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韩松:如果回到10年前,我要如何开始学习摄影?
2020-07-22发布
转载自:公众号:原画册

  从开始摄影到现在,已经有10年时间。和中国许多摄影师一样,我并非科班出身。我是一位在医学院努力学习着日语,并热爱着钢琴的叛逆学生。虽然朋友们总是以“X分之差从北大落榜”来总结我“放弃主业,不务正业”的原因,然而其实只有自己明白,一切都只是因为我是个兴趣导向的人。

 

  上面所说的一切让我学习摄影走了不少弯路,但也因为自己有比较特别的经历和知识结构,形成了自己的摄影成长路。如果回到10年前,我将如何开始学习摄影?

 

  我想下面一些感悟可以给绝大多数摄影爱好者一些帮助。

 

  -

 

  01

 

  我会更精简技术学习

 

  我的第①台相机是佳能50D——一台C画幅数码单反。我清晰记得是在上海的一个摄影器材市场购买的,当时离开市场坐公交的路上,就通过看说明书弄明白了相机的大部分功能,觉得自己对相机的理解也并不难。

 

  然而我没有意识到,很快浏览并“搞懂”技术问题,会成为日后的一个“包袱”。因为这导致了我在***初很长一段时间内过于追求平均地、无***角地看待说明书上的各种功能。“全览”式地看待数码相机技术无可厚非,但你如果在一种节奏中拍照,突然要慢下来去顾及一些技术问题,是对画面有破坏性影响的。

 

  如果回到当初,我想自己会在***初摈弃地毯式地扫荡器材技术的学习过程,

 

紧紧抓住对焦、曝光、快门

 

三个技术主干

 

  在这个基础上,再根据自己的需要形成其他的枝丫。

 

  我认为技术无法被精简而逐渐成为创作的“包袱”,归根结底是自己还没有搞清楚自己是为什么拍照,以及进行哪一种类型的摄影。

 

  -

 

  02

 

  我会尽早明确自己拍照的目的

 

  拍照目的,看似简单,我却花了数年时间才真正想清楚。

 

  和许多摄影爱好者一样,当时我也会面对各种拍摄类型,如人像、静物、美食、建筑、纪实、新闻、人文、街头、手机摄影、报道、艺术摄影、风光……流传甚广的各种类型摄影分类方式错综复杂,很多说法也是非正式的。

 

  当时我也和许多朋友一样,觉得不必在意分类,自己喜欢什么就拍什么不就好了吗?后来才发现,拍照的目的和拍摄的对象会深刻影响自己的创作过程,会决定你应该对标哪些前人的优异作品,更具体来说会决定你在拍照技术的“主干”中,应该去重点培养哪些枝丫。

 

  如果回到当初,我会尽早告诉自己,你可以将摄影氛围实用和非实用两类。无论你拍照是为了拍家人、拍朋友、自由街拍,

 

非实用摄影的创作和学习逻辑

 

会更适合大多数爱好者

 

  非实用摄影的上层指导***好的是创作光谱极广的艺术摄影。

 

  回到技术问题,如对焦模式、对焦区域、测光模式,每项都有5项的话就有一百多种组合方式,只有知道自己拍照的目的和创作逻辑,才能真正留下属于自己的技术主干。

 

  -

 

  03

 

  我会更早摆脱器材的片面执迷

 

  ***开始的两三年,我也有一段对器材的执迷期。现在回想起来,主要还是太在意器材给画面带来的差别,例如画质、焦外虚化的“油润”程度,以及对“专业”的片面理解。在这种驱动下,我的50D迅速被卖出,再买入更好的器材,各种焦段的镜头也在经历急速的买入、卖出的过程。

 

  整个过程,我的确发现了不同相机和镜头的画质差异,只是后来发现这些差异并没有改变画面的本质,反倒对器材的置换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财力。

 

  也许是我们的教育太在意“打基础”和强调“磨刀不误砍柴工”,而忘记了不拘一格“激活自己”的过程。

 

追求器材时期的“人文”摄影,5D2+50mm 1.2/f

 

© 原画册韩松

 

  在这种状态下,我也逐渐意识到,优质的器材有时候甚至会“掩饰”自己弱点,将身影语言的单薄隐藏在长焦、虚化、过度的后期之中。

 

  真正“激活”自己的,是在2014年左右,那时候将沉重的相机包留在家里,只带了一台手机(iPhone 5c,也是我的通讯工具)去了首尔、伊斯坦布尔。在对技术的包袱和器材的在意被暂时甩开后,我进入了一个非常痴迷的,对形式进行研习时期。

 





被“激活”,沉迷于形式时期拍摄的伊斯坦布尔

 

