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低饱和」就更高级?
谁说「低饱和」就更高级?
在接触摄影之初,许多人都喜欢颜色浓郁一些的作品,因为这样的作品鲜艳明亮,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更加吸引眼球。但有一定摄影审美更加收敛自我的摄影师,会不太喜欢饱和度高的作品,究其原因可能是:
-饱和度过高的作品会比较像「糖水片」;
-色彩过于艳丽会使眼睛感到疲劳,让观看者不舒服;
-高饱和度让画面的质感与层次感降低。
为了让作品能更具「高级感」,降低饱和度成为了许多摄影师的选择。大家比较熟悉的「莫兰迪色」,便都是低饱和度配色。这种低饱和度是在原有色调里加入了一定比例的灰色,削弱了色彩原本的光泽,虽然颜色覆盖上了中性的灰调,但也会不过暗。
这种「高级」质感产生的原因在我看来:
-降低饱和度后,灰色中和原本鲜艳的颜色,让整个画面相互约束,达到视觉上的平衡
-饱和度的降低让颜色传递出的情绪变少,减少了色彩对人情绪的影响
这样,便让观看者有了一种情绪上的舒适与平衡,从而产生一种冷静感与「高级感」。
大家熟悉的张克纯的一些作品就使用了低饱和度,观看时首先会让人有种矗立于天地间的静穆感,如同欣赏古代的山水画。
同时,因为降低鲜艳颜色的存在感,减少了色彩对人情绪的影响,因此产生了一种淡淡的距离感。它不会急切的用某个点吸引人注意,观看的节奏与情绪都交与了观众自己手中。
在原画册社群里,也有一些使用低饱和度不错的作品,比如张晓东的这组:
低饱和度赋予他拍摄的静物安静、深沉、理性的感觉。
而HB的这组作品使用低饱和度让画面有了种朴素的感觉,平添了日常的美感。
所以很多摄影师通过降低色彩饱和度,获得了一种「安全」的配色。
其实这也不是绝对的,主要还是取决于摄影师所想拍摄的主题、目的,以及想要表达的内容。比如马格南摄影师Trent Parke的彩色摄影集《Coming Soon》中的作品:
作品的饱和度非常高,给人感觉浓郁的色彩填满了整个画面不小心就会溢出,这是Trent Parke对于家乡澳洲的街头、阳光特别的捕捉和表达方式。
© Trent Parke 《Coming Soon》降低饱和度后
那么浓烈的情绪是否被淡化了许多,原本街头那种随性、活泼跳跃的感觉也被弱化了下来。
不过这里要注意,Trent Parke的高饱和色彩搭配了高对比度和节制的亮度,否则可能画面会因为变得脏、浮而失去了力量感。
同样喜欢使用高饱和度的,还有日本女摄影师蜷川实花:
她的作品有种张牙舞爪的绚丽感,同时却也散发着极致奢华之后的破败和落寞之感。美好之下是挥之不去的死亡阴影,让人不由自主的去思考「生命无常」。但如果降低她作品的饱和度:
作品本身色彩的冲击力,以及颓靡感都会大打折扣,同时丧失了蜷川实花本身独特的视觉语言,不符合她所想要表达的内核与情感。
很多摄影爱好者都经历了从「高饱和」到「低饱和」的过程,这大概是审美偏好从明确的、艳丽的、舒适的,去往了平静的、诗意的、内敛的。所以很多摄影爱好者将低饱和度视为鄙视链更上端的位置。
艺术摄影里有很多低饱和度作品,但这并非天然证明了它更「高级」更「有质感」,而是因为摄影师拍摄对象或主题可能更适合于这种客观、疏离、冷静的表达。
如果低饱和度用得不好,会画面会变得脏、腻、优柔寡断。
在艺术摄影里也有很多高饱和度的作品,比如一些街头摄影或是带有荒诞、超现实意味的作品,浓郁的色彩让作品变得灵动、自然。之所以我们看到的很多高饱和作品视觉效果不错,是因为摄影师同时控制了亮度、对比度等要素,所以才综合呈现出高饱和度的良好效果。
低饱和度并不代表更高级,高饱和度也不代表更艳俗。或许我们更应该探讨的是一个多维度的色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