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载于公众号:家庭日记
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
奶爸近年来发现有一种“中国风”的摄影风格开始流行,换上唐装汉服,把人物安排在仿古建筑中,打一把纸伞,便以为是国风了。
这样的照片,误导了许多人,奶爸私以为,我们可以对外来文化不甚了解,但是面对本国文化,一定要好好对待和审视。
回想到我自己的拍摄,最近两年有很大的转变,主要是观念上的。
曾经我极度迷恋日本,觉得日本怎么拍都好看,但从我开始拍摄中国的每一个城市后,重庆、武汉、成都、青海、西安,我越发觉得原来中国的魅力更加深厚。
曾经喜欢拍摄日本,可能仅仅是因为日本“精致”,色彩、植被、光线都可控,所以拍起来简单,更容易出片罢了。
而我们的城市,如果不是被城镇化改造的特别厉害,在保有原有城市风貌的前提下,更加丰富丰满和具有特别的味道。
比如重庆的立体魔幻、武汉的码头文化、西安的古韵。
因为地大物博,各地差异极大,每一个城市都值得去细细品味,而这些又不是精心被准备好的景色,而是有待自己去发掘的广阔。
曾经有本日本大正昭和年关于色彩的经典书籍《配色事典》,我看完后深深感慨,其实很多色彩的理念传承于中国,但日本却很好地保留了下来。
比如暖黄色的“赤金”,是来自于盛唐时期,宫廷与民间喜用金饰,赤金色也就自然流行,敦煌莫高窟中的唐代壁画,也多用金粉;
再比“绯红”,是古人用来描述血液的的颜色,也是明代一至四品文官官服绯袍的颜色;
还有“缃色”,早在汉代《释名》中记载,缃色为初生桑叶之色,在《茶经 五之煮》中,茶圣陆羽认为缃色的茶汤为上品。
你看,中国古人对色彩的理解是多么深厚,连远渡而来的日本人都对此附庸风雅并保留至今,我们却在仿古建筑中拍些“伪国风”?,令人唏嘘!
到底什么才是中国风的精髓?什么才是具有传统经典的审美的视觉?恐怕很难在一篇推文中说个清楚,奶爸也不是专业研究之人,但是我希望通过抛出这个话题,引起大家的一些思考,希望我们能真正感受我们文化的魅力,而不是去形而上学的模仿。
这篇文章,奶爸选取了四位摄影师和三位导演的作品,来聊聊我喜欢的中国风。
*本文所用照片来自摄影师个人官网,著作权归摄影师本人所有
·
·
孙郡
色彩
微博&Lofter:布法罗的树孙郡
出生于江南水乡绍兴的孙郡,从小学习工笔画和国画,他拍下的照片,有元曲的优雅。
简单的色彩搭配,留白、朱砂和黛青,体现出了色彩的雅与简。
初看的话会惊叹如此像工笔画的作品怎么会是相机所摄?
