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从延禧攻略,速速get古风人像摄影技巧
2018-11-26发布
转载自:她摄影


EOS 5D Mark IV 光圈F3.5 快门1/1600s ISO100 焦距70mm
镜头: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

  前段时间,《延禧攻略》这部剧中精致的服装画面,以及仿古的***色调,一度被不少摄影师争相模仿。不少人都认为帼爷我的照片风格和剧中画面极其相似。那么,如何才能拍摄出像《延禧攻略》这样复古精致的画面的呢?帼爷我就班门弄斧从《延禧攻略》的服装、道具、构图、色调等多方面讲解一下,给大家提供拍摄思路。 


延禧攻略剧照

  无论是写真拍摄还是电视剧拍摄,流程都非常重要。电视剧中更复杂,写真摄影则相对简单的多,基本包括:前期想法沟通、服装道具的选择与准备、拍摄构图、色彩后期等流程。每个步骤都会影响*后成片,所以请不要忽视其中的每个小细节。拍摄流程图如下:

  一、前期拍摄

  摄影圈子里有两种争议一直持续不断:有人认为后期比前期重要,另一些人则认为前期更重要。以蝈爷我的一贯拍摄风格当然是认为前期重要。虽然我认为前期重要,但也并不否认后期的重要性。前期和后期是相辅相成的,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行,如果前期准备不发力,后期消耗的时间会更长。所以,前期准备越充分越好。

  1、和模特、化妆师沟通想法

  每次拍摄前,摄影师就像电视剧中的导演,必须把自己的想法构思传达给模特、助手以及化妆师。如果摄影师在表达沟通上不足,建议摄影师可以提前把自己的想法用笔记有条理地整理好。

  2、服装、道具、场景选择

  沟通确认好主题以后,就要开始准备拍摄的服装。我在看《延禧攻略的》时候,就被剧中华贵的服装和精致的道具吸引了。其实我在平时拍摄中也会将这些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融入到画面中,这也是画面为何精致的由来。
 




  服装——剧中的服装均由经验丰富的绣工手工缝制而成,运用了手推绣、盤金秀、打籽绣等传统手工艺,精美考究,充满匠心,让人从感观上获得满足感。但我们在实际拍摄中,不太可能有像剧中那样的传统手工服装,所以至少要分辨出服装的材质,不能只注重服装的仙气飘逸。



EOS 5D Mark IV 光圈F2.8 快门1/400s ISO100 焦距80mm
镜头:EF 70-200mm f/2.8L II USM
▲织金


EOS 5D Mark IV 光圈F2.8 快门1/640s ISO125 焦距120mm
镜头:EF 70-2000mm f/2.8L II USM
▲织金

  好的相机能直接拍出服饰本身的价值,所以衣服贵贱很影响成片质量。汉服材质中以锦、绢、绫、罗、帛、布、棉、麻、纱等居多。其中真丝、丝绸、织金锦工艺、缂丝都是非常贵的料子。便宜的麻、纱与丝绸、织金在镜头中呈现的画面质感会很廉价。所以要尽可能的选择质量好的丝绸、真丝这种面料的服装,会让画面整体细节更深沉。
 


EOS 5D Mark IV 光圈F2.8 快门1/250s ISO250 焦距145mm
镜头:EF 70-200mm f/2.8L II USM

  道具——《延禧攻略》中,许多的配饰和道具也是非常考究。

  ①团扇

  剧中妃子们手中的团扇均由被称为“一寸缂丝一寸金”的宫廷缂丝手艺制作而成,缂丝扇的成本相当高。实际拍摄中,市面上有很多素雅细节精致的扇子,价格不贵,效果也非常棒。

 


  但记住不要选择以下扇子:

  选择扇面时,我们无法判断怎样的搭色以及画面好看时,切记不要选择非常大的花和颜色亮丽刺眼的颜色、诗句等扇面,这些扇面很容易抢主题也并不美观。

  可以参考以下扇面:
 

(图一)

(图二)

  图一扇子出自清代时期,以缂丝手绣等工艺制作,不仅扇面细节丰富,扇柄也有设计感,如果穿的像《延禧攻略》中贵妃那样华丽的服装,就需要选择图一中的扇子,小家碧玉型的则需要选择图二那样简洁的扇面。

  ②头饰

  点翠——头饰则使用中国传统制作工艺“点翠”。现在为了保护翠鸟,多以鹅毛、丝绒等材质代替,点翠首饰更适合端庄的造型。
 


 


EOS 5D Mark IV 光圈F2.8 快门1/160s ISO200 焦距400mm
镜头:EF 70-200mm f/2.8L II USM

  千万不要试图去欺骗自己的镜头,选择塑料感和金属感强的首饰。也不要在头上插太多的首饰,否则会让画面失去重心。柔美细腻的画面可以有简单的一到两个首饰,而端庄大气奢华的造型则可以有更复杂的首饰。
 


