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Hello,各位可爱的空心粉们,我是AIRPHOTO的成河。
伊夫•克莱因创造了一种纯度较高的明净蓝,这种蓝被誉为“理想之蓝”、“绝对之蓝”,最后以他的名字命名——克莱因蓝。
它高饱和的颜色与自带的高级感和神秘感,使它成为了时下流行的颜色。
“没有比普鲁士蓝制作过程更独特的过程了,若不是命运眷顾,必定需要一个艰深的理论才能发明出普鲁士蓝。”法国化学家让·埃洛,一语道出了普鲁士蓝的奥秘。
它来源于一场美丽的错误,一个浪漫的化学公式【3K4[Fe(CN)6]+ 4FeCl3 → Fe4[Fe(CN)6]3↓ + 12KCl】
1704年,一位叫做海因里希·狄斯巴赫(Heinrich Diesbach)的德国化学家,在实验室中生产一种名为“Florentine lake”的红色颜料时由于意外的污染得到了一种深蓝色沉淀。
这种蓝色沉淀竟然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颜料,最后被命名为普鲁士蓝。
法国画家珍·安托万·华托,日本画家葛饰北斋,以及西班牙艺术大师巴勃罗·毕加索都在作品中大量使用过普鲁士蓝。
1842年诞生的摄影成像工艺——蓝晒法,形成的蓝就是普鲁士蓝。这种单色照相印刷工艺所形成的蓝沉静平和,深邃有张力。
还有一种蓝,很难界定,如同它的复杂概念一样。
它是“群而有集,青出金石”的群青,是千禧年Windows98的屏幕光,是卫斯理蓝血人手臂浮起的筋脉,是末日废弃仓库头顶风扇呆滞的颜色,也是玫瑰星云周围环绕的行星。
蓝色场景里,游泳池是一个绝佳的拍摄地。
《Blue》中身穿黑色泳衣的朱丽叶一次又一次地潜进水里,于是忧郁和悲伤的情绪在沉静的水和蓝色的波光中氤氲。
B.背景布
在拍摄单色大背景的时候,使用背景布是最常见的方法。
但是可能会出现背景布褶皱的问题,这个时候一些除皱小技巧就很必要了。
选择合适的画笔大小(快捷键【】可调整大小)进行涂抹抹平。
最后可以视情况,配合调整图层透明度,使整个背景自然过渡,平整服帖。
C.天空暮色
Blue hour——夕阳尽退,暮色蔼蔼的时刻,自然的蓝色天幕黯淡得恰如其分。
人在这样的天空下被包裹,像是世界在黑夜到来之前的最后一抹温柔。
把握好这样的情绪,借助暖色手电对脸部进行补光,情绪大片信手拈来。
窗户是光线来源,也是道具。
《blue》中女主经历了失去爱人的沉痛后,和另外一个男人缠绵的雨夜凌晨,她坐在窗前呆滞地看着窗外。
此时,窗户玻璃作为前景,反射出的炽蓝光,笼罩她的半张脸和身体,连同屋子里昏暗的灯光,构成了女主激情褪去之后,失落和寂寥心绪的外部呈现。
水果的斑斓和鲜艳在蓝色下会更突出和鲜明,点段式的水果摆放在蓝色背景里也会增加更多的趣味和创意。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为人如此,摄影也是如此。
相生的两个颜色,剥离了所有色彩以后,仅剩的黑白永远能够暴露出影像的真实。
某种程度上来说,黑白摄影就是影像的过滤网。
在人体拍摄中经常使用黑白摄影,因为在人体的曲线起伏下黑白明暗调可以得到**程度的表现。
荒井晴彦的情色片《火山口的两人》里,从小在一起长大的恋人,分手多年后在女方结婚前夕重逢,旧情复燃的他们翻看的往昔写真集就是黑白摄影。
他们年轻的身体和炽热的爱,在黑与白中得到了充分的暴露和展现。
曝光不正确是每一个摄影师都会尽力回避的,但有的时候,过曝也会让照片拥有独特的氛围和质感。
蓝白红三部曲的《Blanc》,所呈现的就是过曝之后的“白”
男主人公被深爱的妻子抛弃,影片不断闪回两人结婚时的录像带,过曝的画面使人眩目,但随之带来的是摇摇欲坠的梦幻感。
穿着白纱的妻子在逆光中美好得仿佛只存在于他的梦境里。
“留白是摄影永恒的话题”
**的摄影是做减法,而留白就是将减法做到极致。
足够丰富的主题与足够的留白,可以让照片的故事感和想象空间变得更大。
《Blanc》里,主角终于开始新的生活,欢快地奔向海滩,这里导演尽可能地去除了画面里除主角之外的物体,把观看者的视线集中到主角身上,让大家进入他的希望和快乐中。
香港摄影师Woody Lau,他在照片的留白上,处理得总是恰如其分。
几块钱的白纱,绝对是摄影平价道具首选。
白纱坠落时,人眼追随白纱移动,凭风而依的白纱牵引着人物,彷徨无依的情绪就在一牵一引里完成。
白纱整个遮住人物作为前景遮挡,朦胧的白纱此时就像是情绪的隐喻。
家里干净的白色塑料袋,也可以用来做拍摄道具。
雨天是情绪生长的天气,白色塑料袋附住身体,束缚也一并出现,像是海岸边被缠住的海鸥。
红是季节的颜色,辗转于春夏秋冬之中,总是看不厌。
勃垦第葡萄酒被称为“法国葡萄酒之王”,勃垦第红也如葡萄酒般优雅、性感。
**红无疑是**文化的底色,从古至今,明明如焰火,照耀华夏。
从威严的宫墙,到大门口的红灯笼、新娘的红盖头,再到新年的鞭炮、春联窗花,满眼的红横亘千秋,经久不衰。
忍冬红代表勇敢、自信、重要,曾经是2011年的年度潘通色。而今再看这个颜色,仍旧鲜活灵动,馥郁动人。
红色吸睛,铺洒在脸上,五官的曲线轮廓都会得到很好的修饰。
最后,还是用三部曲系列之一《Red》来收尾吧。
《Red》是三部曲里最后一部,在第47届戛纳电影节和昆丁的《低俗小说》的角逐中惜败,那个时候很多欧洲电影人为它鸣不平,愤言“痞子打败了大师。”
电影中,导演几乎在每一个镜头里都加入了红色元素,大大小小的红色色块散落在画面各处最后完成了导演主题的表达。
将表达诉诸色彩,于是色彩就不仅仅是装饰,而是摄影师眼里的情绪和情感,甚至是自我。
看完这一篇,你们是不是对蓝白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甚至想要拍摄属于自己的“蓝白红”三部曲了呢?
那就快快拿上相机出发吧,期待你们交作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