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岩熔黑,90年代中期红极一时的黑冰摄影的创始人之一。在人像摄影领域掀起一阵风浪的他又转身从事起了体育摄影,成立了正黑视觉商业摄影机构。
岩熔黑是资深的人像摄影师,他的摄影理念影响了很多人,比如多汲取视觉“养分”,再比如缘自于绘画里的“大关系”概念。他有一个“100对100”理论:100家摄影机构和100个顾客,99家的摄影机构消化掉90个客人,但总有那么10个客人想追求不一样的东西。他想做的,恰恰是吸引到这剩下的10个人。做黑冰时是这样,如今正黑视觉也是这样一个思路。他有点叛逆,不喜欢按常理出牌,或许正是他的这种叛逆成就了他今天的成就。
岩熔黑在进入摄影领域之前,约莫接受了十来年的美术教育,尤其是赶上了他所说的80年代中后期艺术最活跃的时候,他接触了大量的艺术展览、书籍、演出,这使得他十分推崇艺术教育。
作为摄影师,谈到视觉的积累,岩熔黑说:“刚起步的,有困惑的,就应该多看。每个人都有卡住的时候,你要想跃过,就需要去汲取。接受得多了,才能够转化为自己的营养。”
岩熔黑,他是90年代中期红极一时的黑冰摄影的创始人之一。
在人像摄影领域掀起一阵风浪的他又转身从事起了体育摄影,成立了正黑视觉商业摄影机构。
这一段经历正如他对正黑视觉的阐释:来自对摄影的执着,和对曾经辉煌的淡忘……
现在的他,又有了对摄影新的想法和尝试。
同时,他也是一个“享乐主义者”,认为有限的生命一半是用来证明价值,另一半是用来享受生活。
他喜欢玩户外,这是他的一种生活方式。
岩熔黑生于1969年,刚过了四十不惑的年龄。
生活态度:30玩命挣钱,40享受生活。
“我还是那样一个生活态度:我不想让自己吃力,我想让自己很轻松。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不想为难自己。40岁之后,身外之物已经不那么重要。”
岩熔黑几乎算得上是一个微博“重度使用者”了。
他耗在微博上的时间几乎可以覆盖到一天中的任何时候:凌晨两点、大清早、正午、傍晚……
但这个平台几乎无关专业的摄影,他也并不会刻意去维护一个专业人像摄影师的形象,甚至发上去的好多照片就是用手机拍的,哪怕他的单反相机里有更正式的。
“微博是一个真人游戏平台,它是鱼龙混杂的一个界面,我很少特别往专业上靠,受众并不太接受。比如地产界的潘石屹,要是天天去说他的房子,大家不接受,他一定是更亲民的,更人性化的。我也不喜欢崩着脸,崩着劲儿,谁愿意跟我聊天,我有空就聊。我一直也都是这样,特别不喜欢装,去粉饰,真实是特别难能可贵的。”
他不睡懒觉,七八点钟起床,准点去正黑视觉上班,没事的时候就开始玩微博,但他说并不是单纯地在玩,也从中去感受一种传播生态的改变,从中悟事儿,他现在重新组建的团队便是通过“微博控”找过来的。
“微博是我的一部分。虽然百分之六七十的时间我是在愤世嫉俗,但剩下的百分之三十,足够我去做一些事。”
他给自己贴的标签有两个:一个是“摄影师”,一个是“但是更爱玩”。如果没有实在不可推卸的任务,周末的他一定是不工作的。“我一定要有自己的时间。钱是绝对不可以没有,但当你把钱作为唯一一个审视标准的时候,往往会挺累的。”
在人像摄影圈里,也有他称赞的洒脱享受生活的人,譬如,他对房翔的评价是“他打球打疯了”,对谢墨的评价是“他潜水潜疯了。”
他自己也热爱很多户外活动:潜水,玩摩托艇,滑雪,越野……
“这些事跟挣钱一样重要。”
岩熔黑戴着颜色鲜艳的鸭舌帽,似乎一副随时整装待发的模样。
至于挣钱,他也并不一定以多么严肃的心态去挣。比如他的卅卌摩托艇生意,就是因为自己爱玩的缘故得到的一个代理机会,“说得好听一点,就是我在搞多种经营。玩的时候就把钱也挣了。”
“卅卌”这个颇有点古怪的名字,也是缘自他一贯不喜落入俗套的风格。想名字时,他对着字典愣是找了俩生僻字,若硬是要扯内涵,那也有,“卅”代表三十,“卌”代表四十,对应的是“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的意思,这么一想,他就更觉得非这俩字莫属了。
至于这两个字难认的问题,岩熔黑说:“恰恰因为你记不住,或者你不认识,你一定会多看两眼。”
这是他的一套传播理论。
岩熔黑还有自己的一套视觉理论:存在即是道理。
八十年代的时候,学画画的岩熔黑正好赶上了艺术上的宽松大环境。约莫1985年到1989年是中国艺术界非常活跃的一个时期,大量的国外艺术进驻,集中在中国美术馆,各种门类,各种流派,很多东西是他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的。他在那段时期接受了大量的视觉洗礼,哪怕看不懂的,也先强制自己接受了再说。
“有时候就瞪着眼睛生接受,理解不了,就先去记忆。至少明白了一个道理:存在即是合理。记忆得多了,至少能辨别得出孰好孰坏了。”
此外,中国第五代导演正施展舞台的电影市场也异常活跃,岩熔黑从各种艺术形式中吸取着营养,这是当时的文艺大环境。至于小环境,则是他当时所在的美术学院附中那一个小天地。从附中的图书馆里也许借不到《雷锋日记》,借不到《歌德巴赫猜想》,但能借到大批大批的艺术书籍。另一方面,他身边的同学老师,也都是画画的呢。