繁华的色彩搭配,又整合的如此和谐好看。
圆形的构图中,有一支花,姿态优美,色系上以“牙白”为底,一抹“海棠红”在中央,色彩对氛围的烘托,达到极致。
奶爸认为,孙郡照片中最能突出国风的色彩,便是这样的植物色系,这样的色彩日常很难见到,而非机械简单去定义红或者黄抑或蓝,而是在红之中,又有多种过渡色,讲究的是丰富,这也是为什么这样的色彩会给观者非常高级稀有的感觉。
在植物中提取染料和色彩,是中国古代印染和绘画之精华,像是从大自然借来的颜色,神奇又耐人寻味。
生活之用,艺术之美,呈于眼前,沿用至今,这也是中国传统之美。
近年来,有无数人开始模仿孙郡的风格,工笔画质感的“中国风”迅速变得流行起来,可奶爸却认为,少有人真正吃透和理解了孙郡的用意。
这样的照片,难点是工笔画,而非中国风,一味地营造中国风而忽视工笔基础,那就是形而上学了。
孙郡的照片是怎么完成的呢?先构思策划,再用黑白拍摄出,最后再手工上色,一张照片往往要耗时20天左右。
最难的部分是上色,相当于画龙点睛的一步,选什么色彩搭配,具体使用哪种色系,都需要极大的考究。
而大多数模仿孙郡的照片,仅仅是套一个滤镜,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没有工笔画基础的人,几乎无法达到类似的效果,只有一些基本框架的形式感,而最为重要的色彩,都没对。
这样的朱砂印,作为作品的署名,也是极具国风的。
孙郡眼中的人物,像是画中人,多了浪漫的味道。
晚唐画家周昉《簪花仕女图》和孙郡拍摄的Baby,韵味相似,没有文化钻研和积累的,恐怕无法领会。
完全耳目一新的四字弟弟和吴彦祖,孙郡对人物的描写和西方时尚大片不同。
西方时尚大片重在光影的塑造,更多在于五官细节的刻画,而孙郡的拍摄,重在置景,重在人物状态,闲适且悠然自得。
我们从孙郡的照片中,品读的更多是一种状态,帐下饮茶和闲云野鹤,可谓自在。
孙郡总是能找到被拍摄人最恰当的状态。
这便是中国美学的氛围。
孙郡的作品,核心是中国江南的风雅。
工笔画的核心是“严谨细腻”,盛行于审美巅峰的唐代,明代后又结合了西方绘画,中西结合,既有东方的神韵,又有西方的精致。
所以,任何艺术从业者,一定要对文化内核的理解非常到位,单纯注重于形式,很容易会东施效颦。
·
·
上田义彦
淳朴
website:yoshihikoueda.com
这是一位最喜欢中国的日本摄影师。
而他创作生涯中的大多数作品都是在中国完成,尤其是巅峰期拍摄的乌龙茶广告,取景来自于中国各个地方,包括武夷山、厦门、上海、哈尔滨等多个城市。
在一次来中国的分享会中,上田义彦谈到,他热爱中国,中国也成就了他。
谈到中国时,上田义彦觉得中国有一种辽阔感,古老的神秘感,而这些是日本正在失去的,人们朴素的笑容,简单的生活,都深深地吸引了他。
所有乌龙茶广告中,几乎都邀请的是中国的普通人,而非明星,上田想拍出一种那种淳朴感,一种简单的情感,容易达到的幸福感。
连上田拍摄的孩子和姑娘,都天庭饱满,脸上有肉,说是日式美,不如说是传统的中式审美,那种天然去雕饰,许久耐看的样子,非今日大长腿锥子脸可比的。
就像奶爸看什么才是好看的女生,东方讲究的是五官组合,而非西方的五官精致,东方强调的是气质,而非单纯讲身材。
《旅情》是上田出版的一本摄影作品集,而这部作品的取景,全部在中国,拍摄时间自1980年到2011年。
全部是他在拍摄商业广告之余,用Leica相机随性拍下的旅行随笔,反映出了上世纪80年代中国淳朴的样貌,以及数十年来中国巨大的变化,非常珍贵。
暗调是东方摄影的美学精华,而上田把东亚文化中关于含蓄朴素的情感,发挥到极致。
有光的地方就会有影,所以我们在西方的艺术作品中多见表达光,而东方更喜欢传达影。
中国的淳朴、浩瀚以及博大精深,连日本摄影师都喜欢挖掘,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文化不自信呢。
