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从南·戈尔丁私摄影中开始的创作
2020-10-19发布
转载自:公众号:吞像摄影

 

  前两天刚看了一部纪录片《冰山的阴影》,讲的是导演在跳蚤市场找到了一箱在世界各地拍摄的8毫米胶片。年长日久,这些盒子里的薄薄的塑料胶片渐渐呈现出了生命。


  毫无疑问它们都是由同一个人拍摄的。那些风浪后的平静,东方的舞者,马丘比丘的迷雾,一个飞毛蛾虫在蚕食树叶,还有曼哈顿闪烁的霓虹灯。不再存在的神秘港口的繁忙。成千上万的电影画面······

 

  一个人一生和经历就在跳蚤市场被卖掉,用一箱胶卷来概括了。

 

  影片中试图追寻拍摄者走过的风景和心中领略过的滋味,但发现所有呈现的都只是这个人的冰山一角,直到影片结束,我们得知的是每个人心中的“哈姆雷特”。

 

۞

  同样,看南·戈尔丁的作品也只是帮助我们了解部分她个人的所想所感。

 

  南·戈尔丁她是当之无愧私摄影鼻祖。这里隐私的是内容,不是情感。(好的私密摄影一定是普及人性的,是可以引起他者的共鸣。) 她的作品是一种看似悲观的乐观影像。同时体现的是每个人的尊严,个体的尊严,边缘人群的尊严,一种平起平坐的视角。


  她用照相机记录日记,记录自己每一天的情感与心情,在她的作品当中介入感没有,摄影师与被摄者之间的那堵墙被打破,真实感很强。这点酷似戴安·阿勃丝,但不同的是南·戈尔丁呈现的是彩色私摄影,不为别人发声,她纯粹是以一种自我对记忆的反抗在拍摄。

 

  而这一点离不开她的生命经历,在南·戈尔丁11岁时,她的姐姐卧轨自***。那个躺在自己身边和自己说悄悄话的姐姐,就这么消失了。又因为家庭属于中产阶级,自***的原因父母从来没有真正告知过她,直到她自己开始去寻找真相,才发现姐姐是出于吸毒卧轨自***,这一系列的事对她来说冲击很大,她才幡然醒悟:故事是可以串改的,记忆不能够。

 

  所以她就开始学习摄影,然后18岁离家出走了。


  在南·戈尔丁的彩色摄影作品里,我们更多看到是闪光灯下毫无防备的边缘人物他们在爱与痛苦着,里面没有妙不可言的决定性瞬间,更没有精美构图与光影的讲究,有的只是强烈的生命力与叹息。

 

  但就是这些大量拍摄有关她与她的室友、******亲密的校友的照片,与情人和旅伴的特写以及一些意味深长的个人肖像,成就了南·戈尔丁,成全了独属于她的摄影美学。

 

   南·戈尔丁的拐点
 

  1984年,南·戈尔丁被男友殴打,拍下自己被殴打的照片。

 

  1986 年,戈尔丁将这些作品集结为代表作《性依存叙事曲》,一经出版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巨大反响。

 

  她从此打破了摄影师只是观看者的惯例,掉头将镜头对准自己的私生活,以此开创了一种大胆地将私人生活纳入纪实摄影视野的“私人纪实摄影”的新型体裁。

 

   从南·戈尔丁作品中激发的创作
 

  本质上我也是一位特别喜欢记录自己生活的人,高中时候会写信和写日记,大学会拿起相机肆意的拍下自己周围觉得值得按下快门的瞬间。再大一些也就是现在又被摄影带回生活,着眼点不再是那些看起来美好实际上非常浅薄的事物上,也是因为北漂,相机开始把我带回曾经我熟视无睹的部分上,那些美好又慎独、寂寞又疯狂的时刻里。

 

  所以,我也开始记录自己在北京的私生活,首先我选择的拍摄器材是拍立得。

 

  因为拍立得的特点是方便、快速,讲究的是效率,特别适合北京的快节奏,其次是朋友聚会时的***,作为私生活的记录,没有比它更适合的了,***后,拍立得相纸是***性,拍下后无法像胶片和数码、手机那样再做调整与修改。

 

  按下的瞬间它就是******的定稿,每次快乐与哀愁的阴影,每个和我有过交集人心里划过的痕迹。

 

  其中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其中有些静物的拍摄,一些是周围朋友的记录,另一些是关于我自己。



























  看完以后你有没有拿起相机去拍摄自己身边家人与朋友的冲动呢?

  何妨不去试一下,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记忆,用一生和世界恋爱,用影像来证明自己来过,到***也坚定的热爱着这个世界。

 
摄影, 南·戈尔丁, 摄影师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本站用户上传发布,如有侵犯到您的相关权益,请点击权利通知指引,您可根据该指引发出权利通知书,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立即审核并处理。
· 黑光网 ·
相关阅读
经典相机| 被忽视的精品--福伦达***(Prominent)35mm旁轴相机
微单相机看上去又轻又小,一点也不专业,事实果真如此?
9位***摄影师的人像塑造背后|教会了我们什么?
用镜头打造超现实乌托邦 走进时尚摄影大师蒂姆·沃克的魔幻世界
佳能宣布对EOS M50 Mark II进行了小幅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