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了解广角镜的特性后,大伙对于使用它来 拍摄人像还是一知半解吗?由于每个人手上拥有的广角镜头不尽相同,究竟该如何活用它们来一场创作人像大赛呢?接下来就由编辑部整理市售不同焦段的广角镜,并依据等效焦段的概念为读者详解各焦段下的实拍特色,以及须注意的重点。
14-18mm超广角
以目前佳能、尼康、索尼的当家超广角变焦镜皇,广角端都在20mm以下。其中,佳能是16-35mm F2.8L(广角端视角108°)、Nikon则为14-24mm F2.8G(广角端视角114°),而随着索尼α900一同发表的Vario-Sonnar T* 16- 35mm F2.8 ZA SSM(广角端视角107°)也将在今年年初正式上市。虽然广角端焦段不尽相同,但共同特色都是视角超过100度。
正因为视角极大的特性,最适合运用在狭窄环境中,不但能拍摄模特儿全身,还能纪录周围空间。在这样的环境中拍摄时,模特儿通常会塞满整个画面,若是将头、脸、手臂、大腿等处,放在画面的周围,容易因画面扩张,而看起来肥胖。要解决这个状况,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至于画面中央,且画面中央的身体位置,相对周围的肢体,稍微远离镜头,这样的拍摄角度,自然能拍出修长身形。
此外,我们也常让模特儿与树或建筑物同时入镜。超广角镜能在短距离下,将两者都涵盖在画面当中,能表现出特殊张力。虽然这类型的作品相当讨喜,但处理不好,也常会让头部拉长。若想让画面看起来较为正常,则建议将人的比例抓在画面1/2,顶多在1/3。此时,人的头部会处于中心处,透视变形的影响会相对小许多。角度上面,不见得由底边往上拍最好,许多时候,只要在膝盖附近的高度抓拍即可,若要几近90°方式向上拍的话,可请模特儿适度的弯腰向前,以减轻影像变形,顺便展现身体曲线。
一般来说,人与人之间太接近时常会有压迫感,需要一定的距离,才会让彼此感到自在。使用超广角镜头时,因为视角太大,常要贴近模特儿取景,除非是训练有素且经常合作的模特儿,否则常因别扭而表情尴尬扭曲,甚至动作僵硬。用这个焦段拍摄人像的摄影师,考验的不仅是自己驾驭广角镜的能力,也是在挑战模特儿的心理极限。
重点提示
善用长景深与强烈透视效果。
尽量不要将脸部、手臂放在画面四周。
拍摄时要多沟通,减少尴尬。
若有闪灯补光需要,最好用离机方式。
超广角镜头是玩家尝试盲拍的第一选择。
24-28mm一般广角人像指南
一般广角镜因发展历史较久,目前不论是APS Size或全幅机身建议搭配的变焦镜头,都具备等效焦段24-28mm左右的广角端,视角约略在74-95°,一般拍摄人带景或纪录室内聚会,这个焦段即绰绰有余。相对于超广角镜超夸张透视感,但画面周遭变形严重;这个焦段的广角焦段保有不错透视效果,且变形控制相对较为简单。
现在的标准变焦镜,多以这个焦段作为广角开端,例如各家的标准变焦镜皇,皆以全片幅为目标,广角端设定为24mm。佳能 EF-S、尼康 DX、索尼 DT等APS size镜头,不论是套机镜头、进阶的标准变焦镜,或者前期介绍18-200mm的旅游镜,广角端的焦段,经由片幅换算,也都落在24-28mm的范围。这个焦段范围抑制桶状变形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一般只要注意好透视的问题,就能够获得不错的广角效果。
所以这焦段最是建议一般玩家,入门学习风景构图的焦段。而又如前述广角镜人像特色中所说,拍摄广角人像思维与拍摄风景相同,所以想开始练习广角人像,这个焦段算是不错的起点。
最受欢迎的基本构图,莫过于三分构图法,其中两两相交的点,就是画面的视觉焦点,通常我们会将主题与视觉焦点、或构图的线做结合。例如半身、全身人像的模特儿眼睛,我们就习惯放在焦点或线上。虽然同样的构图原则可适用在广角镜上,但头型、脸蛋可能会因为过于靠近画面边缘,而有所变形。建议读者拍摄时,可左右微调角度,或多或少能改善变形的问题。
此外,广角人像的议题,不见得要把人塞满画面,许多时候宽广、单纯的地景,配合模特儿的肢体动作拍摄,虽然画面中的人不大,但将人置于视觉焦点或三分线上,亦能成为画面中的重点,进而将肢体动作传达出来的情绪,与周围环境结合,散发渲染力十足的作品。
另一个适合使用的时机,便是室内昏暗的环境,以24-28mm焦段而言,手持安全快门约略1/30,稳定一点的人1/15秒应该还能拍出稳定的画面。对于喜欢纪录现场光源的玩家来说,只要拉高感光度在配合广角镜,就是忠实纪录现场氛围,是极为实用的焦段。
重点提示
最常用的广角焦段。
人景合一的好搭档。
