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儿童摄影:孩子越“入戏”,照片越有趣
2019-07-18发布
转载自:人像摄影

  来自于生活的情节才是*真实的。本着这样的信条,我们在场景设计中尽量融入生活的细节,以求孩子们在这样的场景中,焕发出内心的童趣。

 

  还摄影师自由:
 

  有别于一般意义的“样片标准化”

 

  传统影楼对于样片标准化有着严苛的要求,除了场景、造型的完全复制之外,布光、人物站位、摆姿,取景与构图,等等,都有严格执行的标准。事实上,这种高度统一的操作无论是对于被摄者,还是对于摄影师,都无异于一种桎梏。这种表面上简单易行的操作正在磨灭掉一个摄影师的灵性。摄影的本质是感受和记录,而人与人***的不同就是感知,所以我们在推行标准化的过程中,把审美作为重要的一环,力求摄影师对“美”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所谓理解,就会因人而异,我们更希望看到“标准化”之外的不同,这事实上是对摄影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无疑也调动了摄影师的主观能动性,为影楼标准化拍摄注入了活力。另外,要加强摄影师对于“主题”的理解,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之上,才能***限度地发挥优势,拍出“不一样”的片子。

 

  风格只属于现在,


  “童真”却越来越难能可贵

 

  所有的家长对于孩子的记录,*原始的想法都是记录孩子稚嫩的模样和当下的成长。对于他们来说,孩子那段成长的经历是无法复制的,而偏偏又那么珍贵和稍纵即逝,所以他们想要记录下来,这是为孩子摄影的初衷。所以,我的摄影理念就是展现“童真”,如何把孩子*本真的一面表现出来,是我考虑*多的。当然,“童真”是内核,我们可以结合各种各样的形式来表现。这里的“形式”就涉及到所谓风格,也即用什么样的形式去表现。与“童真”的内涵相比,风格是外在的,是流动的。风格应当是一种适度美化和提升,是一种文化的凝练和提纯,是照片表现艺术性的手段。但是从长远来看,风格远没有孩子的“童真”更能经受时间的考验,也不可能比孩子的“童真”更为打动人。

 

  场景设计的出发点:


  让孩子有参与感

 

  场景中创建多个兴趣点,吸引孩子参与其中,是获得真实感的有效手段。小朋友都比较喜欢新鲜事物,并且爱玩爱闹腾,所以如果想要拍摄到真实、有趣的画面,同时能够简化沟通和配合度的问题,那么场景设计的参与感就是比较有效的解决办法。

 

  首先,当我们在做主题研发的时候,场景的搭建尽量做到真实,真实的东西才能给人真实的感受,小朋友来到这样的场景下比较容易投入其中,进入玩耍的状态,这是一种参与感。

 

  其次,设计场景的时候,要注意景别的划分,***每个主题能设计3-4个景别,小朋友轮番在各个景别里玩耍的时候,就可以完成拍摄了。小朋友的新鲜度很容易过去,对于同一个事物的耐心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景别设计要考虑孩子的兴趣周期,保证其玩耍的时间足够拍摄。

 

  孩子越“入戏”,照片越有趣

 

  孩子对于新鲜事物的关注点并不一样,并且根据年龄大小也会有不一样的表现。比如1-2岁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年龄,2-3岁开始对颜色和形状产生兴趣,3-5岁运动性和参与性加强,随着慢慢成长,对于未知领域的好奇和探索也会逐渐增加。所以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我们在设计拍摄主题的时候,不光要考虑到美感,更多的是要考虑如何把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兴趣点植入主题设计当中。孩子能有多“入戏”,照片就多有趣。

 

  一切从孩子的状态出发

 

  儿童摄影的研发如果以风格做定向,很容易陷入生搬硬套,所以研发从状态着手会比较容易找到切入点。比如说,根据小朋友的不同状态去思考主题研发,他们在居家的客厅会如何玩耍?他们在卧室儿童床上会有一些什么样的状态?他们拿着不同玩具、道具的时候会有什么反应?在设计好的场景当中他们开心是什么样子?不开心又会是什么样?等等。并且男孩和女孩在同样的场景下,反应又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些都是不同的状态。如果你足够了解小朋友,就可以预判他们的行为轨迹,也能够预判他们的兴趣和情绪,就会比较容易拍到精彩的照片。而这也是我说的广义的标准化的一种理解。

 

儿童摄影, 场景设计, 样片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本站用户上传发布,如有侵犯到您的相关权益,请点击权利通知指引,您可根据该指引发出权利通知书,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立即审核并处理。
· 黑光网 ·
相关阅读
开创新时代与新机遇下的亚洲人像摄影事业新格局
你可能并不需要一台6100万像素的索尼A7R4
数据:2018年旅拍产值220亿元,增幅超过30%
尼康将在2020年1月关闭D600传感器“防尘”维修计划
这对摄影师夫妇,玩“借位”玩出创意亲子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