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艺术咖丨人像摄影师肖全:广州人有一种“无所畏惧”的精神
2021-09-29发布
转载自:nome

  如果说,要让100年后的人们,看看我们今天的样子,著名人像摄影师肖全留下的作品,可以当之无愧成为研究这个时代的影像档案。“平平淡淡、悲喜交加、奋不顾身、百折不挠”,他在《我与广州》如此阐述自己生逢其时最真切的感悟。


  神秘而富饶,是这座南国都会给肖全留下的**印象。在这里,他遇见了影响自己一生的法国摄影大师马克·吕布。1993年,他们在这座城市早出晚归,走街串巷,为改革开放朝气蓬勃的羊城留下最“生猛”的黑白影像。


  时过境迁,肖全带着全新选题“时代的肖像”摄影展回到了广州,再一次将镜头对准了这座城市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肖全讲述展览故事。受访者供图


  从策划、邀约、拍摄到布展,广州站共历时约150多天,经过招募和驻地拍摄,肖全和他的团队在广州花地湾、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农讲所、海南村、增城等多地取景。约300位各行各业的人物参与拍摄,超过5000多次的快门,记录下数千幅作品。


  国庆期间,“一起想象新羊城”——肖全“时代的肖像”摄影展(广州站)在广州万科花地湾生活馆展出,从作品中甄选出100多幅亮相展览,展示一个个“广州人”与“广州城”的故事。


  “****的人像摄影师”肖全,这次拍了100个广州人


  被誉为“****的人像摄影师”的肖全,镜头下曾经记录过三毛、杨丽萍、顾城、崔健、姜文最真实的模样,《我们这一代》更成为1980年代精神群星璀璨的总记录。


  拍惯了各界名流的肖全,镜头下的普通人又有怎样的模样?



肖全像。受访者供图


  从《洛神水赋》表演者到归国华侨,从广漂上班族到90后插画师……肖全镜头下的人物不一定是“最美的”,但是每个人都充满了力量。有观众如此评论:“平时看摄影作品,会觉得好看;看他的作品,会觉得震撼。”


  展览开幕前夕,小南在科韵路一间小茶馆中遇见风尘仆仆的肖全。这次采访持续到将近凌晨一点,肖全仍未到酒店下榻。尽管如此,每当说起镜头后的那座城、那些人,说起他与广州的特殊缘分,肖全依然神采奕奕,倦态全无。




  ●对话肖全:


  让人们百年之后看到今天的“平淡与悲喜”


  小南:您的成名作《我们这一代》记录的都是文化名人,这次“时代的肖像”为什么选择以“素人”为拍摄主题?


  肖全:《我们这一代》记录的是**的文化精英,完成这个系列后,我特别想拍摄**社会各行各业的老百姓。与那些文化精英一样,这些普通人都是时代重要的一分子。



肖全镜头下《洛神水赋》舞者王灏浩。受访者供图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外国摄影家对我影响特别深。他就是德国著名人像摄影师奥古斯特·桑德。他从来不会在作品中改造拍摄对象,而是尽量让人物去表现自己。他的镜头留下了一张张面孔,成为一个特定时代的缩影。


  桑德也为我带来了同样的启迪:想让100年后的人们看看我们今天**老百姓是怎样的面貌,看看普通人的平淡与悲喜,会不会也像我现在看到桑德的作品产生那样的感动?


  小南:这次您在广州站拍摄了哪些“素人”?从他们的身上,您发现了怎样的广州?


  肖全:广州站的拍摄,特别能从这些“素人”身上找到一种年轻人的自信。一次,我在摄影棚附近看到几个男生在打篮球,就去问其中一个人:“我能给你拍张照片吗?”他拿着衣服就过去了。我觉得,他的身上有一种“无所畏惧”的精神:愿意去展现自己,也愿意去信任一个陌生人。这成为我对广州人的直观感受。



打篮球的少年林家乐。受访者供图


  当然,广州是一座非常丰富、厚重的城市。这次我也选择拍摄很多与广州有着特殊渊源的公众人物:比如“北伐将军”叶挺烈士后人叶小燕、中共早期农民运动**彭湃后人彭伊娜、黄埔军校副校长李济深后人李崴,等等。他们身上承载祖辈的厚重历史,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广州这座城市的精气神。从他们身上我们又能感受到,广州是一座革命底蕴特别深厚的城市。


  我想,广州的城市性格不需要我去概括太多,只要大家看到这些广州人的照片就能感受到:他们是如此本真地面对这个时代。


  小南:在您看来,拍摄人像创作的时候,“名人”和“素人”有着怎样的“相同”与“不同”?


