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影楼因管理不善倒闭 如何跳出管理的大坑?
2016-09-19 14:52:14
管理晨读    

  去年12月份,朋友入职了一家融完A轮的公司。制度也比较健全,文化理念先进,好多同事都是海归,但年后回来就倒闭了。

  我并不吃惊,举个细节:在他们公司,公款报销吃喝成了公开的秘密,领导也知道,但解决方法就是无休止的开会提醒。所以,很多公司并非死在产品业务不行,而是掉进了管理的大坑。

  1、用绩效说话:管理只对绩效负责

  现象一:功劳与苦劳

  现在大家普遍知道,“苦劳”是对绩效没有帮助的。但是在现实中,很多人有了“苦劳”之后,就会觉得已经很对得起公司了。其实我们也会接受这些看法,很多公司还是以苦劳为考量标准。这说明对管理的观念还是没有认识清楚。讲苦劳是对管理上的***浪费。

  现象二:能力和态度

  管理只对绩效负责,直接产生绩效的是能力,而不是态度。谁产生绩效,谁就*重要。当态度转化为能力,才有用。

  你不妨反思一下自己的企业,你公司活得好的员工是谁?是不是能干的人累死,不干活的人活得很好?而通常是能干的人总是态度不那么好,不能干的人总是很讨好。那么你的管理就一定出问题了,你考核的是态度多,还是能力多?

  如果你50%的内容都是在考核态度,那你的公司能干的人就自然活得很累了——而这意味着如果有机会,他就会流走。这是对管理的第二大浪费。

  现象三:才干和品德

  品德只有在遇到重大挑战时才能评价,通常情况下,我们很难去评价一个人的品德是好还是坏,管理不能把赌注押在这里,而恰恰应该去设法解决它:管理要承担的责任就是没有机会让人去犯错误,让品德转化为才干,创造绩效。所以学管理,要看经济学和组织行为学。

  何时“德”比“才”重要?必须要说明的是:在两个时间点上,德比才重要。一是在招聘时;一是在提拔时。
 

  2、等边分配法则:管理是一种分配

  管理者一定要懂得把三样东西分成等边三角形:即权力、责任、利益三角对等。

  几乎所有管理出问题,都是因为三者的不对等。

  管理实际上是一种分配,需要特别提请注意的是,这里分配的是一种责任,而不是权力。我们在管理中犯的*大错误就是分配权力。必须明确,权力分配的依据不是岗位,而是责任。

  比如:如果完成绩效的责任,分公司的责任*大,那么权力*大的就应该是分公司经理。但是现实中常常不是这样。我建议大家做两个重要观察:

  ①公司的总经理经常给谁开会?参加会议的人就是权力*大的人。

  他是经常给总部职能部门的人,如人力资源经理、财务经理开会?还是经常和分公司经理、一线经理开会?和总经理经常开会的人*有权做决定,只不过这个决定是通过总经理部署下去。

  ②公司头衔的设计,是一线人员的称谓高,还是公司职能部门的称谓高?

  称谓具有象征意义,权力常常在岗位的称谓中就分配了。你会发现,总经理的会议室里多是职能部门的人,而二线职能部门负责人的称谓都比分公司、一线岗位的称谓高。你又如何让一个人力资源总监去为一个小小的一线经理服务?彼此见面一打招呼,上下心态就立刻拉开了。这样的分配就不是基于责任的分配,管理效力自然大打折扣。

  3、管理始终为经营服务

  这是我一直坚持的观点,也是谈得*多的话题。其中含有两个重要的认识:

  ***,管理做什么,必须由经营决定;
  第二,管理水平和经营水平到底哪个高?

  认识一 :为什么管理做什么要由经营确定?

  在一个公司中,“经营”是选择对的事情做;管理是要把事情做对。逻辑关系非常明显。
比如通常情况下,薄利多销政策的经营,对应规模化和成本管理;一分价钱一分货经营,对应品质和品牌管理;服务化经营对应流程管理;定制化经营对应柔性化管理等。

  认识二:为什么管理不能大于经营?

  因为一个公司的管理能力大于经营能力的话,那常常意味着亏损。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公司制度很健全、文化理念很先进、人才很***,但就是经营不景气的原因。虽然你很懂管理,但是你的管理观有问题。你不妨看看,你公司****的人是在做经营,还是在做管理?你开内部会议多,还是开外部会议多?如果你的高管团队每一次都是开内部会议,每天看到的都是他的下属,那么你的管理就大过了经营。
 

管理
广告
· 黑光网 ·
相关阅读
如何让员工成为*好的影楼品牌大使
影楼如何提升消费的体验度?
中小影楼迅速培养信誉度四步走
影楼老板必须要知道的影楼管理方法
影楼企业打造企业文化的12条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