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曼·雷:白昼纽约,午夜巴黎”艺术展在北京开幕
2021-11-03发布
转载自:nome

  10月1日,由木木美术馆(北京)、曼雷国际协会(巴黎)共同主办的“曼·雷:白昼纽约,午夜巴黎”艺术展在北京木木美术馆(798馆)开幕。正值艺术家1921年在巴黎首展100周年之际,本次展览是曼·雷(艾曼纽·雷汀斯基,1890—1976年)迄今为止在亚洲举办的**规模个展,呈现逾240件展品,其中包括绘画、雕塑、电影、版画、纸上作品、文献资料和诗歌,对他多元的艺术实践进行深入细致地回顾和探索。此次展览由王宗孚、玛丽昂·梅耶策展,将持续至2022年1月2日。



曼·雷,《黑与白》,1926,明胶银盐相纸(后印),图片由曼雷国际协会(巴黎)惠允


  正如曼·雷的自传《自画像》中的篇章一般,本次展览依循艺术家的人生经历分为四个单元:“纽约:1890-1921年”、“巴黎:1921-1940年”、“好莱坞:1940-1951年”和“重返巴黎:1951-1976年”。每个单元包含不同的主题,从多个维度展现艺术家对现代艺术发展所作出的突出贡献。比如,曼·雷早年与艺术家马塞尔·杜尚在纽约的相识和往来——他们之间的友谊催生了他的摄影作品《马塞尔·杜尚的<下楼梯的裸女>照片》和《罗丝·瑟拉薇肖像》,以及他作为先驱曾参与并记录的重要艺术运动——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其他重要的主题还包括:曼·雷为《Vogue》和《时尚芭莎》拍摄时尚摄影的生涯,以及在他的生命中扮演了关键角色的缪斯和情人——蒙帕纳斯的吉吉、李·米勒和朱丽叶·布朗娜,体现了曼·雷的个人生活对其艺术创作的深刻影响。



曼·雷,《天文台时间——情人》,1934/1967,多色石版画,图片由曼雷国际协会(巴黎)惠允


  此外,展览还探究了曼·雷如何通过多种方式,将摄影这一媒介扩展至纯艺术与纪实交汇的空间。曼·雷认为自己是一个通过摄影来复制自己作品的画家。然而,他将肖像和“时尚摄影”融入其艺术语言的实践,改变了我们今天对摄影的认知,并且影响了摄影和图像在杂志和广告中的应用。


  展览还专门开辟一间展厅展示曼·雷与时尚界的紧密联系。可可·香奈儿的肖像、梅拉·奥本海姆等重要艺术家的作品、艾尔莎·特丽奥莱设计的珠宝首饰、著名时尚设计师艾尔莎·斯奇培尔莉的香水瓶等在此并置展出。



曼·雷,《安格尔的小提琴》,1924,明胶银盐相纸(后印),图片由曼雷国际协会(巴黎)惠允


  曼·雷的艺术使我们透过他的镜头更好地了解世界,展览邀请观众一起感受曼·雷大胆创新的光学实验。他的物影摄影被视为“纯粹的达达主义创造”和“无相机的照片”。此次展览跨越两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时期,探讨了历史性事件、私人关系和艺术家对艺术本质的思考,如何相互交织并最终呈现在他的作品中。曼·雷在创作中揭示出潜意识如何影响着人们的感知,由此梦境通过想法、欲望和意义成为了现实。正如艺术家曾说过的:“在真正的达达主义精神中,完成了对于困惑的循环。”



曼·雷,《毕加索涂绘的手》,1935,明胶银盐相纸(后印),图片由曼雷国际协会(巴黎)惠允


  在北京木木美术馆的展出结束后,展览将巡展至位于青岛的TAG · 西海美术馆。(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列)

曼·雷, 艺术展, 北京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本站用户上传发布,如有侵犯到您的相关权益,请点击权利通知指引,您可根据该指引发出权利通知书,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立即审核并处理。
· 黑光网 ·
相关阅读
LUMIX 20年:用数码相机创造数字时代的新摄影文化
小情侣花7000元拍结婚照,第二天就来退款:拍的我们不像在结婚!
后续来了!女大学生19.9元拍写真 却消费“升级”成天价写真 检察官:管!
头豹研究院朱昌辞:新式照相馆局限性在于同质化和版权问题
结婚好贵,参加婚礼也不便宜 10月徐州婚庆市场到底有多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