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纪实摄影?
时代 Icon
我们能让时间停下来吗?能把时间收藏在一个小盒子里,不让它偷偷跑走吗?
追赶时间之外,总有人会试图与它对抗一下。护肤品和医美、诗歌和油画。摄影也是如此,将时间压缩成一张纸。有的是一瞬间,有的是亘古的本质。
那我们在一张照片里,看到了什么呢?我们在纪实摄影里,看到的「真」又是什么呢?
▽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Henri Cartier-Bresson
就算是摄影圈之外的人,都可能听过一个概念,决定性瞬间。这出自 1952 年布列松的同名著作,这本书直到现在都还是纪实摄影的圣经。法语里叫《Images à la Sauvette》,意思是「偷偷摸摸地在慌忙情况下的照片」。
1957 年,布列松在接受采访时说,「拍摄的那一秒是个充满创造力的瞬间,你所构建和表达的是生活本身所提供给你的,并且你必须凭直觉判断何时按下快门。按下快门的那一瞬,便是摄影师所创作的,哦......是的,就是那一瞬!一旦你错过,它将不复存在。」
他有大量的作品,都辅佐着这种定义下的「纪实」。
这位法国摄影师,出生在巴黎近郊的一个有钱家庭,爸爸是纺织厂厂长,妈妈是地主。所以在 19 世纪初,别人都在愁吃饭这件事的时候,他已经接触艺术了。
从小学音乐不成功,他就开始跟着叔父学油画,但一战打响后,也就暂停了。19 岁时,他进了一家私立艺术学校,之后又进入剑桥大学攻读英国艺术、文学。直到 1930 年,他开始了摄影创作,同时间也在非洲服兵役。但由于生了场重病,***后只有 7 张照片保留下来了。
回到马赛后养病期间,他看到了匈牙利摄影师 Martin Munkácsi 的作品,《坦噶尼喀湖的三个男孩》,开始有了摄影的冲劲。也就是这段时间里,他拥有了一台 50mm 镜头的莱卡相机。创作风格和设备,就是在这时定下来的。
1931 年开始,他去了柏林、布鲁塞尔、华沙、布拉格、布达佩斯和马德里...不断地在报纸、杂志、书籍上发表作品,第二年就在纽约开办了他的第①次摄影展。声名大噪时,他的作品里,基本看不到有关法国的内容。
《LIFE》是美国一本和《时代》同地位的老牌杂志,布列松在成名后作为签约摄影师,为其工作超过了 30 年。而这期间,他经历了二战,在德国战俘营里被困两年多,逃跑后加入巴黎的地下组织; 他在印度用照片记录了 1948 年甘地葬礼;也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西班牙内战、巴黎学生运动...
完全从之前的「公子哥」变成了一个战地记者,这也让他的作品开始闻名世界,被誉为 20 世纪***伟大的摄影家之一及现代新闻摄影的创立人。
二战结束后,他又去了墨西哥、加拿大、美国、印度、日本...1954 年,斯大林逝世,布列松成为了第①个被允许进入苏联的西方摄影记者。世界上哪里在变动,他就拿着相机去到那个地方。
布列松偏爱黑白摄影,常用的是莱卡 135 旁轴相机与 50mm 镜头。他反对裁剪照片与使用闪光灯,认为不应干涉现场光线。他在某种程度上坚持着「眼见为实」,所以大部分人在他的照片看到的就是当下、过去的具体事件、城市、人物。
1947 年,布列松和罗伯特·卡帕、戴维·西摩、乔治·罗杰和比尔·范迪维尔共同创办了玛格南图片社,Magnum Photos,都是一群当时***有名的新闻摄影师。至今,玛格南都是很多摄影师的圣地,因为在那里,摄影师能自由创作,不会被催稿,只要有足够深度的报道,无论是家庭、毒品、宗教、战争、犯罪、政府和庆典...