  肖全:名人和普通人,“相同”而又“不同”。我记得,**次看到三毛的时候,觉得她的心里能装下整个世界。杨丽萍的“仙气”、巩俐的热情……这些都是名人显得出众的地方。但不要忘记,每一个“名人”都是从“普通人”走到了今天。无论“名人”还是“普通人”,他们能吸引我的镜头,都是因为身上有着特殊的“精气神”。



“托举哥”周冲。受访者供图


  我镜头下的很多“普通人”只是外表普通,他们都有着强大的内心。比如从聋人学校毕业的宋学平,他是广州市心乐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一名活动助理。虽然他听不见也不会说话,但“解锁”了很多职业技能,从跳舞、打鼓、摄影、摄像到视频制作,他还自己编了一套手语舞。又比如曾经感动全城的

“托举哥”周冲,都是我们身边的平凡人。所以我越拍**的普通人,越觉得**人了不起。他们有一种骨气,坚定地靠自己双手的劳动去养活自己。我想,这种精气神也是今天**普通老百姓身上极其重要的品格。


  小南:您是如何引导这些“素人”在镜头面前,展现出他们真实的自我?


  肖全:人像拍摄是一个特别微妙的心理过程。摄影师需要抓住拍摄对象的独特性和唯一性。摄影师有两种,有的像布列松,他从来不会与摄影对象聊天,也不让别人拍他自己的照片。他说自己就是街上拍照片的人,不想让别人知道布列松是谁。照相馆里的师傅也是这样。但我是一个“特别想和你交朋友的师傅”。



打乒乓的林小玲。受访者供图


  在我看来,摄影对象是需要引导的,这样才能拍到他们更真实的一面。被拍的人如果不信任摄影师,就不可能把真实的一面展现出来。即使文化名人也是如此。还记得以前拍摄王安忆、残雪这两位女作家的时候,我会去和她们聊天,陪她们去买菜,让她们慢慢熟悉我,才开始进入拍摄的工作。


  每次拍摄之前,我都抱着“交朋友”的心态和我的拍摄对象聊天,问问他们:“你是怎样的人?你要分享什么样的故事?”很多人拍完照片之后都不愿意立即走,想多和我聊聊他们自己的故事。这样把内心的情绪引导出来,才能拍到人物更加真实的一面。


  小南:这次“时代的肖像”拍摄之前都有报名和遴选的过程,您遴选拍摄对象有标准吗?


  肖全:遴选这些故事其实也是寻找“有缘人”的过程。最重要的还是他的故事要能够打动我。我并不追求所谓的“新奇”或“怪癖”,还是特别想平静地表现一个人该有的精气神。



陈秋英与他的剪纸作品。受访者供图


  比如,这次拍摄的剪纸艺术家陈秋英,是一位89岁的老人。他在云南、四川当了30多年兵,退休之后回到广东开始自学剪纸,上百幅作品收藏在广州艺博院。我看到他就想:一定要给他拍一张照片。拍摄当天,老人一身军装,拿着他以杨丽萍为原型创作的剪纸作品拍照。老人平时都是坐在轮椅的,但那天他从轮椅上站了起来,一直坚持着站了好长时间。他告诉我说,自己40年没有穿军装了,穿上军装“浑身是劲”。我自己也当过兵,这番话也让我特别的感动。


  这批照片我除了想给今天的人看、还想给未来的人看。我想告诉未来的人:各行各业许多默默无闻的普通人成就了**的今天,比如我曾经拍过的川航“英雄机长”刘传健。他们的努力成就了我们这个**那么多不可思议的、了不起的事情。


  小南:回到广州,您又想起了马克·吕布。回顾自己这些年走过的路,他如何改变了您的摄影轨迹?


  肖全:马克·吕布对我的影响特别大,但其实我也是从20世纪90年代才深入了解他的成绩。我觉得他们那一代人,真的是“地球上最会拍照片的一帮人”。



1993年,马克·吕布在广州海珠桥上。受访者供图


  他从1957年就开始拍摄新**,也是马克·吕布的作品改变了一些西方人对**的认识。马克·吕布的作品特别有正能量。在今天的国际环境下,他们所作的努力显得特别有意义。这也是我在“时代的肖像”希望传递给世界、关于当代**更真实的观点。


  小南:拍了那么多“名人”和“素人”,您如何看待摄影师这个职业?是您成就了这些图像,还是这些图像成就了您?


  肖全:有个朋友曾经跟我说:两个女人“成就”了你,一个是三毛,一个是杨丽萍。我说你只说对了一半,我们是互相成就的过程。虽然三毛现在已经去世了,杨丽萍也隐退了,但影像让人们永远记住了她们的光彩。



1990年,肖全拍摄的三毛。受访者供图


  三毛的姐姐和弟弟都是我很好的朋友。他弟弟有一次就跟我说:“肖全,你是我姐姐的恩人,三毛一生中**的照片是你留下的。”姜文那张桀骜不驯的照片,是他刚刚拍完处女座《阳光灿烂的日子》时拍的。如果那个时候错过了,也就没有照片里的姜文了。所以,我感谢他们,也感谢当年这个文艺青年肖全。错过了那些瞬间,就不会再回来了。

人像摄影, 肖全, 时代的肖像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本站用户上传发布,如有侵犯到您的相关权益,请点击权利通知指引,您可根据该指引发出权利通知书,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立即审核并处理。
· 黑光网 ·
相关阅读
青年摄影师潘佳琪作品亮相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女性展”
贺聪登《嘉人》银十封面,化身东方美人,致敬**绘画大师!
不同摄影师镜头下的国风大片,你喜欢哪一组?
大环境和疫情双重压迫下的影楼,你知道老板有多难吗?
2021年中小型儿童影楼如何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