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索尼、松下、奥林巴斯、三星的微单相机已经推出第2、3代产品之后,尼康终于以2款机型4支镜头进入市场。尼康为自己的微单相机——尽管他们对此名称态度暧昧——起名为尼康1,寓意全新的开始。在尼康1系列发布之后,几乎所有关注者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块小尺寸传感器上。尽管我们在尼康1正式发布半年之前就已经报道过其焦距乘数可能为2.6-2.7x,但在正式问世之后,大家的反应仍是大呼失望。
在传感器尺寸之外,尼康1系还是有不少值得看点的。比如首次出现的号称“速度超越D3x”的EXPEED
3影像处理器,比如“比富士先进得多”的传感器混合式对焦系统,比如首次出现的“动态快照”和“智能照片选择器”模式等等。在本次测试中,除画质表现之外,这些同样是我们的关注之处。
尼康曾表示1系的目标客户是从便携相机升级,同时不愿接受沉重与操作复杂的相机的用户。尽管他们一再强调尼康1与现有的微单产品完全不同,并拒绝正式使用“微单”名称(同时不反对用户使用),但实际上无论从产品特点还是目标人群来看,这一说法都只能是尼康的一厢情愿。松下GF3、奥林巴斯E-PL3及索尼NEX-3都有着相同的定位。
在尼康微单发布之前,松下已经凭借GH、G、GF,奥林巴斯凭借E-P、E-PL、E-PM,索尼凭借NEX-3、5、7基本完成了微单市场上中下的布局。尽管一次推出J1与V1
2款机型,不过二者在主要系统和定位上并没有区别。对此,尼康研发部门的Masahiro
Suzuki先生解释称2款机型都是针对便携相机的升级用户,但各有不同的拍摄风格。J系列针对那些希望获得与便携相机相同体验(只有LCD)的用户,而V系列针对更高级的用户。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尼康在J系列上只安排了一个拨轮——减少操作复杂度。
这次笔者拿到的是尼康1 V1黑色配10-30mm f/3.5-5.6 VR镜头。其主要配置包括:
•1010万像素传感器
•EXPEED 3处理器
•混合式AF系统
•ISO 100-3200
•144万像素TFT取景器
•92万像素LCD屏幕
•4种拍摄模式
•电子/机械快门
•60fps高速连拍
机身与操控(一)
对于已经体验过松下GF或索尼NEX相机的用户来说,拿到V1后的第一印象很难与“轻薄”联系起来。113×76×43.5mm的外观尺寸甚至超过了松下GF2(113×68×33mm),更别提索尼NEX-5N(110.8×58.8×38.2mm)。其383g的重量也在现有微单中难觅对手(但与入门级单反500g以上的重量相比仍然算轻)。
虽然体积与重量使得V1与“轻薄便携”相距甚远,但在笔者的使用中,这反而成为一项优势:与其他追求轻薄机身的竞争对手相比,V1的重心基本在机身中心。支撑相机的位置与按动快门键的发力相距不远,不会导致额外的抖动(若重心在镜头,则按动快门键的发力势必与支撑位置形成较长力矩,容易造成相机“抬头”)。
此外,较厚的机身更有利于握持,较重的机身也更有利于稳定。在笔者的使用中,即使在1/13s手持甚至单手拍摄都有机会获得清晰的照片。适当的重量和厚度,配合亚光黑的磨砂表面,V1提供给用户的手感相当不错。像笔者这样相比轻薄更看重手感的用户来说,对V1的体验比其他产品要好一些。
机身与操控(二)
在机身布局上V1可谓独辟蹊径。取消了传统的P/A/S/M模式——当然这些功能都是提供的,但只能进入选项菜单设置,取而代之的是“动画”、“静止图像”、“智能照片选择器”和“动态快照”4种模式——其中后2种模式几乎毫无作用。需要提到的是这个模式拨轮非常容易被误碰。一般拿在手里无意中改变模式的机会非常高。但实际上转轮的阻尼并不小。
