

  为了这张难得的全家福,司先生特意在影楼选了*贵的“套餐”进行拍摄。他还特意叮嘱摄影师,在冲洗照片时,一定要把时间打上去。“这张照片不是一张普通的纸,凝结着我们这个幸福大家庭的回忆。时间再久,也不会抹去。”
 

  C

  一张全家福,7个月时间“磨”出来


  坐在艳芳照相馆的电脑前,指着王奶奶家全家福左上角的一处空缺,刘建平告诉记者,这是他给王奶奶家中两个成员做出的“预留”。因公务缠身,王奶奶的外孙和重外孙子*终没能赶上大年初四的拍摄。但在未来两天,这两位家庭成员还将回到郑州进行补拍,摄影师再通过后期“PS”等技术手段(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的简称,现一般作为图像的后期加工与处理的简称)将全家老少33口人补齐。

  1995年,初到艳芳照相馆上班的刘建平开始只是照相馆的一名电工。“那时候*羡慕的就是摄影师按下快门的‘咔嚓’一声响,生活中每家都有磕磕绊绊,但在全家福中,每个家庭所留下的都是温馨、和谐的景象。”奔着自己的追求,苦练4年的刘建平*终成为艳芳照相馆的一名摄影师。

  镁光灯闪烁近20年,在刘建平所按下的快门中,无数的温馨定格为了一张张全家福。曾经同事口中“小刘”的胸前,如今也已挂上了“刘大师傅”的工牌。作为一名摄影师,他格外理解拍照人对于团圆的期盼。他告诉记者,与王奶奶家中情况类似,2013年春节,一个共计28口人的大家庭也来到照相馆拍摄全家福。但因种种原因,28人*终未能凑齐。就在这家人因此遗憾时,刘建平告诉他们可通过补拍的方式进行弥补。

  为了这份“团圆”,刘建平前前后后补拍了3次,直到当年“五一”假期,才完成了***的拍摄,加上后期制作,一张全家福共计耗时7个月。

  在艳芳照相馆两天的采访中记者发现,按下快门的动作看似轻松,但在此之前,刘建平都会有着一连串复杂的准备过程。一张全家福涉及人数众多,其中不乏年迈的老人和幼小的孩童。每每遇到有孩子参与拍摄之中,刘建平总会习惯性地用左手拿起一个手铃晃荡,博得镜头前孩子一个会心的笑容。

  “都说摄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定格中总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完美,但作为摄影师,我们总想把*好的一面定格其中,因为那不是普通的照片,那是全家福。”他说。

  D

  一张老照片,牵出40多年的回忆


  “赵师傅、刘师傅,过年好!我来拍全家福了,又得辛苦你们。”大年初六上午,与其他进店顾客不同,一位女士刚刚走进艳芳照相馆内,便和这里的工作人员宛如老友一般进行着寒暄。

  在艳芳照相馆的墙壁上,悬挂着数十幅拍摄于几十年前的老照片,在这其中,不少张照片中都有这位名叫沈凤莲的女士及其家人的身影。“原来有个什么值得纪念的事儿就会来拍张照片,拍照已成一种仪式了。”她说。

  在这些照片中,一张拍摄于1970年的全家福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这是沈女士全家人当时在艳芳照相馆拍下的一张全家福。是时,15岁的沈女士(后排左三)面容青涩,扎着麻花辫,但眉宇间所传出的神情,还是能让记者与眼前已62岁的她联系在一起。

  昨日上午,47年前全家福中还是小姑娘的沈女士,和自己的老伴儿、女儿、女婿、儿子、儿媳、外孙共计一家7口又来到艳芳照相馆拍摄属于自己这个小家庭的全家福。

  凝望着墙壁上这张记录有双亲影像的老照片,沈女士回忆起往事忍不住哽咽,作为家中女孩子中的“老幺”,备受家人疼爱的她如今虽已当上了外婆,还是很想念自己的双亲。

  “全家福的意义就在于此,不管到了何时,我还能拿起照片看看家人,看看爹妈。”沈女士动情地说,曾经的日子虽然很苦,甚至全家十几口人年夜饭就靠十块钱不到的饺子馅儿来“包办”,但大家逢年过节还是会挤出些钱去拍上一张全家福。

  “人都会生老病死,但照片能留下许多珍贵的回忆。儿子出生时他外公就不在了,两岁时外婆也去世了。如果没有这些老照片,姥姥、姥爷对他来说*多只是个称呼而已。”

  “过日子,就是过人哪。”每每想起自己年幼时老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这句话,已身为外婆的沈女士更加能够理解其所包含着的暖意。“儿子今年办喜事,家里又该添人啦。”看着身旁漂亮的儿媳妇,沈女士笑得合不拢嘴,“等回头添了孙子,我们还来拍。”
 

照相馆, 全家福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本站用户上传发布,如有侵犯到您的相关权益,请点击权利通知指引,您可根据该指引发出权利通知书,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立即审核并处理。
· 黑光网 ·
相关阅读
中国照相馆每天接300单:不照全家福 过年不完整
全国首场富士新品品鉴会在上海隆重举行
意大利菲林老牌重新推出经典黑白胶卷P30
数码相机“始创人”荣获伊丽莎白女王奖
《2017新春贺词》中国人像摄影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