曾经我们都喜欢拍摄小巧精致的日本,因为日本的环境已经被人为设定好了,所以拍起来容易显得“美”,但中国的美来自于广大和不确定性,只是我们鲜有了解和深挖。
拍摄日式照片就像去吃日本料理,初尝可以,但是时间久了,发现还是单调乏味,反而是中国各省的美食,琳琅满目,让人欲罢不能,流连忘返。
·
·
严明
侠气
微博:嚴明
website:www.yanming.im
严明的照片和文字,观看和阅读起来,都有江湖中的一种侠气,一种像古代谋士或剑客的气质。
来看看他书的名字,《我爱这哭不出的浪漫》有着爱且担忧,但愿意守住;《大国志》有种“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胸怀。
所以,严明一定是一个性情中人,直接,含蓄,一腔热血,经历和认清了生活本身又热爱生活的人。
所以,这样的人才会拍出这样的照片,畅快、含蓄、诗意。
导演贾樟柯曾经这样评价过严明的作品:
“看严明的照片最主要的是他的诗意,他的每张照片都传递着这样的诗意。事实上不是他捕捉到这些诗意,是他创造了这些诗意。
事实上没有严明的情怀、学养,美术训练、视觉训练,以及活生生的情感运动,任何景物出现在面前的时候,你都是熟视无睹的。
所以它不是记录,不是捕捉,而是深刻的创造。我印象最深的一张照片,在一个庙宇里面,没有头的塑像,双手拱抱,一个失去的礼仪,千言万语,愁绪非常多,但是涵盖了很多信息。
如果你心无诗意,可能就从他面前走过了,你的取景、构图、色彩、光线,所有东西不会产生这样的共鸣。”
“确实该感谢那些好吃不贵的食物,它们一直在滋养着民间,并一直没有与民间翻脸” ——摘自严明《我爱这哭不出的浪漫》
这样的文字能感受到,他对“民间”的喜爱,好的艺术家是不会远离民间的,而高高在上的艺术,是无法引起普通人的共鸣。
“简单至美,大道至简,简约最容易统一,要敢于空,空是灵,远是灵,它起到的效果是胜却人间无数” ——摘自严明《大国志》
剔除体裁的因素,和卡帕所说的“离的不够近”及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不同,严明讲究的是“远与简”和“决定性氛围”,而这是极具东方的拍摄思维方式。
严明不愧是“摄影诗人”,看严明的照片与读诗的体会类似。
言简意赅,信息量极大,藏有隐喻,留有无限想象空间,可意会不可言传,这也是中国风的精髓之一。
所以,有些摄影师,纵使山水拍的再精致,细节再丰富,场面再宏大又有何意义呢?
在我的眼里,像严明这样的侠客气质,以相机代剑,以诗意为表达,这样的照片,才是最具备中国气质的。
·
·
张克纯
悲悯
website:zhangkechun.com
张克纯拍摄的《北流活活》是我最喜欢的摄影作品集之一。
单看作品名称《北流活活》,已经具备深层次的文化气质了,北流活活中的活其实是念guo,一声,源自《诗经》中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本是描写黄河流水的声音。
而摄影师张克纯也是受到张承志《北方的河》的启发,他以黄河及其周边物、土、人、情为叙事线索拍摄了一系列作品。
张克纯说,我所有的照片,都关于中国。
四年时间,他扛着大画幅相机,几十次穿梭于黄河流域的各个区域,拍下几千张底片,这是一种“较真”的精神,这也是我欣赏张克纯的缘由。
在这个摄影已经变为快消品的时代,有一个人还愿意以这样的方式,花时间和心力,去记录这样的场景,实为难能可贵。
在上海Photofairs见过张克纯老师一面,低调话少,但对待自己作品格外认真,是非常一个纯粹的拍摄人,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而最令我感慨的是,张克纯拍下的许多场景,如今已经不复存在了,摄影是一门“缅怀和告别”的艺术,中国人是最念旧的,所以我们讲究乡情,张克纯的北流活活是对这片故土的表白与怀旧,这难道还不够中国风么?
