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瓶颈期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区别就在于每个人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态与解决方式。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在北京读书+工作,被生活消磨得没有余力去折腾摄影,每当朋友问起我都说没时间、在北京我也按不下去快门。只是偶尔在目的地与目的地之间的路上看到特别想拍摄的画面才赶紧掏出手机来咔嚓一下。
直到2018年元旦我收到朋友发来的这段话:“你要拍照喔。你今天没有拍照吗。要拍喔。要拍照喔。有前途 。元旦夜想起覃子豪先生鼓励痖弦先生写诗。”
就像膝盖中箭,突然就被这近乎温柔的“责备与叮嘱”击中,从床上一跃而起,开始不再被动的等待灵感到来的那一刻。
也不是约上朋友一起去哪拍摄等等,因为,我知道摄影是一个人的事,一群人聚在一起,那叫玩不是摄影,深度的摄影必然包含着痛苦,消遣式的摄影只是蛋糕上那层粗粝单调的糖粒。
当我意识到我只要动手去做,给自己与摄影制造机会就可。
那么在有意识之后我的下一步在做什么呢?
❍
看摄影以外的电影和书
看摄影以外的书和电影,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以内尽量去保持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我相信,每个人的摄影走到***后,一定靠的不只是摄影知识与技术的积累。而在电影与书的世界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超出现实然后又更丰富一些的生活与故事。
看电影,用思辨的态度去看对世界电影史有影响的导演的作品,并且以导演为单位系统的看他们的作品与摄影风格。
检验一个导演能力***基本的准则就是看他的视听语言,他怎么巧妙的把故事与人物内心活动不借助人物台词直白的表达出来,并且怎么通过蒙太奇来让观众对人物产生共情。这一点和摄影师挺像的,要把一切想说的话都展现在画面当中,而不是本末倒置写很多煽情的图片注释。
电影《都灵之马》海报
在观看大师作品的时候偶尔也会对自己的摄影创作有所启发。研究他的电影摄影构图和 色调怎么和故事内核以及人物性格融为一体,这也是我所学习到的。
《脸庞,村庄》电影截图
了解摄影史、看文学书籍
开始纵向和横向的去看以前的摄影人是怎么进行创作的,了解他们的创作轨迹与转变,看看在他们的基础上有哪一条小径是自己感兴趣甚至可以去做深入研究的。
另一方面阅读与摄影完全无关的书,一点是出于自己的求知需求,另外就是像吕楠在西藏拍摄农民人的日常生活那样子,马丁·布伯著的《我与你》,吕楠翻阅了千遍,他早已把书中的内涵变为自己的血液,贯穿在自己所有作品当中一样。
换一种拍摄方式
觉得自己拍的照片很难有所突破了,可以考虑换一种拍摄方式。如果以前自己常拍风景,或许可以逼一逼自己换一种拍摄对象,拍一些纪实类的摄影,把风景的深度提升到一个值得人们去关注哈这个项目内在意义的事情上去。
如果你厌倦了135相机规整的构图方式,也可以换一个拍摄工具来进行创作,把135需要构图找好光线等的繁琐全部抛掉,尝试一下旁轴相机,给自己与摄影更多的可能性与惊喜。
换一种拍摄工具,就相当于换一种表达形式。而这些都会在你原来的基础上有所不同,以此类推,以前你拍人像摄影,厌倦了商业精致的打灯模式,用这种精致的灯光布景来拍摄一些日常所见的生活物品,何尝不是一种另辟蹊径呢?
植田正治·作品
动手去做一切可以参与的事情
动手去做一切手作的活儿,融入到群体当中去,并且取得他们的信任。
这一点正是***近我在拍摄吾乡人系列照片时做的事情,与他们打成一片,,融入进他们正在做的事情。首先会让拍摄对象觉得自己不突兀,同时在一个逐渐放松的过程当中营造好的氛围,然后自己再去按下快门。
在今天,其实可以不必再迷恋“决定性瞬间”的拍摄方式,所谓的决定性瞬间也并不真是指那一刻只有一次,它甚至可以是前期置景的也可以是你知道它每天那个时间点都会来,你所等待的结果。
可以自己主动创造一些拍摄机会或者制定一个拍摄项目,然后深入的去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