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访谈,编辑感受到,杨老师是一个用心拍照、讲求质量的人。他认为人像摄影的本质就是“记录”,记录下瞬息万变的事物。只是现在他的摄影作品都介入了商业的元素,其记录的本质已经很模糊了,无法让他完全满意。所以他一直在变,在不断进步,寻找自己,期待着有一天不需要大众认同而能出现他最满意的作品。
摄影其实还是艺术的职业,虽然现在商业元素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摄影作品里,但编辑相信,摄影师眼中真正的好作品,一定是唯美艺术的,是不掺杂功利色彩的。编辑也衷心希望能有一天看到我们摄影师的这种作品出现。
上中学的时候就喜欢被人拍,毕业以后喜欢用卡片机拍别人,后来经朋友介绍进入摄影公司,然后就走上了“摄影”这条不归路。
25岁 哈尔滨人
曾任宁波纽约样片公司首席摄影师
曾任无锡步步为赢顾问公司样片研发组摄影总监
现担任南通星座艺术总监,常年从事样片拍摄
这位目前小有名气的80后摄影师,虽然从事摄影之路是偶然的,但是他的谦虚与执着注定了他会创作出优秀的摄影作品。在7、8年的时间里他换了将近30家公司,通过吸取不同公司摄影的特点来提升自己。
编辑(以下简称“编”):7、8年这么长时间的奋斗过程,您觉得艰辛吗?有没有想过放弃或者怎样?最大的困难来自哪里?
杨阳(以下简称“杨”):这7、8年的时间里我也是从无到有,一点点积累起来的。这个过程我虽然觉得比较艰辛,但从未想过要放弃,因为我拿摄影当做我生活的一部分,它是我的事业,我热爱这份事业。在我事业起步到平稳的过程中,我觉得最大的困难就是个人创作作品跟商业运作两者纠结的取舍。有时候,在创作作品时不得不受商业化元素的影响,在艺术的坚持上受到很大的干扰。
编:您拍了这么多年,形成了一种怎样的摄影理念?现在对于摄影是怎样理解的?
杨:我对于摄影的理解就是记录,记录下当时所有美的、忧伤的、颓废的、开心的、生气的一面,抓住人物眼神透漏出的情感。虽然摄影作品看起来是静态的,但是它是充满着感情的,我喜欢把这些感情给表达出来。
编:看来您比较注重眼神的交流,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能否说眼睛也是您摄影的窗口?
杨:是的,可以这样说。
编:到目前为止,您有没有估算过自己大概拍摄了多少照片?
杨:大约估计估计60万张应该有的。以前做客片,每天就只知道拍,其实60万张不算什么。现在做样片才稍微轻松了些。
编:一般情况下有两种拍摄方式:大量拍摄然后悉心挑选,另一种就是惜墨如金拍一张算一张,这二者您觉得您更接近哪方?为什么?
杨:我从知道摄影一直到现在,拍摄都是惜墨如金拍一张算一张,我不喜欢大量拍摄然后悉心挑选,感觉好像在碰运气。其实到最后如果运气不好一张满意的都没有。我宁可认准一张拍到完美为止。
编:那您觉得哪一组作品是您拍的最满意的作品?
杨:作品每一年都不一样,我也在不断的进步,我所有的作品都融入了商业元素,所以谈不上最满意,这种商业元素存在或多或少地会影响着我的创作思维,也许有一天我真正抛开作品不需要被大众认同时才会有最满意的作品。
编:那您觉得有没有比较特别的摄影作品?
杨:《纱之羽》我想对于我个人来说会比较特殊,因为那组作品里面融入了我对美的一种理解。我一直想拍摄一组纯洁、安静、朦胧、想天使一样的女孩,一切都围绕着自然、安静和透明。我想要表达的就是柔软、随性、飘渺和迷茫,我想我已经做到了。
编:在您的所有摄影作品中,对色彩基调的选择是怎样的?更注重于多彩还是单色调?
杨:我在我的作品中喜欢运用比较鲜艳的色彩,每个摄影师对于色彩跟美的理解都有自己的想法,我想要的就是色彩丰富、冲击力强。单色调也比较喜欢,也许在以后的作品中会多一些。
编:您在拍摄时通常都会选择什么样的题材?比如纪实题材,民俗题材,亦或是其他?
杨:我拍摄也许跟别人不一样,我都是跟着我的思想在走,想到什么就拍摄什么,当然要融入一些现代元素,个人也比较喜欢文艺复兴的题材。
编:那在您的摄影作品中,是喜欢用摆拍的手法还是更喜欢让被拍摄的对象自然表露呢?通常您所拍摄的对象包括哪些?
杨:我个人倾向于自然表露,我一直觉得随性的东西表现出来的才是最真实的。但拍摄商业作品的时候就需要摆拍了,也是为了实现所要展现的主题。我摆拍的对象总体概括有:平面模特的模特卡、歌手的专辑封面、艺人见组照。
编:在一些商业性的拍摄过程中,有没有碰到过创作思路受干扰的时候?
杨:当然有啊,比如说我觉得这样是美的,商家觉得那样是美的,但商业拍摄我们还是要按照商家的意思拍摄。比如说我们拍摄的作品我们很满意,但商家要商业要大众接受,所有拍摄思路就要改变,这种干扰是最常发生的。
编:是不是也会表现得很无奈?毕竟出发点不同,商家注重的是利益,而摄影师则会更注重艺术?
杨:我个人没有感到无奈,摄影到今天已经不是本质那样了,商业就是商业,生意就是生意,这是原则问题。注重艺术的摄影师越来越少了。
编:请谈一谈您所认为的人像摄影的本质吧。
杨:人像摄影的本质就是“记录”,记录下瞬息万变的事物。只是现在的摄影作品大都介入了商业的元素,本质已经很模糊了。
编:影楼摄影风格或者某些著名摄影师的风格的流行,对您的拍摄会产生影响吗?有哪些?
杨:这个多多少少会有影响,但也谈不上影响,充其量只能说每个摄影师都会出很多好的作品,摄影师与摄影师之间都在互相的借鉴,把别人技术上优秀的东西拿过来借鉴到自己的作品里面吧。
编:这一路走来,对于摄影,您有什么经验之谈吗?对以后有什么打算?
杨:我对摄影的经验就是“细致”、“细节”。不管拍摄什么题材,都要尽量做到完美无瑕,细节打败作品。有时候,再好的主题,再好的色彩,再好的模特,如果在拍摄的过程中出现某个细微的疏忽,一切就都变得不完美了。我对于未来很迷茫,做好现在,一步一个脚印,就这么简单。每个人对于摄影都有不同的理解,希望自己将来能多出好作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