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效焦距是绝大多数购买单反的用户需要面对的一个名词,也是引起诸多问题和争吵的根源。由于目前全画幅单反相机仍然处在一个较高的位置,虽然连续出现了诸如D600、6D这种很廉价的产品,不过依旧没法改变的是非全画幅相机占据90%以上的销量,而只要是非全画幅在购买镜头的时候就会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等效焦距。
等效焦距从何来 一个卡口多尺寸
其实等效焦距这个东西自古就有,不过在以往的相机当中很少出现一台相机对应多个胶片尺寸的情况,就算有也是极少数特殊产品,受到困扰的人也只是少数中的少数。不过1999年尼康D1的发布正式确立了数码单反时代的时代,也正式给全天下带来了“等效焦距”这个难题。
为了避免焦距转换的问题 远古时代的数码单反采用了特殊的光学结构以保证视角不变
不过等效焦距里边蕴藏的知识点可谓是不小,尤其是在各种大小传感器林立的今天,想要搞明白等效焦距绝对是一个超级苦逼的事儿。不过其实大家只要秉着一个原则就好了,那就是每个镜头总有一个对应的像场尺寸(也就是传感器尺寸),只要心理先确立好这一点,细细品味一定能懂。
焦距永远不会变 只有视角是一样
首先我们来说说这个等效焦距,虽然我们都说他叫做等效焦距,但是我们必须要注意的是,焦距是一个物理属性,无论我们使用什么样的相机适配这枚镜头,他的焦距是永远不会改变的!也就是说1枚50mm的镜头,无论是用在全画幅,APS-C(1.5X),1寸(2.7X)的传感器上,他的焦距仍然是50mm、50mm、50mm而不是50mm、75mm、135mm。
镜头都会在最前部注明实际焦距
那么又为何出现转换倍率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因为人们养成了“按照焦距衡量视角”的习惯,如果在100年前我们的老祖宗直接在镜头上标注“视角”而不是“焦距”,那么这辈子也没这种事情了,笔者只能说,我们的“祖宗”当年少想了一点,就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的麻烦,实在是不够意思。
左为全画幅传感器 右为APS-C传感器 他们的对角线尺寸相差1.5-1.6倍
不过无论我们将镜头后边的相机如何变,镜头的焦距永远不会改变。而我们用等效焦距更多的是因为焦距便于计算。而等效焦距的计算也很简单,“焦距比”即为“像场直径比”,比如全画幅像场43.2mm,APS-C像场27mm,那么APS-C的80mm镜头就与全画幅50mm镜头的视角(以及绝大多数相关参数)完全相同(43.2/27=80/50)。
透视永远不会变 原因实在太简单
这一页我们来讲讲透视,首先笔者先给大家一个几百年的定论,也就是比相机发展史还要长数倍的透视理论,那就是透视只与距离有关系,与任何的设备无关!如果你坚持透视会因为镜头、相机或者其他其他东西所改变,那么笔者只能说,文艺复兴时期的几位大爷还是别闭眼了。
最后的晚餐这幅绘画很好的利用了透视法
很多人都把透视想的太复杂,但是透视简单来说只有4个字,那就是“近大远小”,而且这种近大远小的关系永远不变,无论你使用什么样子的设备去观察,这种关系都是不变的。当然了,这种透视关系会不会随不同的人而改变呢?笔者觉得是有可能的,毕竟人眼存在各种各样的区别,不过这种无从对比的差别,怎么可能会有人知道呢?
线透视的基本法则
要么为什么我们总觉得用长焦头透视就很扁平,广角头就十分立体乃至于夸张呢?其实很简单,主要是因为我们极少使用长焦头拍摄极近处的物体(事实上一般镜头因为对焦距离的限制根本拍不了),也很少使用广角头拍摄只有远景的非风光照(拍了你会发现构图别扭**),如果你真的按照笔者所说的环境拍一下试试,你就能感受到为何透视不变了。 景深一定会改变 像场越大虚化狠
然后我们来说说景深,之前笔者曾经撰写过一篇关于景深的文章,景深公式的复杂程度我想不需要过多的解释,在那篇文章当中笔者也提到了一个事情,那就是随着像场(传感器)的增大,虚化效果也会随之增强。换句话讲,一颗相同的镜头,拍摄相同的物体,在全画幅相机上的虚化效果一定会胜过APS-C不少。
颇为复杂的景深公式
当然了这里边涉及到一些问题,比如拍摄相同的物体,使用全画幅相机一定会更加接近物体(满足景深公式物距这个数据),如果使用相同视角的镜头那么全画幅一定会使用更长焦距的镜头(对应景深公式焦距这一项)。
需要注意的是 更大的画幅只能增加虚化强度 而不能改善虚化效果
当然了这也不是绝对的,毕竟景深公式受到很多东西影响,比如像素就会很大程度的影响景深和虚化效果,此外不同光圈下虚化效果的差距也是不同的。不过这里我们依旧可以下一个结论,在现行的产品技术体系当中,使用全画幅(更大画幅)的相机一定会比APS-C画幅(更小画幅)的相机虚化效果好。
想来想去老挠头 一切只是为计算
好了文章大概就是这些东西了,相信有些朋友已经明白了其中的一些奥妙,而另一些朋友可能看了这么多的东西感觉到有一丝不明白,在文章的最后最后,笔者也将以上的所有内容都给大家再次整理出来,希望大家能够更加清楚。
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一些带有减焦效果的转接环 可以让等效焦距瞬间化为乌有
首先焦距是物理属性,绝对不会改变;等效焦距是为了方便大家衡量效果,实际上并没有改变什么;等效焦距的的计算方法就是“物理焦距”ד焦距系数”。除了焦距以外,两者的透视关系、通光量都是一模一样不随之改变的,改变的只有视角。
当然了相同的镜头使用在不同画幅的相机下,画幅越大,往往会带来更加明显的虚化效果,除此之外,只要等效焦距相同效果就会几乎相同。当然这里边还涉及到一个安全快门的问题,由于安全快门本身与像素有着莫大的关联,笔者之后也会单独开立一篇文章讲述相关知识。
安全快门实际上不能用等效焦距一个简单的方法来衡量 笔者后续也会有相关内容
有些朋友总爱说这个镜头用在全画幅就拍半身,用在APS-C就拍大头,对于这个问题,笔者只想说,相机听你的,而不是你听相机的,这个世界上断然没有先迁就相机画幅后考虑构图的道理,当然如果您想不明白此点,那拍不拍照的,其实也就无所谓了。
面对等效焦距,我们无需想的太多,我们所需要记住的就是等效焦距相同,除了虚化以外的效果就基本相同,如果你考虑太多的因素,反而会让自己感觉到茫然。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有什么意见和建议,以及还想知道什么关于相机的知识,也请在文章下方留言,笔者不胜感激。
责编点评
等效焦距这个问题已经搞晕了太多太多的人,当然这里边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家把他想的太复杂了,其实等效焦距能改变的东西非常有限,就让我们来看看等效焦距到底是怎么回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