V1的多重拨盘也与传统设置有所不同——出现了在这一位置少见的AE/AF锁和曝光补偿,而左键也只保留了自拍定时选择,取消了快门模式。令人难以理解的是,这样一款定位于“便携相机升级用户”升级的产品,为什么会让AE/AF锁占据一个实体键?是否尼康的工程师认为这类用户会热衷于抛弃半按快门键的操作方式,而选择独立的AE/AF锁定键?即使笔者在单反相机上习惯使用独立的对焦键,但却也一次都没用到过这项功能。
多重拨盘中的拨盘在普通拍摄中没有作用,在M模式下用于调节光圈,在菜单中起方向键作用。需要提到的是V1的拨盘有些偏松。在回放照片时很容易“自动”翻到下一张。有时对于转动操作的反应又会慢一拍。
在机身右上的拇指操作区,并列的“F”键和控制拨杆。这2个按键在不同模式中都起着不同的作用。比如切换机械/电子快门、调节光圈、放大照片等。这2个按键的设计非常实用,虽然在正常的拍摄中并不会频繁用到。
比较遗憾的是V1机身上的所有按键都不提供自定义功能。
对V1来说,曝光模式、感光度、白平衡、快门模式、对焦区域、防抖等都需要进入菜单选择。相对于其他同类产品来说,V1的菜单可谓做到了最简——只有回放、拍摄和相机3项设置,提供了必要且充足的功能。不过在简洁之外也有复杂,比如每次选择一项白平衡设置,都会进入白平衡微调界面,不能跳过。
V1的右肩则是传统的开关、快门、视频拍摄键,设计的中规中矩。按键位置操作起来恰到好处。
V1左肩是附件接口。由于是特制接口,只能使用尼康1系的闪光灯及配件。另一款机型J1在相同位置则是一个弹出式闪光灯。
相机性能
对焦
V1拥有相位与反差检测混合式对焦系统.相机会根据环境不同自动在2种系统中切换——在昏暗的环境下切换为反差式对焦。在白天或室内良好照明环境,V1的对焦非常快速,充分体现出相位检测系统的优势。对昏暗环境或缺少反差的主体——如白墙——的对焦则表现不佳,但这几乎是所有自动对焦系统的通病。
除了快速之外,V1的对焦同样非常安静。在一般使用中几乎听不到镜头对焦的声音。
V1提供3种自动对焦区域:单点,自动区域和对象跟踪。在单点模式中,只能固定使用中央对焦点,无法选择其他位置。自动区域与对象跟踪模式则与一般的设置没有差别。
取景器
V1与J1最大的不同之一就是拥有144万像素TFT电子取景器,并提供了屈光度调节旋钮。V1的电子取景器在亮度、时滞和显示效果上的体验非常不错。在弱光环境下取景器内依然明亮,快速移动相机时也没有可察觉的时滞,0.47"
144万像素的画面足够细腻清晰,除了有略微的偏色之外,笔者对这款取景器的体验甚至超过索尼A77(0.5" 240万像素)。
V1使用与中端单反D7000同样的EN-EL15可充锂电池。对于D7000用户来说这是一个福音。EN-EL15的标称续航能力为400张。
快门
V1提供3种快门模式:机械、电子及电子(高速)。尼康并没有说明机械与电子快门有什么不同(除了连拍之外),在笔者的使用中也没有体会到。值得一提的是V1可以关闭电子快门的模拟音,相比其他使用机械快门的微单相机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此外合焦提示音也可以关闭,使得V1成为一台真正完全安静的相机。
在机械与电子快门模式下,V1的连拍速度为5fps。而电子(高速)快门提供10fps、30fps和60fps
3种连拍速度。下面这段视频是使用60fps快门的拍摄体验。图像格式为RAW。使用Sandisk Extreme Pro UHS-I 45MB/s SDHC卡。快门声为电子模拟音。缓存一次可拍摄30张照片。请注意画面右上角照片数量的变化。
画质与样张(一)
虽然V1的传感器只有13.2×8.8mm——小于M4/3相机。不过其画质表现并不算差。毕竟镜头和成像正是尼康的强项所在,也是V1能够和其他品牌对手一较高下的基础。
虽然常规感光度最高只有ISO 3200,但可以说这就是V1最高的可用感光度。开启高ISO降噪,使用ISO
