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拥有一台相机是一件非常自然且普通的事,这在90年代之前可是非常奢侈的,当然你可以说是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体现,不过从实用角度来说,数码化的进程对于“全民影像的”推是功不可没的。
适马这个品牌不用过多介绍,只要是有点经验的摄影师,都会说出适马的经典镜头型号,日系三大镜头厂商之一的名号并非浪得虚名。作为专业镜头制造厂商,适马黑科技在Art系列的加持下再一次声名大噪,而DP系列相机给予X3传感器的魔性应用在摄影圈内更是引起争论。无论适合是在哪一方的观点下审视,不得不说适马在影像行业的影响力始终是不可被忽视的。
适马fp的到来,让我们得到了久未的感动。一台高感优秀、颜色美好、画质友好、电池稳定的适马135系全画幅无反,它居然这么小还能换镜头,真的挺棒。
fp系列最大的设计感除了硬朗的金属设计之外,就是它模块化的构建让开放式的思路非常激进,连热靴接口都是需要组合使用的。浓浓的工业风、可扩展的低感光、特立独行的外观、小巧的机身体积;这些似乎都是这台fp被广泛提及的关键词,但是究竟在实际使用中这些优点真的那么厉害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拍拍看吧。
对于fp来说,它肯定不是一台靠着参数获胜的机器,2460W像素的35mm拜耳背照式COMS在如今主流的全画幅数码相机阵营里,已经算不上惊艳,关于连拍张数和测光模式来说也都是“正常范围”,当然SD卡的应用在目前的市场条件下还是具有一定性价比的,我其实最关心的是对焦性能和画面质量。fp依然没有配置目前主流性的十字拨杆,不过增加了触摸屏幕设计,49点模式、自由模式、人脸和眼部AF模式、跟踪AF模式我都统统试了一遍,感觉配合AF-C的追踪模式要比人脸和眼部AF模式靠谱,对于纯电子快门的设计让我还是需要去适应一下,尤其是有照明灯光参与的拍摄场景下还是要小心的看下快门速度。
虽然松下和徕卡三家已经组成了L卡口联盟,三家的优势可以集中在镜头上展现,但是因为时间有限,本次试用我手头只有这颗L卡口45mmF2.8,不过这只镜头的体积和画质我还是挺满意的。在使用这台相机最先需要适应的是操控,目前还需要使用双手才控制的无反相机越来越少,尤其还是在这么小体积机器上,看来是需要严肃的去拍摄哈。没有手柄的加持确实有点辛苦,手酸是肯定的,幸好胶片时代拿惯了这种不考虑人手的相机,我只能努力的接受了。
在实际拍摄中为了最轻便的使用,我没有安装热靴接口和其他配件,带着一股冲动就出门了,为了能比较快速的体验fp“小黑盒”的能力,我选了两个题材去拍摄,一是去扫街,二是拍演出。扫街自然是最直接能够体会到这种随机性的拍摄,而演出最大程度上能了解这台机器在追焦和高感上的性能。在户外街头拍摄,基本上我都使用是A档和S档位,方便在景深控制和速度控制中调配,在相机的原生感光度范围内,ISO100-800的JPG原片非常不错,暗部层次也十分干净。这就是拜耳传感器的一点儿好处吧。因为我后面的拍摄比较重案T&O的色彩模式,从ISO800到1600的图片里,彩噪开始在浓郁的画面多了起来,不过我还是能够接受的,毕竟这不是一台高像素机。在演出现场的光线比较复杂,感光度一路飙升,3200到6400都有涉及,不过综合老说这种色彩噪点算是历代适马相机的最好成绩了,还是要点个赞。
针对于色彩的预设,fp内置的丰富这些色彩模式让我印象深刻,这与富士胶片、尼康Z系、理光GR的调子完全不一样除了,除了内置了数码相机常规的鲜艳、黑白、风景以及肖像等外,fp专属的T&O的调子太戏剧了,一下次让人想起来电影《小丑》里的那种蓝色与橙绿的色调。喜欢这种风格的让摄影师无需后期就可以用fp直接拍出这种调调的照片或者视频,对于我的感受,真是越用越喜欢,越用越中毒。我还在T&O色彩模式下调节了阴影曲线,这样是为了能够体现更强烈的视觉感受。在黑白模式下,我也针对对比度进行可一些调整,让照片的反差表现的更大一些,对于摇滚乐的内容的拍摄感觉更加有硬核的感觉,这样的选择让高感光的颗粒也成了一种风格。
黑科技的适马fp,作为一款全幅无反相机虽然还有着提升的空间,但是小巧的体积和强大的内核让人还是爱不释手。fp凭借“模块化”的设计思路,一方面能让摄影师有更多空间发挥和组合自己的拍摄系统,另一方面也能让追求个特立独行的发烧友们可以搞出更多的花样和玩法。看网上很多人更期待fp下一代能够推出X3传感器的版本,但是针对拜耳传感器在高感画质、电池续航、硬件散热上的优势,初代fp在可扩展的低感光与高感光使用上还是可圈可点的。针对对于户外风光和室内人像确实还是需要不同镜头焦段的配合,留点念想给以后的拍摄吧,总之,fp是一台值得把玩的照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