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和各种动荡的他,在暮年之际慢慢退出了职业摄影行业,更多时间投入在了绘画中,相机也都不再使用,直到 2004 年他在普罗旺斯去世。
在他作品里看到战争与和平,而在这之外再看这个摄影师,战争中他流尽鲜血,和平中却寸步难行。
▽
马克·吕布 Marc Riboud
1952 年,布列松在巴黎和马克·吕布第①次碰面。马克比布列松小不了多少,两个人在摄影前的发展路径也差不多。他在法国里昂出生,14 岁开始拍照,拿的是父亲给的柯达相机。二战期间,积极地在投入法国抵抗运动。
1951 年后,他才开始成为一名自由摄影师,之后成为了玛格南图片社***重要的成员之一。***著名的就是这张在 1967 年拍摄的照片,当时在华盛顿举行一场反战示威,一位女生手拿一朵鲜花,站在了手持刺刀的士兵面前。
如果说布列松把纪实放在新闻上,马克则是更多在关注生活日常。
而在这其中,在「中国」拍摄的作品占据了很大一部分。1957 年元旦,他拿到了中国的签证。当天就从香港入境了内地。此后就开始了他为期 5 个月的长途旅行。而在那之后的数十年里,他 22 次访问中国,见证了新中国的变迁。
马克·吕布同样也是使用莱卡的旁轴相机,但焦段选择的是 35 mm。直观感受上,他的作品没有布列松的那么理性和克制。他会利用很好的构图来把握瞬间,也善于取一些戏剧性的光来烘托主题。
他曾说,「只喜欢拍摄很细节的东西,因为上帝是存在于细节中的。」
比如他***著名的照片 Eiffel Tower Painter,粉刷匠在巴黎铁塔上像舞蹈一样,远景则是低矮的城市。有人看到了危险,有人会质疑这是一种摆拍,但大多数人看到的还是一种自由。
▽
南·戈尔丁 Nan Goldin
摄影里的真实,除了摄影师之外,其实没法界定,也没必要。有人关注新闻,自然会有人关注新闻之外的事,比如自身。「私摄影」就是其中一种,而南·戈尔丁被称为这一派系的鼻祖。
她出生在华盛顿的一个犹太家庭。1968 年,她刚满 15 岁,老师介绍她去学摄影,从此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20 岁的时候,她在波士顿办了第①场个展,作品都是她认识的同性恋、变性人的肖像。而那些都是一个开放年代的属性标签。
而这也开始形成了她的个人风格,以直观的肖像来记录周边朋友的生活,尤其是社会中的边缘人群。
7、80 年代的纽约,满大街都是朋克、新浪潮、亚文化和毒品,大家投入在接连着的狂欢里。而这些日常都被戈尔丁用相机记录了下来,***后还做成了一本影集《The Ballad of Sexual Dependency》。
作品里充满着毒品、暴力、性冲突、性生活。普遍以现场自然光来拍摄,视觉上甚至算得上唯美,但人物上的原始力量又有着巨大反差。尤其在上世纪 90 年代后,作品里很多拍摄对象都***于毒品、艾滋时,这段记录添了更多的复杂情绪。
但她并没有打算停下来,她开始记录自己的爱情、婴儿、变装皇后、酒吧里的女孩儿...用她的影像补充着被主流价值观忽略、歧视的一群人。
这种「私摄影」,和新闻摄影相似,同样保持着客观性,但又会加入很多主观性的体验、情感,有种从「我替你说」到「我替我自己说」的转变。
而人们在作品里,看到的已经不再是眼睛所见的那么单纯了。
戈尔丁曾说:“我只拍摄我非常熟悉的人……我不是通过摄影寻找美的事物,只是把我所看到的那个人拍摄下来。虽然有人说摄影是一种攻击性的行为,但对我来说,拍摄照片是触摸、爱抚我眼前的这个人的一种行为,是我自己特有的表达我的敬意的一种方式。照相机在那个时候就是我的眼睛与手。”
▽
荒木经惟
到了荒木经惟这里,「私摄影」几乎发挥到了***,在日本还叫做「私写真」。
1940 年,他出生在东京的一个平民区,家对面是净闲寺,红灯区里***去的妓女都会被弃置在那里。那几乎是他小时候的游乐场。但这也直接导致到他之后的创作风格,性爱和***亡共体,即他造的词「Erotos」。
至于摄影,他是受业余在摄影的爸爸的影响,所以他从小学开始就拍照了。高中后他就下了决心。1964 年,他的毕业作品《Satchin》拿了个小奖,从此就开始接广告摄影的活,走上了职业的道路。但私下里,他会偷偷用公司的摄影棚拍裸体写真。
荒木经惟***被认知的就是他和妻子,青木阳子的故事。
1971 年,他和妻子去了京都、九州度蜜月,再自费出版了摄影集《感伤之旅》。在序言里,他提到「我认为唯有私小说才是***接近摄影的」。所以在这本书里可以看到他们俩的日常生活的影像,还有配套的文字,有他们的天台、猫、肉体、情绪。
而在那之后,他的形象开始出现在各大版面上,墨镜+八字胡的造型一直延续到现在。而大家更关注的,其实是他作品里大量直观、粗暴的裸体。
当时,日本有本叫《写真时代》的杂志,日本很多摄影师都会在这上面刊登作品,比如森山大道、仓田精二、北岛敬三...而荒木经惟在这本杂志上基本奠定了之后的三大主题:景色、少女 Friend、荒木经惟的摄影生活。但***让他出圈的,还是情色照片。
1990 年,妻子因子宫癌去世。当常人无法去直面的时候,他带着相机去拍摄了她的遗体。很多人会指责他的薄情,直到他第二年出版了《感伤之旅·冬之旅》,和 20 年前的版本相呼应的时候,同一片天,同一只猫,同一艘船,但是主体的那个人不见了。
而在这之后,荒木经惟的实验性更加毫无节制。他开始不休止地创作,出版了《东京 Lucky Hall》、《空景·近景》、《Erotos》。也开始不限制地拓展海外工作,开始成为当代日本摄影师的代表。而在他快 70 岁时,被查出前列腺癌。随后,他养了 22 年的猫也去世了,也慢慢失明了。而他还在把这些做成作品。
性和***亡,是我们直观所见。而在这背后的自我消耗,好像又是种可爱的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