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该亮的需要足够亮,那么该暗的就应该足够暗,这总是最正确的做法。
不管你信不信,人类视觉对暗部的敏感度总要弱于对亮部的敏感度。
要突出一部分,就得牺牲另一部分;如果不懂得牺牲,那就得忍受平庸的暗部质感。
获得“通透感”的诀窍在于点亮暗部,而不是燃烧亮部。
指数还是线性,这是一个需要艰难抉择的问题。
地球有南极也有北极,一张照片有亮部也必然得有暗部。
现实世界中不存在最亮,只要对一非透明表面增加光照,它就会无限地增加它的亮度。但在人眼的感光中,如果表面的反射光(不管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的强度超出了感光细胞的反应极限,那就会被认为是最亮的,再对该表面增加光照也不会让其看起来更亮。
但还有一种情况不是上面所说的,就是看到的场景中不存在超出人眼感光极限的亮度,这时视觉心理会像条件反射一样将其中存在的相对最亮的部分作为整个场景中最亮的部分(通过调节瞳孔的大小),然后在比最亮相对暗的部分中寻找感兴趣的细节。这个过程是在瞬间自动完成的,并且如果场景中存在面积很小的反光点或强光圈,人眼会自动将其忽略。
但暗部和亮部不同,现实中存在最暗,即基本没有或只有很少光线照射时,物体表面反射的光线不足以对感光细胞形成刺激,这就是最暗了。也就是说,最亮是相对的,最暗却是绝对的。
但亮部却能够影响对暗部的响应。如果整个场景中,亮部足够亮,暗部足够暗,且二者的面积相当,那对暗部的反应一般都会被抑制,很少出现对亮部的反应被抑制的情况。如果亮部的面积足够大或足较小,亮部可能会被人眼忽视,感光细胞对暗部的反应会变得格外强烈。因此,第一步是决定亮部,只有亮部的色调被定了下来,下一步才能决定如何调整暗部。
相机的感光器件和人眼的感光细胞不同,每个像素之间没有抑制效应,因此,感光器件对于光的感应是线性的,而人眼是非线性的。也就是说,RAW文件中记录暗部细节和亮部细节的能力是一样的(相对于感光器件来说的,不是相对人的视觉来说的),但记录下的细节却不一定能够被人眼注意到,而有些记录的细节却是我们期望被忽略的。
RAW文件在解码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人眼对光的非线性感应,但解码引擎毕竟不是人眼,它无法做出准确判断,从而正确决定出哪些应该被强调,哪些应该被忽视。我们掌握了如何控制亮部的细节后,下一步就是如何控制暗部的细节了。后者很多时候显得更加重要,这是因为人眼本能的对暗部缺乏敏感性,并容易被亮部所影响,而很多时候我们感兴趣的主体就位于暗部之中。
让该暗的足够暗
让该亮的足够亮,让该暗的足够暗,是最正确的做法。本书一再强调,数码相机的曝光总是保守的,RAW文件忠实的记录下这种保守政策,结果亮部和暗部都是“宁缺毋滥”,都老老实实待在直方图的左右端点所划定的范围内。这不是最好的结果,因为往往不是我们需要的,但至少也不是最差的,因为总比设定更加错误的亮部和暗部要好,相机不愿冒这个险。当相机无法决定时,把决定权交回给摄影师是最明智的。
上图就是这样的一张照片
很显然,横亘在整个画面中的一排树是整幅照片的主体,凭眼判断,它应该比较暗才对,正好和雪地、天空形成对比。但实际并非如此,照片中树的RGB值基本都位于150-180之间,即便最暗的位于画面右侧的树干的RGB值也在80左右,这样显然不能形成足够强的视觉刺激。
要让上图具有更暗的暗部,则首先需要将亮部设定正确,为此,在Camera RAW中,先将“曝光”增加到0.60,稍微出现一些高光溢出,然后“恢复”到5。树也跟着变得更亮了,但没关系,因为不设定好亮点,我们永远不知道暗部应该有多暗才算合适。
下一步降低了一点“亮度”,从默认的50降到15。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亮部没有什么需要保留的细节,无论怎么调整“亮度”,对亮部的影响都有限,但“亮度”同时在影响着暗部,对“亮度”的不同的操作方式同时对暗部产生不一样的影响。我不希望暗部继续被变得更亮,因此,降低一点“亮度”是合适的。虽然“亮度”的数值变化不大,但树的RGB值降到了比调整前还要小一些。
第三步是设定暗部,严格说是设置“黑点”。向右滑动“黑色”滑块,直到感觉树变得足够突出了,滑动到65。此时画面右侧树干的RGB值大概是8,形成了足够黑的黑点(见下方图)。
树变黑了,但却把整个画面的气氛给带动了起来,显得更亮丽了。黑了,却“靓”了,这的确很奇怪的视觉经历。看到调整后的画面,给人的感觉是里面的信息更多了,当然这只是假象,但在视觉上给人的感觉却是实实在在的。
以上图文摘自人民邮电出版社《RAW数码底片演义》
丛书 名 数码暗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