边角同样会有变形问题。
可稍微调整角度,让透视更为自然。
一机一镜时,室内拍摄的最佳焦段。
32-35mm 写实广角人像指南
以目前广角镜光学设计的进步,许多人会省略掉这个焦段,认为它要广角效力不够,又不如标准镜这么规矩、方正。其实它的魅力正介于广角与标准,有两者的特色,容易取得画面的平衡与张力。在135系统成为主流后,有很长的时间里,视角约略62°的32-35mm广角焦段,正是变焦镜广角端的起始。
早期底片时代,许多傻瓜相机搭配的镜头,正是以35mm作为开端,而前些年消费型数位相机刚开始的年代中,虽然内藏的感光元件面积极小,但广角端亦依循消费者习惯由35-32mm开始。
35mm焦段的广角镜,因技术成熟变形抑制**,与50mm标准镜相差不远,仅视角范围较大,通常用来拍摄较为写实的画面。尤其在空间受限的环境中,拍摄七分身的人像照片,35mm较大视角,与较易控制的透视变形,较50mm标准镜更适合发挥。
成熟的光学设计技术,不但让这个焦段的变形抑制极为完美,且各厂发表的大光圈定焦镜,不论是锐利度、色调,都有**的表现,大光圈更能营造广角镜先天难以表现的散景。前述广角人像的特色中,我们有提到广角镜具有深远的景深效果,这是来是广角镜本身的物理限制。多数时候,我们便依据这先天的特色,来拍摄广角人像,这也是我们少有看到浅景深广角人像作品的原因。不过这在大光圈的35mm定焦镜上,却因为超大光圈有所打破,这让我们在空间不够长的环境下,同时能表现景深与透视。
此外,35mm与前述超广角及一般广角不同处,则是35mm拍摄广角人像的重点不在避开,反而是去追求、善用它的透视变形效果。例如将想要拉长的手脚,朝相机方向延伸,同样有改善比例的效果,却又不会过于夸大。同样的道理,想让胸口升级,将胸部放置在画面周围,并以稍低于下巴的角度拍摄,便能利用透视的变形效应,拍出更显著的好身材。
35mm焦段定焦镜值得投资的另一大原因,则是接在APS Size机身后,换算等效焦段约略等于50mm的标准镜头。所以不论读者未来是否会上攻全片幅的数位单眼相机,他都算是「进可供、退可守」的镜头,是第一颗定焦镜的好选择。
重点提示
介于标准与广角之间,有两者特性。
可表现广角镜难得的浅景深。
透视效果不会太过夸张。
35mm广角定焦镜,是微光人像的创作利器。
定焦大光圈镜头值得投资的焦段。
特殊广角鱼眼镜头
若想要告诉没玩过摄影的朋友,镜头下的世界是多么奇妙,笔者想到的第一首选,必然是鱼眼镜头。能拍摄180°视角的特殊能力,圆形画面,就好像我们小时后贴着透明玻璃珠,所看到的世界。
一般衡定广角镜的优劣中,常提到抑制变形能力的字眼,其意义就在于能否减少桶状变形的出现。但鱼眼镜头却反道而行,不但不控制反而将桶状变形效果,作为它的特色。所以利用鱼眼镜头拍摄人像前,首要观念就是要如何利用,或避免鱼眼的变形。
所有的广角镜头,画面中央的范围是变形最少的部分,这个道理在鱼眼镜头上依然成立,所以想用鱼眼镜头拍人像,又不想模特儿因为变形效果而扭曲变形,中央构图是最直接也是最好用的方式。以本单元的例图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成效。其实,这与超广角人像中,我们所建议的拍摄重点,是同样的道理。
这类影像在鱼眼人像中,相当少见,主要原因正因为严重的变形,让拍摄者想要维持模特儿本来面貌并非易事,且用许多人购买鱼眼镜头的最大原因,正是要追求拍摄极度变形的画面。而「大头狗式」的拍摄方式与表现,自然是鱼眼拍摄人像的重点。
相对于想办法去控制变形的做法,极度变形的拍法显然简单不少,只要将脸贴近镜头,似乎就是有趣的好照片,其实细细观察,将脸正面、侧面,贴近放画面中间,又或者故意放在画面周围,都有不同的感觉。基本概念都是,越靠近镜头的地方会变大,其他的地方会缩小,贴近中央的画面越正常,周围则会极度弯曲。只要依据这样的概念,利用鱼眼镜头拍摄搞笑人像,便很容易发挥。
此外,利用鱼眼镜头拍摄照片时,较其他广角镜更需要注意杂物入镜,以及镜头污损的问题。鱼眼镜头180°的视角,一不小心就会让杂乱物品跑进画面当中,影响构图的完整性。例如拍摄俯角时,最容易将自己的脚给拍摄进去,而宽景则容易把其他的游客或摄影师拍摄进去。
而镜头前玉外凸,也是鱼眼镜头的特色,意谓多数鱼眼镜头无法外挂保护镜,在贴近拍摄人像时,距离常常只有短短的几公分,一不小心就会贴到皮肤而污损镜头。虽然对画质影响不大,但总是心有疙瘩,拍摄时后要特别注意。
重点提示
放弃抑制桶状变形。
拍摄各种扭曲的人像。
可拍出大头狗式的照片。
将主题放中央,比例不要太大,一样可减少变形效应。
镜头保养要特别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