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分手照相馆:有泪也有笑,还有人拍完选择了复合
2019-05-06发布
转载自:新浪女性

  生活中,每逢结婚、生日等一些美好的纪念日,不少人都会选择去照相馆拍张照片留念。但是,你见过专为分手情侣拍照的照相馆吗?

 

  “分手要有仪式感。”在分手照相馆的介绍一栏,写着这样一行字。

 

  这是一家特别的照相馆:没有过多的道具和布景,只有一张高脚凳,一台摄像机,一块纯黑的幕布,角落处放有一台复古录音机和一排空白磁带。来到这里的人,年龄跨度不算太大,以“85后”“90后”为主,他们大多是独自一人前来,鲜有人会选择与前任一同参与拍摄。

 

录制中
 

  对于他们来说,迈入分手照相馆,本身就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情。“人们总希望时间能冲淡一切,但大多数时候,分离的伤口只是被时间覆盖起来了而已,伤疤还在那儿。时间并不能治愈所有人。”分手照相馆馆长盛于恒说,他们想做的,无非是希望人们能够给自己一个释怀的机会。

 

五人合照
 

  “告别的理由成百上千,情绪却是同一种。”曾有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人的人格在成年之后会趋于稳定,但仍然会有一些生活变故可能引发人格的改变。其中,分手可能是作为一个普通人,离“改变自己或对方人格”*接近的时刻。

 

  从3月4日分手照相馆开馆至今,盛于恒与他的朋友们却一共记录了30多个关于分手的故事,吸引了上百万人的关注。这些被拍摄的男男女女多是通过网络找到了他们,有的是希望与家乡告别,有的是与朋友告别,但更多的还是为了与恋人告别。

 

  “分别几乎是人成长的必经之路,这些经历多多少少对他们还是会有些帮助的。”盛于恒说,他并不认为告别的情绪一定是灰色。

 

  特殊“疗愈”:“讲出来心里好受多了”

 

  拍摄地点在一间普通的房子内,窗帘被拉上,阳光被挡在了外面,侧前方加了柔光罩的摄影灯成为屋子里的唯一一抹光亮,温柔地照在每一个人的脸上。摄影师阿德通常都躲在镜头后,捕捉着每一个人脸上的细微表情及动作变化。有时,男孩女孩们说着自己的故事,阿德却会听着听着就掉下眼泪,“不是因为感同身受,而是因为对他们都挺心疼。”

 

  拍摄现场往往起初很安静。“请问你是要保留还是要删除这段记忆?”照相馆馆长盛于恒发问——这句话,他向前来照相馆拍摄的人复述过好多次,成了他们之间沟通的独特“开场白”。

 

  “干吗要删呢?”镜头前,女孩努力挤出了一个笑容,“保留好了,以后也不会忘”。随后,摄影师阿德摁下相机快门,盛于恒摁下录音机开始键,女孩缓缓讲述,空白磁带轻轻转动,它被刻录上女孩的某一段人生过往,这段过往里有她的大学闺蜜,也有她暗恋许久的男孩。在前不久,她同时失去了这两个人,“因为他们两个*终在一起了”。毫无征兆地,女孩脸上的笑容突然静止,大颗大颗的眼泪砸了下来。

 

  女孩是第8个前来分手照相馆拍摄的人。“这像是一个特殊的疗愈室。”盛于恒说。大多数时候他会坐在摄影灯旁,他的另一侧是一台“吱吱呀呀”作响的复古录音机。他是那个需要时常保持冷静的“记录者”,同时也是给流泪的被拍摄者递去纸巾的那个人。

 

  拍摄“分手照”像是一次疗愈的过程,主动揭开“伤疤”,审视过往,再认真告别。“有时候认真分手比认真恋爱还重要。”盛于恒说,不过他本人也不太清楚,是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在吐露过那些故事后就能很快走出阴霾。

 

  令他欣慰的是,几乎每一个讲述者在完成拍摄后都会对他们说一句:“一些话讲出来,心里好受多了。”

 

  开办初衷:“给爱情留下点什么”

 

  一次分手照,并不只是简单的拍摄活动,更多的时候,盛于恒与他的朋友们还要担任起寻找故事、采访的工作。

 

  4月23日,采访的前几天,盛于恒给记者发来信息,称他们在准备“毕业答辩”,可否将采访时间延后,那时才知道:原来这是一群1996年左右出生的年轻人。

 

  盛于恒与他的朋友们大多是在宁波大学在读的大四学生,他们与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喜欢摄影,记录日常碎片。“我们五个人里,有射手座、水瓶座、白羊座、双鱼座……大多是比较感性的星座。”盛于恒笑称。

 

  作为“馆长”的盛于恒是典型的“射手座”,性格感性,自称有一些“分离焦虑症”。一身宽松的黑色卫衣、平头、黑框眼镜,圆圆的脸,乍一看有一些严肃,但大多数时却是一脸笑模样。平时在朋友中间,他是*“话痨”,也是“点子”*多的那一个。

 

  从大二起,他便与10个好友一同组成了一个小团队,专门拍摄影视宣传视频。如今临近毕业,团队里却*终只剩下一半的人。“他们因为各自的规划不同离开了。这是我们的分别第一课。”

 

  拍摄分手照,是源自一次好友聚餐。席间,几个年轻人一边喝着啤酒,一边谈起毕业后的计划。对于他们来说,一切都是未知数,但在众多的不确定中,*让人确定但是无奈的是大学恋爱。毕业季被分离的情绪填满。一位好友分了手,另一位好友因为男友要出国,也即将面临分手。“给稍纵即逝的爱情留下点什么”,成为他们开办“分手照相馆”的初衷。