非物质文化遗产“绒花”

  绒花——绒花是剧中另一个常见的头饰,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汉服爱好者中受到热议。绒花的价格300到上千不等,因为做工复杂,每次的售卖量有限,目前也只有南京和扬州两个地方有,想要买的朋友千万不要看错。



EOS 5D Mark IV 光圈F3.5 快门1/800s ISO100 焦距70mm
镜头:EF 70-200mm f/2.8L II USM

  场景选择——根据前期拍摄的服装造型选定场景。尤其是拍摄汉服,场景的选择要与服装的朝代相吻合。以南北方为例,南方多以精致的私人园林居多,适合拍小家碧玉柔美的汉服;北方建筑以皇家园林居多,比如故宫、颐和园等,适合拍摄大气的服装。许多影视城场景风格颇多,也是不错的选择。

  二、拍摄构图

  剧中教科书一样的镜头构图,几乎每一帧都可以用来截图学习,能看出导演有很完美的强迫症。剧中经常使用对称、对角线、引导线、框架等大量构图,接下来以我的作品为例分享我常用的构图技巧。

  1、框架式构图
 


EOS 5D Mark IV 光圈F2.8 快门1/160s ISO640 焦距44mm
镜头:EF 24-70mm f/2.8L II USM


EOS 5D Mark IV 光圈F3.5 快门1/800s ISO100 焦距105mm
镜头:EF 700-200mm f/2.8L II USM


EOS 5D Mark IV 光圈F9.0 快门1/60s ISO640 焦距35mm
镜头:EF 24-70mm f/2.8L II USM


EOS 5D Mark IV 光圈F2.8 快门1/400s ISO500 焦距90mm
镜头:EF 70-200mm f/2.8L II USM

  框架构图通常利用场景固有的环境或人为制造所形成的‘框来拍摄,是常见的构图方法之一,比较容易掌握。框架能够很好地突出主题,形成层次感,是具有文艺气息的构图方式。

  2、引导线构图
 


EOS 5D Mark IV 光圈F2.8 快门1/250s ISO100 焦距95mm
镜头:EF 70-200mm f/2.8L II USM


EOS 5D Mark IV 光圈F3.2 快门1/250s ISO320 焦距70mm
镜头:EF70-200mm f/2.8L II USM

  引导线就是利用场景中的线条吸引大家的视线,使大家的目标聚集在同一个点,引导线能够很好的形成画面纵深感,使画面变得更有冲击力。在现实生活中,马路、栏杆、河流等都可以形成引导线。

  3、对称式构图
 


EOS 5D Mark IV 光圈F2.8 快门1/160s ISO400 焦距200mm
镜头:EF 70-200mm f/2.8L II USM

 


EOS 5D Mark IV 光圈F4.0 快门1/400s ISO100 焦距80mm
镜头: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


EOS 5D Mark IV 光圈F5.7 快门1/400s ISO100 焦距70mm
镜头:EF 70-200mm f/2.8L II USM


EOS 5D Mark IV 光圈F3.2 快门1/320s ISO320 焦距110mm
镜头: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

  所谓的对称,就是以一个点或一条线为中心,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一致且对称,使画面保持平衡规整的感觉,是摄影常用构图之一,也被称为强迫症*爱的构图。

  4、虚化遮挡构图
 


EOS 5D Mark IV 光圈F2.8 快门1/400s ISO200 焦距85mm
镜头:EF 70-200mm f/2.8L II USM


EOS 5D Mark IV 光圈F2.8 快门1/400s ISO320 焦距90mm
镜头: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

  利用大光圈或长焦镜头可以将前景虚化成光斑,不仅能够营造整体氛围同时也能明确主体,让画面变得有层次感梦幻感。当我们拍的场景复杂时,也可以利用这种方式将场景虚化,使画面干净。

  5、特写镜头拍摄
 


EOS 5D Mark IV 光圈F3.2 快门1/200s ISO100 焦距200mm
镜头: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


EOS 5D Mark IV 光圈F2.8 快门1/400s ISO100 焦距200mm
镜头: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

  特写镜头就是采用近距拍摄方法。熟悉我作品的人都应该知道,我经常会拍摄一些特别,比如人的眼睛、嘴巴、手部等镜头。细微地表现人物面部变化,使画面更加细腻。

  三、色调处理

  《延禧攻略》的色调是非常热议的话题,一改之前古装片中大红大绿的高饱和色调,而转向了***灰色调,甚至许多人把这种色彩称之‘莫兰迪色调’。莫兰迪色也就是所谓的‘***灰’,源自于20世纪生于意大利波洛尼亚的乔治·莫兰迪,是意大利***的油画家,莫兰迪色调就像他的一生一样宁静而平凡。

