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的工作更多是客片拍摄及客样创作,从而会更多地考虑到光线在实战中的运用问题。我认为重点在于:尽量多地使光线更加简洁,易于模仿和实操。简言之,我们常常需要达到的效果是简洁又不简单的光效,既要考虑到它的实用性,又要让照片呈现出一定的艺术效果及专业素养,这样的照片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
推荐光型:
比较而言,我更喜欢具有影调的照片,哪怕是高调的画面,我也尽可能地营造出一些恰当的反差。因此在布光思路上会更多考虑到光线的光比问题。要营造出漂亮的光线及恰当的光比,一只测光表是必不可少的,大多数拍摄我都会用到它。另一方面,我的布光出发点一定会考虑到服装的属性,也就是说服装及造型的风格以及核心元素,从而决定主题的光线基调。
就现阶段而言,持续光源的使用是比较主流的一种用光方式。因为持续光源可以直接地看到将要呈现出来的画面光效,所见即所得,对于光线的微调也非常易于掌控。
同时,持续光源也适合采用相对较大光比的处理,色彩比较浓郁,画面质感更为突出。比如我现在常用的是两只美颜环形灯,两只灯的色温可以调节,档位也可以调节,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光圈:f/2.5,速度:1/160s,ISO:320,焦距:85mm
因为人物的姿态比较调皮,面部光线处理得较为柔和平淡。而是通过人物和背景的距离,营造出了整个画面的光线基调。即背景不打光,使人物从画面里脱颖而出。 使用的是高低光的基本布局,两只灯的灯值一样,没有刻意降低灯的光值,目的是使人物的服装体现出更多的层次细节。
光圈:f/1.6,速度:1/500s,ISO:200,焦距:85mm
光圈:f/1.6,速度:1/320s,ISO:160,焦距:85mm
照片主题是巴洛克风格肖像,所以使用了大光比的侧光布光方式。使用一只灯和反光板配合拍摄,主灯高于人物头部,这样既能打出光比,又能使人物头部的装饰显现更多细节。
光圈:f/1.8,速度:1/125s,ISO:500,焦距:85mm
光圈:f/11,速度:1/125s,ISO:200,焦距:85mm
用漫反射的光源使画面更显柔和细腻。大半身的画面是用侧面反射光,把光线打到反光板上,再反射到人物身上,另一侧不补光,营造出柔和的光比。头像的画面同样使用侧面反射光,但加入了反光板,为人物暗部补光,且反光板离人物很近,目的是充分降低反差。
光圈:f/2.5,速度:1/250s,ISO:400,焦距:85mm
运用冷暖光的结合营造出画面的神秘感。左侧一只持续灯置于地下,色温3400k左右,目的是使整个画面基调偏暖,右侧一只闪光灯打出反射光,光值*弱,目的是起到补光的作用。拍摄时相机色温设置在3600k左右,这样补光的闪光灯灯源色调偏蓝,从而营造出画面冷暖结合的效果。
光圈:f/14,速度:1/125s,ISO:200,焦距:85mm
小光源的运用更加突出了人物的情绪氛围。采用两只灯左右夹光拍摄,主灯置于人物面部朝向的正上方,光源靠近人物,使光照范围变小,从而更好地突出面部。人物后侧一只灯修饰背部线条。
光圈:f/2.8,速度:1/250s,ISO:400,焦距:45mm
人物面对窗户,窗口漫射过来的自然光使画面弥漫柔和的氛围。人物侧面加一只持续光源,持续光强度,要大于自然光线一挡。拍摄按持续光的数值曝光,目的是让人物面部增加一点反差。
光圈:f/2.8,速度:1/125s,ISO:400,焦距:45mm
主辅灯结合,营造小光比画面。布光采用两只持续光结合,主光至于人物头部正上方。补光的持续灯打到影棚天花板反射下来,这样既可以起到补光的作用,又可以避免背景受光,画面呈灰色基调,映衬人物较为夸张的造型。
光圈:f/1.8,速度:1/160s,ISO:400,焦距:50mm
运用逆光的拍摄手法,营造出戏剧性光效。两只持续灯置于人物后侧,前面用一只反光板补光,反光板离人物不要太近,不然会因面部太亮而破坏整个画面的氛围。同时用手机的手电筒为人物营造眼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