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微电影现状:几年之间就陷入无序发展
2013-11-04发布
转载自:和讯网

编者按:
  最近准备结婚的广州人小黄有点烦。当他和女友去影楼咨询拍婚纱照的事情时,影楼方面提出了一个建议:将两人的爱情故事拍成微电影,在婚礼上播放。但是,几家影楼的报价却相差很大,从1万元到几万元都有,设备、团队看起来也很不专业,“不知道里面水分有多大。”
  如今微电影产业的确算得上是蓬勃发展,虽然其中不乏优秀的项目和作品,但过低的门槛却导致了整个行业在短短几年之间就陷入了无序发展的状态。专家认为,从现阶段来看,做好对微电影行业的服务比管理更重要。而在从业人员方面,由于缺少有效的管理和指导,目前微电影制作门槛太低,作品与赛事活动比较杂乱,而这种状况也同样会影响影楼的婚纱微电影业务的发展,因此还希望有关部门能对此给予关注和引导。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最近准备结婚的广州人小黄有点烦。当他和女友去影楼咨询拍婚纱照的事情时,影楼方面提出了一个建议:将两人的爱情故事拍成微电影,在婚礼上播放。但是,几家影楼的报价却相差很大,从1万元到几万元都有,设备、团队看起来也很不专业,“不知道里面水分有多大。”

  除了“婚庆微电影”,如今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还有不少影视、广告、传播机构,公开宣称提供微电影服务,例如为公司庆典、新品上市拍摄创意微电影。根据记者了解,其中很多拍摄团队都是从社会各界募集而来,还有一些学生团队参与创作。而在这些学生团队背后,则是目前各路高校纷纷开办的影视艺术相关专业,一些职业技术培训学校也不甘寂寞,纷纷磨刀霍霍,开设微电影相关课程,培养“专业人才”。

  而小黄在拍“婚庆微电影”时所遭遇的情形,只是整个微电影行业乱象的一个缩影。“我花了20年时间才当上导演,而现在的年轻人只要花20分钟就可以了。”前不久,中国文联原副主席、第四代导演丁荫楠在参加某个微电影大赛时这样感慨。如今微电影产业的确算得上是蓬勃发展,虽然其中不乏优秀的项目和作品,但过低的门槛却导致了整个行业在短短几年之间就陷入了无序发展的状态。

  今年9月广东微电影协会在穗成立,协会计划在一年内投拍100部微电影,其中重点打造10部精品微电影,以树立行业标准。南方日报记者对微电影行业展开深入调查,发现目前国内微电影行业在内容、人才、传播渠道等方面都亟须进行引导与规范。

乱象之一 内容品质鱼龙混杂

  去年年底的时候,很多视频网站都在其首页上力推一部微电影,名字叫做《床上关系》。虽然名字听上去十分香艳,但其实,这是张元导演、李昕芸、王小山、作业本等人主演的一部新片,故事虽然也算曲折,质量也算上乘,却是“名不副实”。直到电影最后出现的某床具品牌,才暗示了电影名字的由来。不少网友觉得名字实在太“坑爹”,也有人义正言辞地斥责这种“以低俗名称吸引观众”的行为。

  如果说张元这部微电影只是在名字上有点哗众取宠的话,近3年来却有不少所谓的“微电影”打着艺术的名号宣扬低俗内容。比如去年秋季,某台湾游戏厂商因为在宣传游戏的微电影里大打“色情牌”而遭到痛批。对于这类微电影,有人称之为“伪电影”。