  但剧中的色调同时也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剧中所使用的是中国古代传统颜色。巴尔蒂斯曾这样评价:“莫兰迪无疑是*接近中国绘画的欧洲画家了,他把笔墨俭省到极点!他的绘画别有境界,在观念上同中国艺术一致。他不满足表现看到的世界,而是借题发挥,抒发自己的感情。”

  《延禧攻略》的调色总监描述道:”这次的调色更多的是参考中国古画的元素。”所以,我们更应该从中国的古画、文物以及建筑中获得调色灵感。《书·益稷》有云:“以五采彰施於五色,作服,汝明。”“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玄出於黑,故六者有黄无玄为五也。”

  下面分享几种常见的色彩作为参考:
 


 

  赤现在也统称“红”,红除了大家熟知的大红色,还分为粉红,即浅红,妃色,品红,桃红,海棠红,石榴红,樱桃色,银红,大红,绛紫(紫中略带红的颜色),绯红,朱红,丹(丹砂的鲜艳红色),赤色,茜色,火红,赫赤,深红,火红,嫣红,洋红,绾,枣红,檀,浅红色,浅绛色,殷红,酡红,酡颜(饮酒脸红的样子)。



EOS 5D Mark IV 光圈F3.2 快门1/250s ISO100 焦距70mm
镜头:EF 70-200mm f/2.8L II USM

  同样是红,与高饱和的大红相比,故宫城墙的朱红显得庄重、耐看,红配绿是非常难搭配的色彩,但在故宫中却呈现的非常得体,由此可见,古人色彩搭配上很讲究,当我们在拍摄时,不知道如果搭配服装颜色,可参考场景中现有的颜色,很多时候古人已经在色彩上进行参考。


 

  “黄”分别为:藤黄、石黄、鹅黄、鸭黄、雄黄、杏黄、姜黄、柳黄、金粉,柠檬黄、淡黄、土黄、铬黄、橙黄、橘黄(桔黄)藤黄、石黄,其中在中国传统国画中经常采用:藤黄、石黄。
 


▲《富春山居图》局部

  在我的作品中,我常常以国画作为参考,大量使用国画出现的颜色,每张国画色彩都值得我们学习收藏,并且可以成为我们的色调素材。
 

  EOS 5D Mark IV 光圈F3.5 快门1/320s ISO250 焦距123mm

  镜头:EF 70-200mm f/2.8L II USM
 


EOS 5D Mark IV 光圈F2.8 快门1/200s ISO400 焦距70mm
镜头:EF 70-200mm f/2.8L II USM

 

蓝绿


  “绿”分别为:浅绿、豆绿、灰绿、茶绿、苹果绿、嫩绿、黄绿、草绿、中绿、苔藓绿、石绿、铬绿、孔雀绿、翠绿、橄榄绿、深绿、褐绿、墨绿。

  “蓝”分为:浅蓝、淡青、蓝灰、天蓝、钴蓝、海水蓝、宝石蓝、靛蓝、湖蓝、深蓝。

  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青色,故称画为“丹青”,在国画占主导颜色,现在很多在后期修绿色时,经常会把绿色挑出高饱和绿,这是非常错误的调色方式。
 


▲明 陈洪绶 蕉林酌酒图

  EOS 5D Mark IV 光圈F3.8 快门1/200s ISO100 焦距120mm

  镜头:EF 70-200mm f/2.8L II USM
 


EOS 5D Mark IV 光圈F4.6 快门1/125s ISO500 焦距145mm
镜头:EF 70-200mm f/2.8L II USM

  当我们不懂色彩搭配以及运用时,可以参考大自然的固有颜色,比如西瓜的里红外绿、黄昏的赤黄色、阴天的暗蓝色。色彩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任何角落,要学会参考收集,自然而然就会对色彩有了领悟。色彩是一个很深奥的学问,需要花大量时间去学习,并不是短期能掌握,蝈爷我所说也只是仅供参考。

  这次的教程分享就到此结束了,一次拍摄的细节远远不止我所述的几个点,还有更多无法通过文字来表达。总之,要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次创作,相信你们都能拍出完美的大片。
 

古风人像, 摄影技巧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本站用户上传发布,如有侵犯到您的相关权益,请点击权利通知指引,您可根据该指引发出权利通知书,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立即审核并处理。
广告
· 黑光网 ·
相关阅读
不同的人像应该如何布光?来看看这篇文章
如何打造多彩世界儿童摄影——场景规划
在香港,这么有味道的日系照片是如何拍出来的?
儿童摄影师学会这些技巧,就可以给宝宝拍大片了
掌握这几个摄影技巧 素人模特也可以变得很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