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如果说摄影教育更多是在促进摄影创作的独立性、摄影观看的系统化、以及立足于摄影市场多维度人才需求的话,那么,中国的摄影教育显然是失败的。它最大限度地将资源浪费在看似艺术教育训练,实为流水线的工业设计思维中。越来越多的摄影专业学生正在扛着高额学费,逐步沦为专业产业化的炮灰。
倘若国内的艺术类高校还不做出改变的话,那么正在渐次兴起的摄影培训班、工作坊,都足以替代现有的高校摄影教育。摄影培训班对于高校摄影教育的警示在于,它直接传授拍摄技艺,根据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拥有更为成熟的通向摄影成功学的法则与资源,而不似高校那般,将摄影教育拖入其滞重而又单一化的泥潭。
如果说摄影教育更多是在促进摄影创作的独立性、摄影观看的系统化、以及立足于摄影市场多维度人才需求的话,那么,中国的摄影教育显然是失败的。它最大限度地将资源浪费在看似艺术教育训练,实为流水线的工业设计思维中。越来越多的摄影专业学生正在扛着高额学费,逐步沦为专业产业化的炮灰。
这不是盛世危言。
倘若国内的艺术类高校还不做出改变的话,那么正在渐次兴起的摄影培训班、工作坊,都足以替代现有的高校摄影教育。摄影培训班对于高校摄影教育的警示在于,它直接传授拍摄技艺,根据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拥有更为成熟的通向摄影成功学的法则与资源,而不似高校那般,将摄影教育拖入其滞重而又单一化的泥潭。
早在2009年,摄影评论家李媚就曾经指出“中国摄影教育太水”。而三影堂影像艺术中心创始人、摄影家荣荣也曾透露:一批清华大学摄影专业的学生来三影堂参观,当参观到暗房时,很多学生都没有见到过底片。
这或许只是问题的冰山一角,但我们大致可以明白摄影史教育的断层带来的尴尬境遇。事实上,实用化的流水线教育正在代替以摄影史、摄影创作理论与实践、策展、摄影工艺、影像艺术批评、作品解读、照片鉴定、拍卖与收藏、市场数据分析等为主的摄影教育。
在追寻具体症结之前,让我们先从地理学分布上由北向南来看看国内九大美院的摄影教育情况。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在刘立宏的带领下,一直在坚持摄影本体的教学实践,从其人才输出来看,王宁德、阎实等人也是目前艺术界的活跃人物,业界知名人物付羽却是雕塑系毕业;天津美院将摄影艺术系设置在新媒体艺术学院;清华大学美院没有摄影系,只设置了视觉传达设计系,摄影基础只是该系的课程之一,虽说从北京电影学院引进了摄影教师、暗房达人冯建国,但被安排在信息艺术设计系;名头最响的中央美院,将摄影专业设置在设计学院之下,主要是考虑“将摄影放置于宏观的当代视觉艺术背景下进行解读”,同时拥有姚璐、缪晓春、王川等丰厚的师资,但教室队伍自身的强大,却没有带来传习效果的明显改观。需要一提的是,央美美术馆在王璜生的主持下频繁邀请众多国际知名摄影家前来展览并做讲座,这是摄影专业学生不可多得的获取给养的机会;西安美院于1995年建立了摄影专业,但将其设置在版画系,其掌门谢爱军近几年不断向其他非专业高校(比如西安理工大学)输送摄影教师人才,其教育效果要在非专业高校里才能体现;湖北美院将图片摄影技术设置在工业设计专业之下;四川美院将摄影设置在影视动画学院,其主要精力还是当代艺术人才输送者;地处杭州的中国美院,将摄影系设置在传媒动画学院之下,拥有薛华克、矫健、邵文欢等创作力量,毕业生里有储楚这样优秀的摄影创作者,已然成为浙江摄影的主体力量,但似乎都是当代艺术范畴的努力;广州美院开设有摄影与数码专业,但放在教育学院编制之内。
从以上的情况可以看出,即便我们幸运地看到有鲁美与国美这样的专业体察,也不能掩盖中国高校整体摄影教育体系的问题。暂且不去考虑摄影的艺术体量,就摄影本身属性的识别与定位上来说,在各大高校中依然没有取得合适的身份认证,只能挂靠在视觉、新媒体以及工业设计领域之下,为其提供配套服务。
纵然有部分非专业高校也引入了摄影的相关课程,但不是被划归新闻学或传播学专业,就是归属于视觉设计或广告专业,除了新闻传播学所需的图片编辑与摄影记者培养体系之外,高校的摄影教育从专业的设置上就早早地进入了工业化轨道。其表现在学生的创作当中,则是工业化的设计与视觉的创意传达,以及图片碎片化,学生的创作实践以打碎图片为手段,进行重组和拼贴,甚至是嫁接,从而完成视觉设计标准及工业流程所赋予的使命。这是图片产业向工业化妥协的结果,看似创意十足,实则趋同空洞的“标准化”摄影走向前台,成为摄影成功学树立起来的典型,而当代艺术领域的风生水起、泥沙俱下也成了这种成功幻象的寄托。
自摄影数码化以来,时尚杂志出版商(以时尚集团、桦榭集团、康泰纳仕集团为主)便加强了摄影的工业化速度和商业化的流行模式形成,造型职业化,脚本有人撰写,模特摆姿都有教程。从卖东西的角度来说,摄影是成功的,而从时尚摄影层面来讲,摄影是失败的,它被剥夺了本身的丰富性与新的可能性,而被纳入到工具范畴之中。
基于成熟的商业范本和就业无望的双重因素,上文所说的现状,被摄影专业的学生所看好,他们可以心安理得地选择以虚浮的形式代替思考,以曾经拥有的艺术家梦想为作料,揉捏充饥有余,美味全无的压缩饼干。一套走向社会之前的摄影速成模式应运而生。摄影的本体性在高校的摄影创作中由此真正被漠视。对于他们来说,本体是艰难而遥远的,它导致了畏惧感。
要创意不要创作,要设计不要本体。高校教育环境所孕育的精英化意识与学生对于当代艺术的幻想,媾和制造了中国摄影教育的窘境。
2012年下半年,《影像艺术批评》作者、供职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艺术教育系教授特里·巴雷特将来中国开班,主讲一门名为“未来策展人”的课程。这个事情给我们的启发在于,如何考察未来摄影市场,培养有潜质的策展人、摄影收藏顾问、摄影推广人、摄影艺术经纪人、摄影艺术批评家,成为新的市场需求。而与美术馆、画廊、拍卖机构、专业媒体、藏家建立联系,以此为契机,衔接起摄影的完整生态链条,是高校摄影教育需要考虑的事情,由此出发对课程和专业设置做出改变,从急功近利的摄影成功学的歧途上返回,不失为一种自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黑光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