  近年来,一直负责操办全国范围内大学生微电影节的某网站工作人员无奈表示,有些团队无视影片的艺术水准和技术标准,为了搏人眼球,将怀旧、青春、亲情等元素生搬硬套,或者直接以低俗元素作为卖点,不仅让网友产生审美疲劳,也透支了微电影的概念和价值。据他透露,因为微电影行业的鱼龙混杂,现在有些年轻导演甚至拒绝在网络上发布自己的电影短片作品,宁愿选择在各大城市的电影放映室或咖啡店做导演交流会。原本期望能够通过网络这一新兴传播平台展示才华的电影人,正在与这个平台渐行渐远,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对于微电影在内容艺术性上的缺失,香港著名导演文隽同样深感无奈。10月底,他在参加杭州的一项微电影活动时,就郑重地告诫在场年轻人,不要为了拍而拍,要带着态度、带着感情、带着心投入创作。文隽说:“微电影不在乎画面多么华丽、技巧多么娴熟,我只看内容,看你想表达什么,看能否带给观众一丝的感动。”在文隽看来,如今不少人对“微电影”的定义把握得并不是很准:“电影就是拿镜头说故事。即便前面加了"微",也不能没有故事支撑。因此,微电影这一块急需制定行业标准,推动自身健康发展。”

乱象之二 “权威”奖项遍地开花

  广东一家企业的公关总监凌先生曾想找几个本土团队,为其供职的企业拍摄一部用于宣传推广的微电影。但是,当几个团队把各自的简历投给他时,他却发愁了。“几乎所有的人看起来都很牛,不少作品获过奖。但这些奖项的名字我根本都没听说过!现在太多地方在搞微电影大赛,也根本搞不清楚哪个更权威。”凌先生抱怨说。

  众所周知,微电影是一个新兴的、充满生机的产业,因此也有不少机构和组织想要抢占行业制高点,通过组织一些评选、比赛来制造声势。一些民营公司和社会团体,甚至有些政府部门都参与其中,一时间,各种微电影赛事遍地开花,甚至连金鸡百花奖、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这样著名的电影节,也开始着手进行微电影评选工作。据有关统计,单是广东省,目前就存在几十个微电影大赛(节)。由于很多微电影大赛举办历史很短,整个社会上目前还没有形成公认的权威奖项。

  除了这些奖项让人觉得摸不着头脑之外,微电影在视频网站上的传播同样处于混乱状态。一部分受到网民青睐的微电影会将播放版权出售给视频网站,还有一部分作品则是视频网站自行投资拍摄的。但是,视频网站本身与微电影作品之间,目前还未形成一个清晰、规范、成熟的分账协议,基本上每个视频网站都会有自己的一套分账标准和比例。相比于电影院线与制片方、发行方所形成的约定俗成的分账方案,微电影在这方面要复杂和无序得多。

  除了与视频网站之间的商业合作,还有一些微电影是创作团队在视频网站的个人空间里进行发布的,虽然内容要受到网站审查,甚至被强行插入广告,但这种以自娱自乐为主的“草根微电影”依然占据了这个行业的绝大多数,很多创作者也期待着自己能因此成为另一个筷子兄弟。事实上,海量的微电影当中点击量能突破千万的,只能是沧海一粟。

  至于另一些通过网络上传、带有广告性质的微电影,对于这个行业所产生的消极作用更是明显:当5分钟的影片中就出现20多次广告目标之后,观众肯定会产生不满情绪,但就算是关掉了窗口,该视频也获得了一次浏览量。假如当网友们形成思维定式,认为大多数微电影实际上都是广告并拒绝观看时,整个微电影产业的前景也就无法令人乐观了。

乱象之三 生于广告,死于广告?

  回顾微电影在中国的起步历史,早年的微电影基本上都是学院派的实习作品。而真正让“微电影”的生产及盈利模式明确化的,则是2010年某汽车品牌赞助的、以《老男孩》为代表的“11度青春”系列微电影。

  自那之后的3年时间内,“微电影”发展势头迅猛,如今在百度上搜索“微电影”这个关键字,你能找到9500万网页、200万条新闻和46万个视频。专门制作微电影的公司、团队,以及微电影专属的发布频道和平台纷纷涌现,投资行业更是对这个领域虎视眈眈。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的《2012年中国影视行业投资研究报告》,国内众多资本正瞄准风头正劲的微电影市场。

  很多电影圈内的大导演,像王家卫、贾樟柯、顾长卫等,都开始“玩”微电影。而这些大师介入的后果,则是制作经费的水涨船高。同样一个题材,你可以用几千块钱让一些学生们去练手,也可以花几百万请来某位大师级导演操刀。每个团队的报价悬殊,某种意义上来说,也进一步加剧了整个行业的混乱。

