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看剧学摄影 神探夏洛克教你弱光人像裂焦拍摄技巧
2014-01-18发布
转载自:蜂鸟网

  在热播英剧《神探夏洛克》中,观众们又一次为这个聪明、倨傲、不可一世却又寂寞的天才侦探所折服,丝丝入扣的情节,切换频繁的场景,让人大呼过瘾和揪心。在这一幕幕背后,能做到引人入胜除了编剧令人称道的长篇推理台词外,少不了那些多少有些诡异的画面。

  下面fomalhaut将带着大家探奇镜头背后的故事,看看剧中到底在人像摄影方面运用了哪些拍摄技巧?也希望在摄影方面,对大家有所启发,先看下图:


景深大得不可思议

  在这个壁炉场景中,略有摄影常识的人都知道,想增加画面景深,需要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使用尽可能小的光圈,这是深焦摄影的常用办法。但是如上图这样的景深,已经大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为什么这么说呢?看一下正常情况下的景深就知道了。


壁炉场景的正常景深

  如上图所示,正常拍摄时,两个被摄对象华生(左边人物)和夏洛克(右边人物)的脸不可能都清楚,即,一个人实焦,一个人虚焦。而且当时室内只有壁炉里的火光,光线很暗,这样就完全不可能使用小光圈来扩大景深,所以下图的光圈很大,导致前景中夏洛克(右边人物)的脸失焦。


裂焦滤镜的使用示意

  那么如何让两个人的影像都清晰呢?如DVD评论音轨和麦哥在访谈中提到的——是因为使用了裂焦滤镜(split-focus diopter)。原理很简单,就是在摄像机主透镜前加盖半个透镜,如同人戴了半片眼镜一样。

  这半个会聚透镜,能使摄像机主透镜的一半变得更加“近视”,因此,主透镜一侧能聚焦背景中的一个平面——上图中华生(左边人物)的脸,同时另一侧(透过裂焦滤镜)能聚焦前景中另一个平面——上图中夏洛克(右边人物)的脸,从而实现焦平面的分裂。

  裂焦滤镜并不能创建真正的大景深画面,只是大景深的幻象(illusion)。区别真实的大景深画面和裂焦画面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裂焦画面在清晰的前景和背景中间会有一片失焦的模糊地带,即,景深不连续。


景深不连续,是裂焦摄影的显著特征

  这一特征在壁炉场景中还是很明显的,但是导演巧妙的将失焦的中间地带,用没有画面细节的纯黑色填充,所以不至于太失真。


对话场景拍摄的常用手段:变焦

  一般的对话场景拍摄,会采用变焦来切换人物,说话的人正焦,倾听的人失焦。如这个个镜头,焦平面在前景中的馆长(右边人物)和夏洛克(中间人物)之间切换。

  但在壁炉场景中的两人对话,华生发言时,夏洛克作为倾听角色完全处于正焦。这一裂焦处理真是神来之笔!在一个对话场景中,既照顾到发言者华生,又用裂焦放大的侧脸极大的突出了倾听者夏洛克当时的恐惧情绪。

  裂焦摄影,诚如麦哥在访谈中说的,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的拍摄技法。八十年代后,电影中的对话场景更喜欢用多机位覆盖的近摄特写,镜头移动也更加频繁。采用固定机位,画面囊括了所有对话人物的深焦镜头越来越少。

  不过我的看法是,拍摄技法不是固定的,正如拍摄内容的千差万别。在需要的时候,一个不流行的技法有可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效果,就像sherlock的壁炉场景,就是个完美的例子。

  还有几个裂焦镜头,截图如下,前景和背景人物中间都能看到明显虚焦的地带:


《神探夏洛克》中的裂焦镜头

  话说虚焦的中间地带是镜子右边那一条,我开始还以为是玻璃太脏了。下边欣赏下其他电影中的裂焦镜头。

  下图出自1941年的黑白电影《公民凯恩》:Susan服用安眠药后的一个场景。可以看出,前景中玻璃杯和背景中的门都是正焦,中间地带的Susan虚焦。


《公民凯恩》中的裂焦镜头

  1979年,星际迷航系列第一部电影Star Trek: the Motion Picture,也采用了裂焦滤镜。如下图,左右两边的人物都是正焦,而中间部分失焦。


星际迷航I中的裂焦镜头

  这样的例子还有一些,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参考wikipedia中Deep_focus提供的List,里边有深焦摄影的著名实例,我也是参考了其中Split-focus diopter的内容。

神探夏洛克,人像摄影,拍摄技巧,裂焦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本站用户上传发布,如有侵犯到您的相关权益,请点击权利通知指引,您可根据该指引发出权利通知书,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立即审核并处理。
广告
· 黑光网 ·
相关阅读
摄影教程:如何根据拍摄场景选择对焦模式
8个摄影技巧让你在街头摄影时更有自信
当婚纱摄影遇上坏天气
5个摄影技巧助你拍摄旅游中的风土人情
“拍照菜鸟”升级为“摄影高手”的8个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