“我脑袋里面没有之乎者也,没有公式,没有条条框框,我受的是一种形象思维的教育,很感性的,有时候说不清道理在哪里。”
岩熔黑的艺术熏陶可以追溯到更小的时候。他说自己在三、五岁的时候就喜欢上了画画,并且画得很不错,常常受到别人的称赞,这让他很高兴。但家里人并没有从事艺术相关工作的,所以一开始并不支持。上了初中后,他经历了学业上的一些挫折,于是跟父母提出:“那我还是学画画吧。”
就这样,他走上了美术这条路。
正式的学画生涯缘自少年宫,岩熔黑说突然觉得生活美好起来了,看见的世界也有颜色了。他利用课余的时间去画画,辛苦却快乐着,这是他少年时期特别美好的一段回忆。
初中还没毕业,他就擅作主张报考了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并且顺利考上了,从1984年开始,他在那里度过了人生中十分难忘的四年。
在专门的美术学校,岩熔黑说他换了一种与此前不同的新的思维方式,不再受刻板的书本式教育,那里没有一加一等于二的标准答案,每个人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特色,老师也不会打击谁。
“那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融洽的,有竞争,但没有谁高谁低。我到现在也认为,美术教育是特别陶冶人情操的方式,艺术教育恰恰是这样一种开发人性的教育。”
岩熔黑感恩于美院附中的那一段经历,说他的母校培养了很多人,有第六代电影导演路学长、王小帅,有知名演员耿乐,还有中国第一代传奇摇滚人王迪。
从美院附中毕业后,岩熔黑又考上了中央美术学院,加起来,他有很长时间都“浸”在了美术的氛围中。
深厚的视觉修养也许是他日后从事摄影的一个优势,但是他说,“我可能的确基础好一点,但这也不够我吃一辈子。”
岩熔黑是资深的人像摄影师,有一批铁杆摄影粉丝,他说自己并没有培养出什么技术高手,是他的摄影理念影响了很多人,比如多汲取视觉“养分”,再比如缘自于绘画里的“大关系”概念,他提倡在摄影中,先把定位和大关系找准了,再进入局部细节的控制,剩下的事就可以迎刃而解。
接触了多年绘画的岩熔黑最终从事了摄影,到今天,已经过去了整整有二十个年头。
算起来,在他从事摄影的二十年里,有几个节点。
1995年他开始做黑冰,是为了“搅浑水”,目的达到了,黑冰确实引起了轰动。他给黑冰设计过的广告词是:甜男蜜女你婚纱,形单影孤我黑冰。类似有些张狂的广告在《精品购物指南》上登了十期,有人看到了之后骂他,但他说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它想把黑冰的前卫理念传递出去。
2003年他嗅到了新的市场机会开始想搞点体育摄影,成立了“正黑视觉”商业摄影机构,目的也达到了,他与多家运动品牌建立起了合作关系,另外一个证明是:2008年的北京***官方海报是他拍的。
但他也承认在摄影上有没达到的目的,2006年的时候他想成为一个摄影艺术家,搞观念摄影,最后无疾而终,因为那个时期缺少了“阶段性的想法”。
“我这个人一直比较躁动。摄影已经做了整整20个年头了,我的兴趣点在跑。”
现在的他,意识到摄影已经变得越来越
“亲民”,他也不想再端着严肃的架子,而是想让它往更低端、通俗了走。所以,他现在在做一种网络私房视频的产品,以拍摄为载体,盈利点是植入广告。其实就是私房写真的一个变种。可能又是太超前的一件事,就像黑冰,当时就有人谩骂。但我相信这个东西可以做,因为它是存在的,只是在中国大家视而不见。”
岩熔黑自认为是个喜欢偷巧并且能够偷着巧的人,有时候显得犯忌和出格。早在上小学的时候,他就擅长用土办法解答超出所学范围的数学难题。
他有一个“100对100”理论:100家摄影机构和100个顾客,99家的摄影机构消化掉90个客人,但总有那么10个客人想追求不一样的东西。
他想做的,恰恰是吸引到这剩下的10个人。做黑冰时是这样,如今也是这么一个思路。
“我知道那10个人在哪儿,我就要找那他们。我长这么大一直这样,或者可以叫比较叛逆,不按常理出牌。”
观点:摄影的模式在改变
随着技术手段,硬件,网络手段,摄影应该更亲民,它不应该那么严肃,应该是更适于传播,更轻松的。
十年前,摄影师还是引领消费时尚的主力军,现在摄影的门槛降低了,它变成了很个性化、很个人化的一个模式。大家的取向已经多元化,并不是原来某几个人去引领时尚。影楼会发现越做越困难,因为门槛太低了,好多好的东西又都是很纪实的。由于器材的普及,可能朋友拍的照片恰恰才是自己想要的,哪怕是用手机、小卡片机拍的。传统影楼怎样去符合需求?专业摄影师该怎样去应对?面对这个,我想我们应该泰然面对,除非还有一个极端,你真去做非常个人化的创作。摄影市场处于一个颓势,或者将重新洗牌,你必须得重新理解这个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黑光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