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李安导演2012年的大作,一部结合3D与数字虚拟人物建构的电影。由人文的角度来观看电影,去感受电影想要传达的意念,或是看看3D场景之下所呈现的视觉效果,都是很好的出发点。不过,Herman老师,看了电影之后,想藉由电影的场景,来跟大家分享解说一些摄影用光的概念。
当然,在拍摄电影时,Herman并没有在场,而且这部电影有很多的「外景」,其实是在棚内搭建,并且结合计算机动画的效果,不完全是单纯的拍摄而成。但不论是拍摄或是后制,灯光的定位及讲究是必然的,近来台湾很多摄影者,在后制合成时,完全忽略场景及光线的特性,甚至还拿着不合理的合成的影像去参加规定不能合成的「摄影比赛」。
这些场景的用光是如何构成的呢?
就光线相对于相机取景的角度来说,这是一张运用半逆光的成品。破云而出的太阳,在部分被云遮挡的情形之下,呈现一种直射却有点柔光的效果,而逆光或半逆光都很适合拍摄人像。这张我猜是在棚内拍摄并经后制的,但主体及船身的光影表现都很棒。
这张同样是逆光的手法,主体也是朝向光源,但是是以剪影的方式表现,反而吸引了我们的目光,整体偏向低色调,让观赏者的心,也跟着往下沈。逆光时的补光或不补光,全看你画面中想要的表达意念。
使用45度的光源,在主体脸庞的另一侧,形成三角的亮部,这种打光方法,称之为林布兰光法。适合用来表现男性的阳刚,可以让五官极具立体感。
这张同样是林布兰光的角度,打在主角消瘦的脸上,鼻梁的高光及一侧的阴影,强化了五官的造型。
在半逆光的情形之下,主体有适当的补光时,这样的半逆光会变成轮廓光,可以帮助主体勾勒外形,如果您用心看,本片这样的光法用了很多次。
侧光的光线,让主体朝向光源,但对于主体来说,是「顺光」的。这种极窄的打光范围,会让我们跟着主角专心的祈祷。
局限的照明,只把光线打在该打的地方,氛围就是这样营造的。在拍摄时,千万不要以为全部都是亮的才对。
顶光其实是不太适合拍摄人像的,但在阴天的时候,只要在主角的下方略加补光,还是有不错的效果。
如果不想补光,让主角向上看吧!这会有另一番的感受呈现出来哦!
底光在传统的美女人像很少用,但在奇幻电影场景,却是不可或缺的一种光法。下面这2张都是使用底光。
注:以上图片来自电影发布的媒体新闻稿件及官方宣传影片,版权均为原作所有,本文合理引用在教学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