  但与电影不同,诸多资本进入微电影市场却并没有直接带来这个产业的整体提升。过多浸染商业痕迹,或许是原因之一。由于技术和资金门槛偏低,很多商家愿意将原来的广告预算,用于拍摄一部有故事有主题的微电影。由于现在的微电影市场处于一种无序状态,很多商家根本不知道找什么人、花多少钱,可以拍一个什么样的微电影。与此同时,许多创作者也不清楚,自己的微电影作品除了植入广告之外,还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收回成本甚至实现盈利。

  广告真的是微电影商业模式的唯一出路么?有业内人士猜测,这只是很多企业为了营销目的而制造的一种假象。根据麦特文化负责人陈砺志的分析,目前微电影的商业模式至少应有三种:一种是商业广告量身定做,但这方面最大的缺陷是作品界限不明,很难清晰厘定一部视频是微电影还是长广告;第二种是平台投资,就像优酷的“青年导演扶持计划”,虽然还是会卖贴片广告,但起码作品本身仍以艺术诉求为重心;第三种模式是刚刚出现的一种新尝试,即在大众平台上发布某个微电影项目的创意,然后由网友自发捐款来帮助完成拍摄。总而言之,微电影的商业模式尚处于摇摆不定的阶段。

专家访谈 规范微电影行业,政府应有所作为

  南方日报:在您看来,微电影这个行业是否应该像电影那样,由广电等政府职能部门或者电影家协会这样的行业组织,从内容上对其进行把关和规范?

  董丹弟:其实这方面,去年广电总局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联合出台了一个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通知》,其中已经有规范、管理的意思了,但在具体的做法上,还是采用播出平台自行审查的方式。

  在我看来,微电影在内容方面也的确需要管理。但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在实践过程中应该更加灵活,在统一管理的前提下,帮助微电影打通推广和展示渠道。从现阶段来看,服务比管理更重要。而在从业人员方面,由于缺少有效的管理和指导,目前微电影制作门槛太低,作品与赛事活动比较杂乱,还希望有关部门能对此给予关注和引导。

  南方日报:您认为,广东的微电影产业在商业模式上应该走一种什么样的道路?

  董丹弟:其实广东现在的微电影应该还算不上产业。虽然我们的作品很多,但多属自娱自乐,或只为参加某行业的微电影赛事而为,专业化程度普遍低下,资金欠缺,实力不够,团队稳定性不强,再加上推出渠道不畅通,社会受众还没形成类似看大电影那样的欣赏习惯,更没有那样的受众规模。

  但鉴于微电影目前的发展趋势,我觉得只要管理和服务到位,随着微电影总体水平的提高,与市场的磨合对接逐渐对路、成熟,微电影市场化是完全有可能的。在这方面,南方电视台影视策划人华明曾经有过很好的建议,微电影要想有所盈利,可以采用定制投放、广告分账的经营方式。

  南方日报:如果广东的微电影行业要形成真正的产业规模,您有什么样的建议?

  董丹弟:我觉得关键还要看政府。就广东的现状而言,首先是得抓人才。建议由宣传文化主管部门牵头,省影协或其他相关社会组织具体负责,成立一个诸如“微电影发展中心”之类的组织,设立专项扶持资金,用于人才培养和作品扶持。同时以办培训班的形式,由相关专家对优秀原创微电影剧本的编剧、导演等进行专业培训及跟踪指导。

  在创作方面,每年也可以通过这个组织,向社会和高校征集原创微电影剧本,经中心聘请的专家组评选出50-100部优秀原创微电影剧本,并对入选作品给予适当扶持。

  另外,还应该打造一个全省范围内*高级别的、最权威的赛事,比如“广东省微电影大赛”,每年组织评选,并且举办获奖微电影展映和专题讲座。邀请相关专家,针对获奖作品,从编剧、导演、表演、摄影、音乐、剪辑等多方面进行点评和授课。对这些优秀作品,还可以邀请中国移动、联通以及各大视频网站等社会力量,一起参与进来。