阴天、大场景、小人物,这是张克纯作品最吸引我的地方,而这正是我认为极度具有中国气质的要素。
我们没必要去追求像美国加州一样的晴朗天,也无需去苛求为什么我们等不到日本那样的漫射光。
要知道张克纯为了拍摄,连续要等待好多天来期盼一个阴天,而这样的阴天,就是我对小时候的记忆。
说它是一首歌,或许早演变为一句主流玩笑。
要么是遗忘,要么早已是六亲不认。
我们整日在现代化的滔天洪流中逐浪嬉戏,可能早已忘却了这一道蜿蜒,不愿再静心凝望它一眼,哪怕是一瞬间。
它就是一条河!曲与直、圆与缺、急与缓、动与静、雄与秀、朴与奇、明与暗、光与色、形与神、实与虚,还有它怀抱着子民的现实与命运、欢喜与忧伤、坚定与徜徉。
我决意前往。带上我全部的勇气和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好酒器—我的大画幅相机,这是我能做到的含蓄、庄严。我知道一个摄影者不适合指点江山,面对它丰满的古今、如此恒定的存在,咆哮、豪迈与哀怨也许就是失态。我知道我必须动用我的沉默的灵魂了,静静为他守望一季,凝望它一程,与之饮一盅、歌一曲、一枕共眠。
谁在为谁守望?谁与谁在裹夹着流淌?活着,就全都在流逝。我们又都还在,静心看一眼过去和现在,或许更能思量未来。
世界已如此喧嚣,一首清淡的歌谣或许才配得上它原本就高贵的肤色,配得上它的古往今来,配得上它的漂泊四方……
——张克纯
作者的这一段文字,表明了他真正关注到了当下的乡土,有震撼、更多是悲悯和对逝去的遗憾,这是一种大爱,而中国人最讲究的便是这种大爱。
因为有大爱,才会有逆行者,才会有疫情下的坚决与高效,这不仅仅是体制,更多是五千年文化和中国人的秉性。
张克纯拍下的家与国,山与水,淡淡的色彩,阴霾的天气,小小的人物,正是家国情怀的体现,真正的艺术家,无一不是这样的纯粹,
那些想快速成名或者有哪怕一点点功利心的艺术家,都可能快速被时代淘汰,毕竟时间才是最厉害的试金石。
·
·
王家卫
东方哲学
“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是电影《一代宗师》传达的最中国的哲学观。
王家卫有着最古典的东方美学,单纯看里面的服化道都是对中国美的极大享受。
对中国女性美的理解,眼镜王也超越了其他导演很多。
同期上映的吴宇森的《赤壁》,倒像是国外大牌理解的中国风,透着一种让人不知道如何接话的尴尬。
而王家卫却在《一代宗师》中拍出了最美的章子怡、宋慧乔。
奶爸认为,这种差别,正是对文化理解深浅的差异。
《一代宗师》号称电影的教科书级摄影,镜头构图古典大气,极具中国风的工整美感。
《一代宗师》更强调影调,关注细节,突出氛围感,以达到若隐若现的感觉。
《一代宗师》的彩色像是油画,黑白像是水墨画,身为香港导演的王家卫,真正做到了中西结合,正如港岛一般。
电影中大量出现过倒影,这是一种克制的拍摄法。
还有借物喻人,对物的表达,留出想象空间给到观众。
更多“虚”镜头,体现动感状态,以柔制刚。
最喜欢,还有那种具有仪式感和历史感的合影。
王家卫拍了这样一部慢节奏又极富有浪漫美学的功夫片,从功夫切入,讲述了时间,表达了对已逝年代和江湖的怀念,深层次地揭示了中国人的处事哲学,落在了人生,以小见大。
这是国人的浪漫与智慧。
·
·
侯孝贤 杨德昌
人情与乡愁
作为华人文化的一个分支,中国台湾对中国文化也有了很好的保留。
而作为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人物,侯孝贤和杨德昌的电影,让我们既看到了当代中国台湾的变化,又能强烈感受到华人文化的痕迹。
长镜头和空镜头是侯孝贤惯用的方式,在这样的拍摄下,对细节近乎癫狂的追求是必要的,因为要经得起推敲。
电影《冬冬的假期》中的画面都是安静且埋伏有大量信息量和玄机的,这样的电影绝不是追求视觉刺激,而是用电影的这样的艺术方式,来与观众探讨人生。
