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很多企业的培训依旧追求技能层面的提升,但如果不能提升员工在愿景使命层面的认同感,技能培训的价值就无法释放。回到管理者角度,在“员工赋能”层面,管理者往往还存在三个误区:
**个误区是,一切皆可“赋能”
不区分对象,不区分发展阶段,不区分轻重缓急,一谈赋能,马上全员推进,这往往会让那些没有目标、缺乏经验、缺少职业历练的员工措手不及,搞不好,赋能变成了放羊,团队放任自流,*终得不偿失。
所以,要告诫管理者的是,千万不能神话“赋能”。给员工“赋能”,不等于一切皆可赋能,要从员工的实际情况出发,发挥目标、计划、辅导、激励的管理作用,帮助员工进入到良性发展轨道,而不是任由员工自生自灭,于人于己恐怕都不是负责任的管理方式。有些员工,要主动赋能,有些员工,要加强管理,一刀切的“赋能”,*终伤害的还是员工和公司。
第二个误区是,把放权当“赋能”
相对于过去的集权管理而言,管理者一定程度的“放权”,当然可被视为“员工赋能”的有效方式。但,放权不等于赋能,如果给了权力不给支持,给了权力不给约束,给了权力不给机会,那么,这样的放权,其实就是一种转嫁责任罢了,对管理者而言,所谓赋能,既要给予员工权责利,又要给予员工机会和平台,这样的赋能,才能帮助员工提升能力。
以海尔创客模式为例。2014年开始,海尔的员工成为创客,中层成为小微主,高层成为平台主,让离一线客户*近的员工成为主体,围绕终端客户需求,海尔的中高管们对员工进行平台、资源、机会的深度对接支持。同时,针对员工的能力弱项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培训,这种情况下,员工赋能就变成了整个组织资源协调、战略落地的关键环节,员工赋能就成为激活个体的战略抉择。
第三个误区是,赋能别人,忘了自己
这一点尤其需要提醒管理者。要想赋能别人,首先赋能自己。没有“自我赋能”的管理者,怎么可能实现员工赋能?因此,管理者要问自己,如何实现自我赋能?这就要回到“赋能”的本意,作为积极心理学中的一个名词,赋能被引入到管理学中,主要通过言行、态度、环境的改变,给予别人正能量
因此,管理者自身的言行、态度和习惯的改变,正是员工赋能的起点,大多数情况下,如果企业的一把手CEO都无法实现自我赋能,如果大量的中高管仍停留在过去的管理风格,奢谈员工赋能,简直就是异想天开,那只不过是一场追逐流行的自我欺骗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