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摄影师宋万杰:复古不是我的唯一标签
2022-09-05发布
转载自:精品购物指南


  最近,让宋万杰颇受好评的一组大片是他给独立杂志《iDest》拍摄的创意作品。他以好莱坞电影《狗镇》为灵感,将电影中用于渲染悬疑鬼魅色调的形式元素——“线条场景”引用至当日的布景中,搭建了一个名为《艾德斯特大饭店》的荒诞舞台剧。



  创意作品《艾德斯特大饭店》,以好莱坞电影《狗镇》为灵感,融入电影的悬疑鬼魅感。


  时尚创意从业者向来都热衷于从它领域的各色档案宝库中撷取灵光星丛,为自身的作品注入别样的活力,随后再通过自身功力与视觉语言进行消化和提炼,造出独一无二的海市蜃楼。《艾德斯特大饭店》的场景与形式均有着鲜明的灵感指向,同时也经由他自身的诠释,将其与“角色扮演”的类似题材结合,演变出新意,于是就有了如今在我们眼前看似在一座宏伟大饭店中上演的人生百态,实则为我们提供了上帝视角观察芸芸众生。


  这组片子获得了相当不错的反馈。当这组片子上传到海外社交媒体平台时,收获了非常多的好评和点赞,其中不乏顶尖的资深人士的关注与评价,这也让他终于有了“这组片子创意还算不错”的踏实感。



  翻看宋万杰近几年的影像作品,仿若复古韵味色调的视觉特征是许多人对其作品的第一印象,往日记忆中熟悉的昏黄色调和镜中人似曾相识的时代感,逐渐为他积累下了“复古”评价的由来。而让该评价达到巅峰的,是他为某本时装杂志拍摄的一组以春节联欢晚会为主题的时装大片。这组大片准备了许久,到落地,中间就花了一年时间。起初,创意是他和编辑在2018年2月就着手策划,不料因各种原因,前前后后拖了许久,最后才在2019年年底拍完,2020年年初面世。


  那组片子的趣味之处在于,其灵感源自我们生活中最常见却在当下已然鲜少被郑重其事对待的“春晚”,即便如此,它也俨然成为了代表着中国文化和家人团圆的符号象征,我们习以为常地接受了它在大年三十晚上的陪伴,它对我们而言是作为一种仪式感的陪伴。而从另一种角度上而言,“春晚”节目的“接地气”,总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认为其与曲高和寡的“高级时尚”相去甚远,两者似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存在,但也正因为有这样的矛盾,才有了宋万杰口中的“怪趣”,于是两者结合,有了破圈的影响。


  “这个念头是一下子冒出来的。小时候我特别爱看电视,看得最多的就是‘春晚’,留下了很多非常深刻的印象,总会看到它在不停地重播。有一天,我在电视上忽然看到了以前的‘春晚’节目,琢磨着我一定要把这个方案整理出来,其实还是蛮开心的。”这组最终花了他三天时间拍摄的大片也的确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许多人被唤起了自己的童年记忆,也看到由亲民的中国本土文化与时装碰撞出的趣味火花。


  只不过,之于宋万杰而言,‘春晚’这组大片的走红,带来的影响力是一把双刃剑,积极的是,他在操持此类日常生活“亲民”题材上所展现的奇趣创意得以被更多人察觉,也因此有了更多展现的机会——毕竟在拍摄那组大片时,才是他作为职业时尚摄影师出道的第二年,知名度的提升,意味着会有源源不断而来的机遇。然而从另一方面而言,“复古”只是宋万杰喜好的风格之一,当时他正热衷于运用此类带有“复古滤镜”质感的拍摄手法,然而在后来被递交过来的无数命题的催化下,他无形中与此类题材突然间有了一个长期的捆绑,潜移默化下也让他被贴上了“复古风格”的标签——尽管那并不是他最想传递的核心, “后来,我有一段时间会不太想聊‘春晚’那组片子,它带给我很多曝光,但好像也让我陷在了某种标签里,但复古不是我唯一的标签。”他说。



  踏上职业时尚摄影师的契机,宋万杰的入行经历充满着巧遇。大一时,还在就读工商管理的宋万杰抵挡不住内心的渴望,转入了感兴趣的广告专业,因为学业的需要,也拥有了人生中第一台单反相机。当时的他,抱着“物尽其用”的打算,“机不离手”。2018年,读大学的他在北京和一位德国友人及友人一起深夜醉酒返家,随身携带着相机就随手拍下了这群醉得眼神迷离、躺得横七竖八的朋友们。这组他自己也没有意识到“多时尚”的片子,待发上网后却获得了许多人的关注,这让他察觉到“原来我拍的这种风格也可以被认为是时尚的”,之后就有服装学校的设计毕业生前来找他拍摄毕业作业。后来,他进入时尚业就变得顺理成章,有编辑看到了他的作品,前来请他拍片,于是累积了不少自己的作品,也慢慢地被更多人所熟知。



  宋万杰对所谓的创意这一点有着别样的执着。尽管,关乎“创意”的定义,是近似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概念。但他对此有着相当泾渭分明的说法,“我希望能够做出别人没有做过的东西,而不是去效仿他人的风格,”他解释道,“这种感觉只有亲自尝试了才能明白,特别是当你全情投入时就会觉得很新鲜,也许完善一个新点子会需要难度,耗费不少时间,但我依然愿意去尝试。”



