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拍摄中体现拍摄人物的皮肤质感,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我觉得关于皮肤质感很难一概而论,这是关于到摄影师观察光、用光、相机的设置的参数的组合、后期色彩的定夺受很多综合因素影响。结合以上全部的因素,摄影师要表达的就是最终在画面中呈现出的质感了。
孩子的皮肤质感相对于很容易控制,不关是逆光还是顺光,无暇的皮肤只要曝光正确,基本都可以完美的呈现出来,后期只要按着自己的心意稍作美化就可以。我自己觉得在自然光拍摄下,室内的肤质比室外的肤质,不管是前期还是后期,都容易控制很多。因为室内就像光线已经被一个巨大的滤光板过滤,窗口像一个很大的柔光箱,再加上周围白色环境的反光板作用,肤色既自然又亮丽。而室外就要考虑光线的角度,拍摄的环境,尤其是color cast。比如绿色的森林、游乐场蓝色的滑梯隧道,孩子穿红色衣服低头时下巴周围被红色的影响,这些情况都影响着一张照片最终的质感呈现。
白平衡也起着至关的决定。过冷或过暖,对于后期的调整都带来了新的挑战。而PS越多,对画质、对细节的损失约大。所以解决一个问题,其实是要从根本踏实解决每一个阶段要注意的问题。下面先和大家一起讨论几个例子:
用室内的一张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上面这张是原片,右边是窗口,外面是阴天,所以房间里的光线很均匀。这张的肤色基本正确,而且皮肤看起来很真实。
做一个基本的色阶对比度调整,让画面中的人物更加跳出。此时你如果对色彩敏感,可能会觉得她眼袋处的颜色是自然的偏淡紫粉,这个淡紫粉虽然是她本身的、真实的颜色。但对我来说它是一个冷色系,所以我希望这部分的颜色可以和下面的肤色更加接近。
所以我用笔刷把眼袋处的淡紫粉减少了一些,左手边的眼睛可以做的更细致一些,融合的时候更自然一些。最后我加了锐化,这里我多加了一些,为了让大家可以看得更清晰。最终想呈现出来的颜色是真实的、明亮的,好像就在你眼前的肤色。如果孩子皮肤因为冬天而变得有小粗糙,你可以真实的还原这种皮肤,也可以用高斯模糊(或其他你偏爱的模糊方式)来做调整。真实与“塑料”之间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这个还是要看摄影师的眼力和功力。绝对不能说高斯模糊选择百分之多少就可以解决全部的问题,模糊多少、如何呈现,是我们自己的审美决定的。
成人的肤色控制相对于儿童就会比较复杂一些。这个印度女生的肤色其实比这张原片更黑,但是原片的白平衡明显偏黄了,所以看起来皮肤很不够轻盈。被这个黄色的白平衡’压’着,这张上上面孩子那张相比,就少了一种轻盈的空气感。如果仔细看,也可以看出她粉底的颗粒,而且从她下巴和脖子处的阴影暗部可以看出,反光板没有打好。如果打好,她的肤色会更加均匀亮丽。这张我为了让风扇在合适的位置,所以把反光板移动了一下。这个小小的动作,也造成了皮肤质感在前期不够完美的结果。
拍摄室内的男性相对女性会更容易,因为他们不是那么挑剔,也没有厚厚的粉底。最起码不太用考虑如何补光让脸色更亮让粉底颗粒弱化。但是这张明显欠曝,所以质感基本谈不上。
这张是用柔光箱拍摄,由拍摄站着的POSE换为坐着的POSE。但是此时柔光箱是需要再拉低的,所以灯光的高度哪怕是几厘米的差别,都会给画面带来不同的影响。所以不管是在影棚拍摄还是难度更大的自然光都不要着急,心平气和的找到你想要的光再下手。
这张照片是PS过的,她的皮肤本身就很好,只是用了基本的曲线对比度等,没有用模糊功能。合适的灯光位置+合理的曝光+少量的后期,皮肤质感基本可以呈现出来。
女生都希望自己有这样的皮肤,这张虽然皮肤无暇,但也不算太假。这样因为用了三盏灯加反光板,所以想不好都难。在后期的时候我没有使用模糊工具,所以我自己感觉如果质感太假,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模糊工具的过度或者不适当使用造成的。把光线、灯光、曝光这些基本的重要因素掌握好,才是体现肤质的首要手段。
这张是用闪光灯nikon SB900拍摄的,光线对了,后期加一个对比度、一点锐化就可以完成。这样的皮肤质感,我个人觉得不能用模糊工具,不然质感就被模糊消失了。
这张与上张同样位置的闪光灯,但是在人物左手边(我们右手边)加了一个带half CTO的闪光灯。可以看出,这个小面积的闪光灯让人物左脸的质感(或者是一些细微的不完美)比较明显。这个正是我想体现出的,皮肤真实的不完美清晰质感 + 卫衣帽子的虚化,皮肤质感的体现,如何体现?体现多少?真的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因为影响的因素有太多,而最终的画笔还是掌握在摄影师自己手里。多学习、多观察、多研究、多练习,有一天你想要的质感,一定会呈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