延伸阅读


南方微电影大赛

  虽然现在微电影行业的发展显得有些凌乱,但并不是没有人在寻找适合发展的道路。这其中,由南方报业集团主办、去年开始启动的南方微电影大赛,就是一条着眼于产业未来的探索途径。

  与一般的微电影大赛不同,南方微电影大赛虽然打着“大赛”的名义,但实质上更接近一个交流和交易的平台。在主办方的设想架构中,大赛试图将拍摄资源、表演资源、剧本资源和客户资源融合到一起,促进这几个方面的信息流动和自由合作。在此基础上,南方微电影大赛从去年开始就公布了导演签约方案,并准备逐步推进签约编剧、签约演员等各种组织形式。此外,主办方还将通过大赛的名义,推出公司化的微电影“定制”项目。

  从长期来看,这一微电影大赛虽然也包含竞赛的内容,但有可能会发展成为类似阿里巴巴的B2B交易平台。在这种模式之下,制作团队只需要专注于内容生产和质量把关,从而有利于推出精品。

探路者说

飞乐音乐传媒集团董事长钟雄兵:用数量和质量形成行业规范

  对于飞乐影视的老板钟雄兵来说,目前微电影行业的不规范是很正常的市场现象。“任何一个行业都有个从不规范到规范的过程,就像我之前做网络音乐,最早也是很混乱的,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淘洗,总会渐渐形成一种规范。我想我们能够为这种规范的形成贡献一定的力量。”

  钟雄兵现在是广东微电影协会的成员。这个今年9月才刚刚成立的协会,将从10月下旬开始,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投入拍摄100部微电影,其中重点打造10部精品微电影,而钟雄兵则是其中的先锋。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时候,他的微电影作品已经开拍,内容是揭露自己熟悉的娱乐圈幕后故事,主角则是一位年轻的女模特。

  就广东地区而言,钟雄兵的团队阵容相当强大:导演是曾经执导过广州亚运会会徽形象宣传片的珠影导演谭晓刚,总制片是曾担任《亮剑》、《白求恩》、《中国近卫军》等多部知名电视剧制片人的许小丹,演员则有崭露头角的影坛新秀潘春春、邢美美、朱盈滢等。作为总监制,钟雄兵本人也曾经是高希希版《三国演义》的投资人。该片将全程在广州取景。

  从出发点来看,钟雄兵显得有点雄心勃勃。他表示:“现在很多微电影都沦为"有剧情的广告",所以这次我们没让任何企业品牌介入,我们拒绝商业广告,就是要在内容上保证纯洁性,而且希望能够在网络平台上开辟出一种新的盈利模式。”

  根据他的设想,虽然“一年100部”的规划刚刚起步,但形成“标杆示范作用”却并不困难。“目前广州本地的主创、演员,都比不上北京。但把广州剩下的精兵强将集中在一起,挑选10个知名度高的本地导演,先做出几个有口碑的、能保证收视率的品牌性微电影。等树立起口碑之后,再通过这100部微电影来形成市场规范。”

  钟雄兵对此也进行过市场调查,他告诉记者:“微电影在移动互联网的点击率有1/3是在广东产生的。所以我们的目标就是立足于广东拍一些本土的东西,只要能把这些观众抓住,那么这个市场就很大了,我们没想着要征服全世界。我们希望的盈利方式是付费收看。通常的模式是免费让你看5分钟,如果你看着不错就选择付费,3到5块钱一部,版权方和视频网站各分一半。不用这种模式的话,我们也可以依靠广告点击率。大概1000次点击可收益3-9块,但这取决于片子质量。所以,归根结底,有拿得出手的作品,才能在这个行业立足。”

微电影, 摄影行业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本站用户上传发布,如有侵犯到您的相关权益,请点击权利通知指引,您可根据该指引发出权利通知书,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立即审核并处理。
· 黑光网 ·
相关阅读
自助摄影搅了行业的局?山东临沂影楼称还早
山东烟台影楼员工为讨要欠薪偷镜头被判刑
水下摄影在国内仍是冷门 摄影师称拍摄太累
探析长沙首家个体婚纱专卖店:月营业额3万
闺蜜写真在长沙悄然流行 各影楼均推特色套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