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重庆摄影师杨明富:给红楼梦演员拍照获奖
2013-01-10发布
转载自:重庆晨报


杨明富近照

杨明富名作《光与影》

87版《红楼梦》周月演尤三姐

  原以为走进黄桷坪美院附近杨明富的家里,就可以看见墙上挂着他那幅摄影名作《光与影》,但出乎意料,墙上挂有油画,但就是看不到一幅摄影。只有当我和他一起抬起书房一张绷子床的床板,拖出两个纸箱,一个在留真掌镜的资深摄影师和曾任重庆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的知名摄影家的影像窖藏,才重见天日。

  1960年代以来的黑白和彩色老照片、刊登有他的作品《中国摄影》、《大众摄影》、《人像摄影》这些摄影界的顶级刊物、各种大赛的参展证书和奖状、留真相馆的工作证、曾任重庆摄影公司经理的聘书,倒出来堆在地板上后,我才翻出还带着1980年代饱和阳光的《光与影》原片,一些受潮的黑白老照片表层,碎成雪花一样的白纸屑洒落在上面。

留真

  杨明富小时候生活在远离重庆摄影中心的石桥铺镇上。这个来自石桥铺的崽儿心灵手巧,他后来进了留真。

  留真最初由留日海归黄少怀先生创办,他在日本学的摄影,回国又去上海摄影界踩了一圈,所以重庆留真的硬件不输当时全国的摄影中心上海,照相机一坨一坨的尽是尼康镜头和德国、美国货,惹得蒋介石、宋美龄、郭沫若、影后蝴蝶这些大人物都来留真留影。“我去留真上班时,黄少怀都还在店里,50多岁了。一年后,我当组长,相当于现在的店长”。

  文革前,杨明富经民选当过留真副经理,留真文革时改名“红卫”;文革后,他被任命为书记兼经理。“留真的名气大到你打出租车,只要说一声到留真,司机问都不用问,就把你拉去了。”1980年代,很多家族劫后团圆,很多新人牵手成婚,首选留真照全家福和排排照。“逢年过节,特别是春节前,最先是排轮子,后来开票拿号,喊号,照相的人从最里面的摄影场、露天花园小天井,一直排到大门口街边。”

光影

  每个摄影家从小都在等待一生中决定性的光影瞬间,1983年,汕头公元感光化学厂邀请全国20多名摄影家到西双版纳采风创作,杨明富抓住了属于他的那个瞬间。重庆只请了他一个,正值泼水节期间,大家一去就散开了,各找题材。傣族的竹楼、河边洗头的风情,都照了一些,“但这些我都觉得只是纪实性小品,不是作品,有人去趴在地上拍斗鸡,我更不感兴趣。我搞了一辈子专业摄影,重点还是必须放在人像上,要抓人物。”

  他走到一个小广场上,央视一个摄制组正在拍泼水场面。场面湿润闹热,在人丛中,杨明富的眼中映入一个戴帽女子的笑影。“她当时可能正从某个方向把头转过来,看到泼水,就笑了。我举起手里的尼康F3,变焦镜头,用大光圈一下子就抓下来了。”

  正当中午,太阳当顶,拍人像本来最忌讳这种过强顶光,光线直下,面部轮廓会互相遮,有些地方就会阴影太重。现在可用闪光灯补足,但当时摄影圈忌讳这样。好在那一瞬间,顶光透过女子的镂空白帽得以减弱,只把柔和的阴影和漂亮的光斑,投洒在女子脸上和胸前。

  “当时我眼晴比现在好,最先打动我的就是她身上的光影,觉得很特别,还有她的笑,是看得入神,发自内心,不是那种你喊1、2、3才开始笑的。从影调的角度,她帽子上的花,如果是纸花,层次感还要好一些,但她戴的是鲜花,更有生命感。当时我离她几米远,周围到处都是人,我只拍了两张,一张正面,一张侧面。”

  回到重庆,几十个柯达胶卷冲出来一看,就数“她”最好,杨明富就把正面那张送去参展,获四川省第四届人像影展金牌奖,又入选由著名中南海摄影师徐肖冰任评委会主席的1983年第二届国际摄影展,又送去参加全国第四届人像摄影展,获银奖。多年以后,有评委给他说,“你这张片子,当时因已入选第二届国际影展的因素,两个影展评选时间很近,所以最后给你一个银奖。不然,金奖也很有可能。”