 

  但寻找拍摄对象并不容易,盛于恒、阿德等五个年轻人*初是在网络上四处发起招募,但大多数人都选择了拒绝,很少有人会愿意向陌生人展现自己*私密的情感。于是,他们索性从朋友开始。

 

  意外馈赠:关于分开的30多个故事

 

  第一期拍摄的便是他们的一对朋友。两人在今年1月选择和平分手,女孩给男孩发了一条微信,于是两人便同时出现在了“分手照相馆”。

 

  拍摄*初,两人都显得有些局促,阿德让两人的头稍微靠近一点,男生呆呆地愣着,女生却小心翼翼地往男生那一侧方向挪了一挪,手却是紧紧攥着,这个细节被阿德看在了眼里。

 

  事实上,这段恋爱里,女生一直是处于主动的角色。男生直言“两人在一起,是因为她对我有好感”;而两人分开,是因为“她太黏人”。在一次男生与朋友共赴演唱会后,女生提出了分手——从2018年2月14日到分手的那一天,两人在一起还不到一年。

 

  “可能我对他的爱意表达太多,他已经不会重视了。”女孩淡淡地说,分手两个月,男孩早已放下,而她还没有做到完全释怀。盛于恒一直记得在拍摄的***,女孩说的一句话,“希望你以后能够对另一半好一点,至少不要像对待我这样。”在之后拍摄男孩时,他将这段话转述给了对方,男孩的神情里随即闪现出一丝自责,说:“祝福她能够找到一个成熟的、可以为她做很多事情的人。”

 

  在第一期视频发布后,“分手照相馆”便吸引了170多万名的粉丝,而视频评论区更是涌入了上万条留言,其中有一条留言这么说:“只是可惜那个人不会是他。”事实上,这种遗憾的情绪,在此之后便一直冲刷着“分手照相馆”的留言墙,有人选择安慰女孩;有人在留言里写着自己的感同身受;也有人不说话,只是@了某一个人……

 

  之后,主动前来拍摄的人也越来越多。有告别自己暗恋7年的男孩,对着镜头,她唱着“好想好想和你在一起”,几句歌词之后,却掩面大哭了起来;有特意从外省赶来的“00后”女孩,她说:“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可以同时喜欢两个人”,她更不敢把心事告诉父母,“因为父母是彼此的初恋,他们没办法感同身受。”

 

  也有告别自己故土的坦桑尼亚中国留学生,在聊到自己的家乡时,他饱含热泪地说:“missing my parents has been tough(对父母的思念一直都充盈着我)。”还有女孩告别15年情谊的闺蜜,“我们逐渐长大,却渐行渐远。过去我们躲在被子里可以从白天聊到晚上,现在我们的朋友圈却没有了交集,触摸不到彼此的生活。”

 

  不同“结局”:有人拍照后与前任复合

 

  在这间小小的房间里,年轻的男孩女孩们回想着自己*伤心的一次告别,有时他们会说上长达两三个小时,有时却又一言不发。大多数人都选择了“保留”那段回忆。但也有人选择了“删除”,他们默默拍完照,在镜头里留下一个笑容后便选择了离开。

 

  镜头里,这些年轻的脸庞表情不一:有人笑得灿烂,有人表情牵强,有人笑中带泪……盛于恒尝试从那些“保留”下来的故事里,寻找人们分开的理由。“大多数时候,分开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缺乏沟通吧,尤其是对于现在的‘90后’来说,大多是独生子女,在与恋人相处时难免会少了一些换位思考,而失望终究是一点点累积起来的。”盛于恒说。

 

  而故事的结尾也大不相同:盛于恒透露,每一期的“分手照相馆”拍摄结束后,他们都会与被拍摄者之间继续保持联系,其中有人会选择淡出前任的生活,有人会在拍摄结束后拨通前任的电话;还有一位女孩,在拍摄后不久,播出的视频被前任看到,两人选择了复合……

 

  这些形形色色的故事,成了他们开办“分手照相馆”的意外馈赠。在记录的过程中,这群拍摄“分手照”的年轻人,如同走入了30多个不同的“碎片世界”中,里面充斥着悲伤、失望、背叛、爱、谅解。

 

  “人们总希望时间能冲淡一切,但大多数时候,分离的伤口只是被时间覆盖起来了而已,伤疤还在那儿,时间并不能治愈所有人。”盛于恒说,而他们想做的,无非是希望人们能够给自己一个释怀的机会。

 

  此前,他们甚至想过,去邀请心理学者来为这些被拍摄者们做疏导,因为分手虽然有时会让一部分人自我坍缩,但此时却也正是重建自我的时候。

 

  采访***,记者半开玩笑地问了盛于恒一个问题,“拍了那么多分手故事,是否还会相信爱情?”盛于恒毫不犹豫,笑着说两个字:“相信。”

照相馆, 分手, 纪念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本站用户上传发布,如有侵犯到您的相关权益,请点击权利通知指引,您可根据该指引发出权利通知书,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立即审核并处理。
· 黑光网 ·
相关阅读
对摄影后期的态度,决定你的专业程度
在西安德福巷拍婚纱照要交20元“拍照费”?
一位淘宝摄影师跟我们聊了聊 她是如何给网红拍照的
单色≠单调 2018Monochrome单色摄影奖
项新平:记录十余载 终为精神病患者解开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