所以有“年轻的时候看不懂,看懂已然是中年”的感受,这样的电影,有着大量对乡愁、童真、人生无奈以及传统文化的探讨。
看到那些曾经小时候一样的电影画面,仿佛把我们带到了童年,这样的题材,这样的拍摄方法,本身就是对华人文化的独特的表达与展现方式。
中国人的关系是“复杂的”,而复杂的东西往往很难一语道明白,导演需要用大量的细节和时间铺垫,观众也需要用大量的时间去体会和思考。
这样的电影看起来并不轻松,没有爽片的感觉,但是这样的电影却有文化内核的生命力,越品越有味。
和生活本身一样,大多数是平淡的,但是又让人不知不觉地爱上生活。
这种对复杂关系的探索,侯孝贤和杨德昌更多是以抛出问题,展现状态来让观众去不断体会的,而不是精准的给出一个答案。
这就是东方的魅力,去品读,去体会,没有个标准答案,这也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柔韧智慧。
如果说我喜欢的中国的家庭摄影的样子,那么无疑就是杨德昌电影《一 一》中的分镜头画面了。
非常喜欢杨德昌照片中的空镜头和细节,我觉得他是最懂中国文化的台湾导演了。
杨德昌的分镜头善用灯光,并有着宏观大气的构图、温柔含蓄的细节和暗调素雅的色彩画面。
有趣的是,虽然大多数镜头色彩很素雅,但是一些需要渲染氛围感的时候,杨德昌会用非常浓郁的正红和正兰去加强色彩,非常雅致。
和西方的奔放和视觉刺激不同,杨德昌镜头下的中国气质,是一种平淡,是一种长时间的浸入感。
而在这样普通的画面中,又埋伏了大量的关系、观点,但他不说破,而是让你去解读。
奶爸认为这样的电影,细水长流,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去体会,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
·
说到中国风的摄影,我更想以中国风的音乐来对本文作一个结尾。
中国风是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后才华的集中爆发,而不是浅层次理解后的形式模仿。
我们都愿意在艺术的世界获得自由,但是托克维尔曾说过:没有比获得自由更加美妙,也没有比运用自由更加困难。
就像是奶爸喜欢的李健,在《歌手》节目中的演唱,从选歌到改编,都是把古典音乐很巧妙地融入到了歌中。
比如《Love is over》的间奏过渡,用了肖邦的“离别”;在《当你老了》中,融入了“玫瑰人生”;在《月光》这首歌中,又安排了童声吟唱李叔同的“送别”。
无论从旋律和寓意,都是极大地丰富了内涵。再次证明了好的艺术家应该是完全透彻地理解经典而作出的一点点个人化微创新。
在拍摄中国风之前,我们是否真正愿意沉下心来了解我们的文化,去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有着真正的自信心,这需要独立且辩证的思考能力,而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越博大的文化越难去表达与呈现,正如上田所说,中国是浩瀚的,我们若不能守得住寂寞地去体会文化和进行创作,没有时间的积累,我们是承接不起这五千年的文化的。
中国和西方最大的不同,是我们有一种悲悯,一种对故土的乡愁,一种文化内涵下的彼此和解与通融,一种也愿意关注小人物命运的目光,这就像国画与诗歌一般,不求量化精准,但方向和气质都对的特质。
奶爸认为,艺术一直都是内心的表达,我们艺术文化中的气质,应该来源于我们内心对悲悯、勤奋、乡愁、意境的认同与坚持。
所以,那些号称中国风的,我真的不敢苟同,“风”字本身就带有一种快速地,转瞬即逝的不求甚解。
真正我期待的,是中国文化的再生,而不是守旧,而是以更好的方式传承和传达,那个时候,我相信也没有人去谈中国风了,而是习以为常,自信坦然了。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