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金像访谈白辰:摄影的功夫在摄影之外
2019-01-17发布
转载自:中国摄影报

  商业摄影师白辰善于使用中国传统美术元素和大自然形象作为自己创作的视觉元素,他的作品中既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领悟,又有对大自然的无限敬仰,以摄影为载体将不同元素进行整合再造,让人与自然、当下与传统不断融合,*终呈现出动人心弦、感人至深的画面,一直是他的创作模式。

 

  白辰1997年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图片摄影专业进修,从婚纱摄影机构到职业的人像摄影师,白辰一路凭借着对摄影的执着和坚持,将人像摄影中的形与神兼收于镜头之中。2018年,白辰更是凭着系列人像作品摘得了第十二届中国摄影金像奖,为自己的商业摄影生涯更添了一笔浓墨重彩。在与本报记者范孜恒的对话中,白辰深入解读了对人像摄影的理解和思考。

 

白辰摄影作品

 




 

  访谈对话,这就开始

 

  范孜恒:您的作品中有颇具张力的黑白人体、光影鲜明的黑白肖像,也有古典唯美的画意作品,形式丰富但都传达出了不同的画面美感,您是如何定位这些的?


  白辰:形式是画面内容的直观表现,形式承载与强化内容主题。摄影作品在表现不同题材时,形神应该是统一的。摄影不能像文学那样用文字去描述,只能通过画面来表达内容,所以在表现不同的内容时,摄影师首先应对题材的表现有准确的画面定位,什么样的主题需要什么样的形式表达,才能强化视觉语言使主题突出,这些都要求摄影师对所拍摄题材有深入了解。


  所以,先是定位,再是表达。表达过程也就是摄影过滤画面的过程,减掉与内容无关的元素,使画面简洁,从而使主题突出,也就是张扬主题的过程。在表达与张扬的过程中,提炼画面美感。

 

  范孜恒:在您拍摄的敦煌系列作品中,可以看到模特的造型借鉴于敦煌壁画。在色彩表现上有着浓郁的油画观感,同时又有一些中国画的常用元素,传统和现代、东方和西方的文化元素非常融洽,毫无违和感。您是如何想到以敦煌题材来进行创作的?


  白辰:艺术来源于生活,人们常说,摄影就是你读过的书,听过的音乐,欣赏过的绘画等,确实是这样的。上小学的时候,我在西安城墙边看到过一幅敦煌壁画,不长翅膀却翱翔云中,踏云乘风灵秀脱俗,这个画面在我的脑海里存了很多年。从事摄影工作后,我偶然在书店又看到了一本敦煌的人物油画画册,倍感惊艳,当时瞬间有了强烈的拍摄冲动,想通过摄影来表现神话。后来,我查阅了很多资料,知道了飞天这个神话人物形象的历史发展,了解到它所承载的文化典故,融合了西域文化、印度文化和中原文化,是象征着美好欢乐生活的使者。这么一个典型文化特征却从来没有摄影师表现过,这更坚定了我的创作想法,后来就有了我开始长达半年多的创作筹备。

 

  范孜恒:据我所知,飞天造型照片在拍摄时用到了威亚、烟雾,道具背景都是实景拍摄的。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一开始都以为是后期制作完成的,为什么选择实拍方式呢?


  白辰:的确,这组照片基本都是实拍,后期只修掉了威亚绳和对画面进行了一般调修,没有进行画面的添加合成,包括模特的服装、饰品都是我和化妆师自己缝制。所有道具,也都是我自己用丙烯颜料重新上色,背景也是在电脑上制作好画面后到布景厂订制的。几乎可以说,画面出现的所有道具,我都重新上色及制作组合过,包括画面中出现的蝴蝶、花瓣等,都是用鱼线悬挂在背景前面的。

 

  在我看来,后期只能是前期的有益补充,而不能代替前期的拍摄。前期拍摄时,所有的道具、人物及背景等如果能处于相同的光影氛围中,拍摄出的画面才会真实且有层次。后期合成,即便再能以假乱真,与前期拍摄的浑然天成还是会有差别的。其次还有一点,前期拍摄时营造出的真实气氛,非常有益于模特和摄影师进入创作状态,即所谓触景生情。试想,模特站在一个空无一物的影棚里,你跟她说,你现在是仙女,我想这很为难模特。你想要模特表达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你得助她入戏。

 

  范孜恒:很多人拍照都特别注重“美颜”,有些人的后期照片和本人相差甚远。作为职业的人像摄影师,您对这种后期方式有什么看法?