© 原画册韩松

 

  如果回到***开始,我会以更为理性的方式对待器材,摆脱不必要的执迷

 

更注重对自己创作状态的激活

 

  相比模仿在网络上看到的大片,其实能从自身出发找到更舒服和合适的状态会更好。

 

  -

 

  04

 

  我希望从一开始就和艺术摄影走得更近


  “以自由的状态”研习图像形式的时期,让我在2013-2016年这段时间很高产。这段时间年大多是在旅行中拍摄纪实类照片,非常注重构图光影色彩等等,照片在社交网络也很受欢迎。这段时间获得了全球iPhone摄影大赛人物类第①名,而后的参赛也几乎“百发百中”。那时候,手机摄影刚在国内兴起,媒体的关注也接踵而来。原画册工作室也建立在这段时间。



在社交网络上很受欢迎的组照

 

© 原画册韩松

 

  但我总感到哪里不对。

 

  2014年在首尔市立美术馆看过王庆松的展,在那之前从没看过当代摄影以及当代艺术作品,只觉得非常宏大,里面的人物很密集,构图很复杂,根本没往深处想。我开始审视自己:照片再好看,再受欢迎,我能传达的东西也是有限的。并且,这种局限也会被很多观众感受到。

 

  他们会说:“好看,点赞。”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跟你学》,©王庆松

 

  我也意识到,真正在美术馆里的摄影作品,和自己还是有隔阂的。自己当时的作品,也永远无法进入这些地方,而只能在社交网络徘徊。

 

  于是,从那时开始我开始大量阅读艺术摄影作品,画册和理论书籍。几年过去,没有立刻让自己成为艺术家,却在这个过程中极大程度开阔了眼界,丰富了自己的摄影语言。不管这些作品是要参展,还是即兴发布在社交网络,艺术摄影的研读经验都让自己受益良多。并且,当下的原画册正在从中吸取养分,介绍给大家。

 

  目前,无论是自己拍照还是做原画册运营,我也都没有将艺术摄影与爱好者们喜闻乐见的摄影完全对立起来。

 

无论你做什么类型的摄影

 

艺术摄影都值得被作为上层指导

 

  如果能回到刚开始学习摄影时候,我会给自己勇气:不要害怕艺术摄影,它们并非只有深奥这一属性,它们会给你拍照无穷的启发。

 

  -

 

  05

 

  我会从一开始就读摄影史

 

  后来自己的几组作品参展了国内一些展览。如平遥摄影节的“自然生长”联展中展出的组照《灯》,去年全国摄影艺术展的组照《成都南》,我也很感激它们接受了手机摄影的创作的方式。
 

  同时,反过来看也印证了之前的经历,如果器材和技术没有影响到自己的表达了***终的输出,它永远也不应该成为先决条件。

 

  如果回到一开始,我会尽早读摄影史,

 

浏览摄影艺术诞生近200年来的大师和作品

 

  我会怀着更多的好奇心去研习当代摄影、当代艺术,看到一个更广的世界。


《灯》,©原画册韩松


《成都南》,©原画册韩松

 

  -

 

  06

 

  我希望更早解放现代审美

 

  说回到摄影的自我修养。

 

  现在自己一边进行创作,一边运营原画册。结合我们自己的经历,也逐渐找到了方向。对于大多数爱好者来说,不管你是否有想过要成为职业摄影师,或者艺术家,都值得去“解放”自己的现代审美。摄影10年,我自己也经历过对“好照片”的狭隘认识,也逐步从从摄影本身以及其他视觉艺术中,逐渐拓宽了审美的维度。

 

  如果回到开始,我会告诉自己,不要排斥那些“奇奇怪怪”“神神叨叨”的照片,他们也许就是你审美边界外的存在而已。


©原画册韩松

 

  现在我既拍摄严肃的照片,也拍摄轻松的照片。无论如何,

 

那些奇妙的想法和奇异图像

 

都来自对审美光谱的拓宽

 

  现在,我正将自己获益的方法,通过原画册传播给大家。所以原画册现阶段的宗旨是“以摄影为媒介,拉近大众和艺术的距离”。

 

  以及,这种“解放”,你能受益不仅是拍照,也包括了思维的方方面面。

摄影, 技术, 兴趣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本站用户上传发布,如有侵犯到您的相关权益,请点击权利通知指引,您可根据该指引发出权利通知书,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立即审核并处理。
· 黑光网 ·
相关阅读
快看!你和***“摆拍”差在哪里?
韩国***大规模婚庆博览会开幕!
武汉婚庆市场逐步回暖,八月份订单反超去年同期
太原:婚纱摄影行业日渐升温
如何与“看不懂” 的照片和平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