3200拍摄的照片仍然具有不错的画质。用于电脑欣赏或网络分享应该说足够。
V1提供3种防抖模式:标准,动态,关闭。其中标准模式用于普通站立拍摄,动态模式用于在走路或移动的车船上拍摄,关闭则不使用防抖。在笔者的使用中,V1的标准防抖表现不错,结合ISO
3200在室内或路灯下都可以得到不错的照片。动态防抖的表现则显得不够稳定,在平稳行驶的扶梯或地铁上使用表现出色,在行走中则无甚表现。
下面提供的样张均使用10-30mm
f/3.5-5.6镜头,光圈优先模式,自动白平衡,手持拍摄,高ISO降噪为开启,RAW格式通过NX2直接转JPEG格式。
1/125s,f/7.1,ISO 100,30mm
1/160s,f/7.1,ISO 100,30mm
1/200s,f/4.5,ISO 800,18mm
1/80s,f/4,ISO 800,10mm
1/160s,f/4.5,ISO 3200,17.5mm
1/80s,f/4.5,ISO 3200,18mm
画质与样张(二)
1/125s,f/4.5,ISO 3200,18mm
1/250s,f/4.5,ISO 3200,17.5mm
1/125s,f/5,ISO 3200,20mm
1/640s,f/5,ISO 3200,20mm
1/8s,f/4.5,ISO 3200,17.5mm,动态防抖
1/60s,f/3.5,ISO3200,10mm,动态防抖
V1提供1920×1080@60i/30p全高清视频。更有意思的是提供慢动作视频功能:可以400fps或1200fps拍摄8:3比例的视频,并以30fps播放。下面这段视频是笔者使用400fps拍摄的慢动作短片:
总结:
在众多的微单产品中,尼康1
V1显得有些独树一帜——也许除了宾得Q之外。环顾松下、奥林巴斯和索尼的产品,触摸屏、旋转屏、强调便携与轻薄等无一例外地出现在所有新机型上。而这些却都与V1无关。即使在微单这一最新概念的产品身上,仍然仿佛能看到尼康那略显保守和谨慎的作风。绝算不上轻薄的机身和厚实的手感,给用户的既是一份意外,也是一种可靠。
尽管尼康曾表示1系的传感器并非“索尼制造”,但我们已经知道也并不是所谓的“尼康设计制造”,而是由Aptina提供,并且是前所未有的2.7x。我们无从得知是否与索尼的合作存在问题,或是尼康有其他的考量。这一选择已经制造了足够的话题。
诚然,小尺寸传感器从理论上来说有着先天的劣势,同时也令传说中的兼容F卡口镜头显得无足轻重(18-55也会变成50-150)。但V1的表现绝不至于在激烈的竞争中无法占据一席之地。得益于尼康在镜头和处理器上的技术积累,V1仍然拥有能够与竞争对手匹敌的能力。
在DxO实验室针对J1的传感器(与V1共用)测试中,其高感表现远低于同类对手。不过通过笔者的实际体验,结合小尺寸传感器的先天劣势,应该说其结果还是不错的。而最高常规感光度即为最高可用感光度,也从侧面体现出了尼康的一些诚意。
另一方面,在V1身上我们也能看到不少矛盾之处——既有类似玩具一般缺乏实用价值的功能,且位于主要位置;又有较为高级的设置和功能,如强制白平衡微调和AE/AF锁,更不用提与D7000共用电池(这将吸引D7000用户考虑将V1作为备机)。此外,不可翻转的LCD屏幕在拍摄低角度照片时存在相当的困难。
优势
•画质及高感表现不错
•手感和稳定性出色
•机身及镜头做工出色
•慢动作视频功能
•设置菜单简洁高效
•与D7000共用电池
•电子取景器效果不错
劣势
•焦距乘数较大
•按键设计不够科学
•拨轮容易误操作
•专用附件接口缺乏兼容性
•显示屏不可翻转
•不可选择中央对焦点之外的单点对焦
总而言之,如果你需要更多的功能,或需要频繁改变各种设置,那么V1恐怕难以胜任要求。但如果你习惯使用固定且简单的的设置,更注重拍摄体验和可靠,那么V1就非常值得考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