  白辰: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人都希望给别人留个好印象,“美颜”仅仅属于娱乐摄影,无可厚非。但不同的摄影有不同的要求和作用。真正的美从来不是“赞誉”自己,一个真正强大的人,也无需通过“美化”自己博人眼球。所以,对这种后期方式的存在,我认为存在即是合理,而反映出来的现代人审美观才是令人深思的。

 

  范孜恒:如今,一些影楼的拍片都有固定的流程,虽能节省时间,但拍出来的照片却千篇一律,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白辰:我个人并不认同这种现象,但这是一个客观存在。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个性美,也有自己的性格和气质,人像摄影应当是去挖掘个性美而不是流水线生产。


  但这种现象的存在是商业的盈利需求,企业不盈利就无法支持运转。举例说,一个摄影师一天可以拍3个客人,而个性化拍摄可能只能拍一个,商家利润减少,甚至难以为继。为了追求品质就只能提高价格,保证企业运作。但问题又来了,顾客在选择拍摄时,很多人还是先看价格。价位高了就没市场,*后又只能降价打价格战,价格战开始后,自然也就回到流水化拍摄了。所以要改变这种现象,一要规范市场,比如不允许使用其他家样照冒充本店拍摄,或者实行第三方质量监管等;二是要提高普通民众对摄影的认知。摄影不是某种规范好的商品,摆在货架上,质量和价格都一样。拍得好不好,重要在摄影师、化妆师等技术人员,而艺术又是个虚拟的东西,只有变成了照片才是真实的产品。消费者要明白,要订制化拍摄或者聘请不同级别的摄影师拍摄,价格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个问题存在,但责任并不在单独某一方。我个人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人们对摄影的认知层次不同和市场不规范两个方面。

 

  范孜恒:网**传着这样一句话,“人像摄影的三个重要因素是:模特,模特,模特”,很多人都觉着模特的样貌决定了一张人像照片是否成功。您认为什么是一幅好的人像摄影作品,摄影师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白辰:我不赞同这样的观点。诚然,模特是人像摄影的载体,摄影师的思想和作品主题都需要模特来演绎,但是如果将作品的好坏完全依赖于模特,要摄影师做什么?一幅好的人像作品,首先给人的的确是美感,但不一定全部是玻尿酸时代的美,美是具有多样性的。清新是美,性感也是美;柔弱是美,阳刚也是美;笑靥如花是美,梨花带雨也是美;线条是美,明眸善睐也是美。所以,好的人像摄影作品具备的美感应该是丰富的,多样化的。其次,模特只是摄影师内在想法的反映,文如其人,摄影作品好不好,关键在摄影师,摄影师的审美与思想,决定了作品的美感与内涵。所以,好的人像作品首先是画面具有美感,这个美感应该是丰富的、多样化的。再者是内容上的思想性,艺术概论里对艺术作品有3个基本要求:认知作用、教育作用、愉悦作用。好的摄影作品也应该具备这3个基本要求,画面让读者看了具有美感,作品内容让读者有共鸣,作品主题让读者有深思,有启示。


  摄影的功夫在摄影之外,如何提高审美水平,这个问题不是一个答案就可以解决的,而需要摄影师自己的长期积累。作为现代艺术的摄影,同时也是一门综合艺术,它与其他的姊妹艺术,如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大量地涉猎其他艺术门类,从其他艺术中汲取营养,才能使自己的创作更具有丰富的灵感。拒绝吸收,必将僵化。但和其他艺术门类不同的,摄影又是一个高科技艺术,它与自然科学有着深刻的关联。另外,对于拍摄人文纪实等,也需要对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有所了解,*后还包括我们个人的人生阅历,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文化和阅历是我们对世界认知的深度,也是我们提高艺术审美的唯一途径。

摄影:白辰

采访:范孜恒

编辑:唐瑜

 
金像奖, 中国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本站用户上传发布,如有侵犯到您的相关权益,请点击权利通知指引,您可根据该指引发出权利通知书,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立即审核并处理。
· 黑光网 ·
相关阅读
摄影师必须要会的副职业,你怎么看?
虽是刚性消费,但影楼不能只是“看起来很美”
去海马体拍全家福,顾客吐槽修图师修的太过?
儿童摄影实力说话:用光勾勒出一颗童心
摄影师妙手改造,让人忍不住想捡起的梦境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