周月

  杨明富拍完之后,光线和人群又在变动,他就离开了,他也无法联系。一年以后,他收到一封信封上印有“上海戏剧学院”字样的信件,照片上那个女子,找上门来“踢馆”了。

  在三页顶头印有红色书法体“昆明市青年话剧团”字样的暗格白信纸上,女子写道:“杨明富同志,您好!我是昆明市青年话剧团(现已改为昆明市儿童艺术剧团)的演员。你在去年西双版纳的泼水节上拍摄的一幅取名为《艳阳天》又名《娇阳》的摄影作品中的人就是我。”

  “这幅作品第一次在西南五省市摄影展览上我就看见了,当时我没有任何责怪之意,我为这幅作品的成功所折服,只想告诉你,作品中的人是我,并向你表示祝贺。因工作太忙,没有来得及提笔。不久,我国举办的第一届(应为第二届)国际摄影展览和第四届全国人像艺术展览上又都相继展出了,并获得了赞誉。虽然这些你并没有征求我本人的意见,可我认为,一幅佳作来之不易,也就算了”。

  女子接着展示了她不能“算了”的事情:这幅照片被印在挂历上,云南《滇池》小说月刊封面。“真正使我无法容忍的则是,最近我在全国的许多大小相馆里,又看到了汕头感光化学厂用这张照片,为公元胶卷做的广告,这简直太过分了。转眼之间,我竟又在全国的大街小巷招摇过市,我的人身权力就这样作为商品转卖了,请问,谁给你了这样的权力!”

  接下来她申明原则:“您的作品中的对象,既非风景,又非物品,而是一个"人",一个得到社会主义法制所保护的中国公民。……至于具体怎样解决此事,我们可以共同协商。但有一条,用我的头像做广告招揽生意,是绝对不行的。”

  最后是她的收信地址和现况:“我目前在中央电视台参加《红楼梦》的拍摄,工作很忙,更不愿打扰您,但实际情况使我无奈烦忧府上,希望我们能得到圆满解决,彼此如意!回信请寄:北京市南菜园湖滨旅馆《红楼梦》剧组转周月顺祝安康!昆明市青话演员周月草一九八四年七月廿五日”。

结局

  杨明富看了这封信,喜忧参半。“喜的是,照片中的女子现身了,而且这幅照片被那么多刊物转载,影响很大;忧的是,这些转载我大多不晓得,而且这位名叫周月的女子说我把她的"人身权力做为商品转卖了",我更是满头雾水,除了获了几个没奖金的奖,我啥子都没有获得。”

  接下来,杨明富回信沟通:“后来通了三四封信,有些信是从"上海戏剧学院"寄来的。沟通之后,发现问题出在公元胶卷厂。我这幅照片获奖之后,他们就拿去印了一幅以这张照片为主体的公元牌胶卷的大幅广告。”

  现在从保存下来的周月第一封来信看,无论字句、字迹还是内容,都显得是一位有理有节、富有教养的社会主义法制社会的公民来信,在很大程度上,完全可以作为肖像权索赔这种纠纷的标准沟通文本。当时这种事还不多,后来就多起来了。“对方没有和公元联系过,只和我联系,经过我从中沟通调解,公元胶卷赔付了对方800元肖像使用费,我送给她几张照片,以后,就失去联系了。”

  这两天,根据“周月”“《红楼梦》剧组”“昆明市”这几个关键词,我打了一圈电话,还是没有找到周月。

  只在网上翻到一个《昔日金陵12钗 87版《红楼梦》的选角内幕》的帖子,略露周月芳踪:她和乐韵、邓婕是87版《红楼梦》王熙凤的三位候选人之一,进组时21岁,是昆明市话剧团演员,在社会上已小有名气。最早确定扮演王熙凤的就是周月,还一度是李纨的第一也是唯一候选人,但她最后却成了尤三姐的扮演者。演完尤三姐,1988年曾赴澳洲生活。

  按网上1987年21岁的版本算,到现在,周月也是人到中年,她“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青春容颜,和她知法达理“尤三姐”一般的勇气,都带着1980年代的阳光,定格在中国摄影史和重庆摄影家的画面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黑光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

摄影师, 红楼梦, 光与影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本站用户上传发布,如有侵犯到您的相关权益,请点击权利通知指引,您可根据该指引发出权利通知书,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立即审核并处理。
· 黑光网 ·
相关阅读
“年会经济”热 婚纱礼服租赁和化妆师抢手
发布范冰冰婚纱照被起诉的影楼赢了官司
福建大田:影楼竞争激烈 传统模式亟待转型
吉林市一影楼为百对残疾人免费拍婚纱照
金夫人冠名重庆高校 影楼人才培养可合作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