  因为关心创意,他会在意每一次拍摄的前期工作,就连勘景,他也希望尽可能地亲力亲为,且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事。当他还住在昆山时,只要没有拍摄工作的时候,他最喜欢做的就是骑着公共自行车满大街地晃荡,顺便找景,“我想去一些别人还未涉足过的地方拍摄,因为那样才会有趣。”他每次都会把看中的景记录下来,以备不时之需。有时候,他连去了朋友家,觉得对方的家居风格特别不错,也会悄悄地把对方家归类到“景”里,笑称“那是只有我才能拍的景”。日积月累,他攒了许多这样的场景,用他的话来形容,三年前攒下的景,至今都还没拍完,“所以还能吃好久的老本。”他笑。

  那组凭形式与剧情双管齐下的《艾德斯特大饭店》,帮助宋万杰在海外引起了较大的关注。他评价:“这组片子确实是近期自己相对满意的一件作品,但还是可以更好的。”这组在他口中尚未达到理想标准的时装创作片,实际上成本惊人,片中目之所及的道具,乃至地上作为房间示意的线条统统都是工匠手工制成,在美术团队的帮助下,舞台剧感的场景才算是立住了。他到现在都还记得,那天拍摄现场,单是灯光助理就有20名。



  即便如此,宋万杰依然觉得那组片子存在着可改进的空间,原因是在执行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些不可控的原因,导致无法达到“完美”,“可能是时间太赶,准备不充分,所以细化得还不够完善,都是一些小的遗憾,但是小的遗憾多了,就让这组片子的呈现最终不如我想象的,”他遗憾道,“所以,我只给它打六十分吧。”


  “就算是完美的方案,但要是没有完美的执行,那么它还是很难达到理想的标准。”他说。片子发出后,在他收到了许多资深业内人士对该组片子的好评,他才长舒一口气,感慨这是一组“回报率尚可”的作品,“因为这让我感受到了认可。”



  除却新鲜感以及尽可能在创作过程中的精益求精,宋万杰觉得,从生活常态或是大众已知的熟悉事物中寻找趣味,是构成创意的另一重要元素。譬如先前拍摄的以‘春晚’为题材的作品,还有他曾为杂志策划拍摄的一组以“明星红毯”为灵感的时装片,以及受友人聚会启发的派对现场等,都能让观众阅览后发出会心一笑,也是鼓励他寻找“怪趣”风格的动力所在。


  由旁观者看来,他的多数作品中在关乎叙事上存在着一些鲜明的特征:首先片子绝非是扎根于虚无缥缈的抽象审美之上“切片式”的景观,而是一目了然的故事剧情;其次是片中的每一位模特都有十分明显的“人设”,他也将其称之为“职业感”,譬如“明星红毯”上的模特扮演的正是不断谋杀菲林的女明星们,“春晚”的片子中模特既是晚会主持人,也是表演者,他擅长也钟情于为每一个人安置特有的人物故事。



  从生活常态或是大众熟知事务中寻找趣味是构成创意的重要元素,图为以“明星红毯”为灵感的时装片。


  影像风格本身是视觉语言的载体之一,宋万杰在构筑了一系列具有情景式的画面时,也同样希望能以触手可及的实体“周边”形式为故事赋予一些特别的意义,线上线下的联动感,将他所主张强调的“怪趣”呈现得更加真切和触手可及。他曾经将自己的一组得意之作——由九十年代中国香港电影DVD得到灵感延伸出一部虚拟的刺杀电影,排版重制成实体DVD光盘,并煞有其事地进行了包装,随后抽送给网友;也为某杂志以乘坐飞机安全手册为灵感,创作了一组时装大片式的安全手册,将手册中原本的空姐和空少统统替换成着装时髦的模特。



  作品《刺杀李大夫》由九十年代香港电影DVD得到灵感延伸出一部虚拟的刺杀电影,排版重制成实体DVD光盘。


  前不久,他和设计师品牌8ON8的龚力(Leo Gong)共同为品牌的早秋系列拍摄了一组型录,灵感来源于是具有时代感的20世纪80年代的复古健身手册。龚力所创立的8ON8是一个主张复古未来主义,同时也融入了荒诞趣味的设计师品牌。他们二人在拍摄创意和理念一拍即合,于是就有了这组被特意制作成形似健身手册的型录。



  宋万杰提起了关于这组片子中一些易被忽视的趣味点,“因为前期准备的时间有点紧张,做完方案后只有四天,因为我们推翻了最初的版本,初版本是一个健身操的创意,后来我们打算干脆把它打造成像是以办公室为背景的电视购物节目,所以我就加入了类似导购的模特角色,这也是我最爱的一个设计,因为也让整个故事本身变得更加的有趣和荒诞。”



  与设计师品牌8ON8早秋系列创作的型录,灵感源于复古健身手册。


  最近,宋万杰正在忙着准备他十月份的摄影集和展览,其中一个原因是希望能够为出道至今的作品进行回顾与总结,也想提供给外界更加“全面了解自己”的通道,“我最近一直在强调,或者说是刻意地去脱离原本的复古标签。”而更为直接的原因是前阵子,有海外策展人向他发来邀请,询问是否有展出作品的意愿,受到启发,宋万杰意识到自己似乎至今都未做过主题概念的系列作品,于是就以此为契机开始自己的项目。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且许多摄影师不得不面对的重要原因,那就是市场的需求。


  “我觉得我的风格可能还是比较小众的,无法打动国内大部分人。”宋万杰为自己下了这样的判断。经过近五年在时尚产业中的摸爬滚打,与商业品牌打交道,让他意识到了一些非常严峻的问题:许多商业品牌在寻求摄影师合作时,更像是在找一个海外摄影师风格的中国替身,“他们会告诉你,我就想要海外某种风格,然后找上你,希望你能够效仿那种风格。”宋万杰无奈道,“我可以选择一条成功的捷径,但我不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我希望对方是因为认可我的风格而选择我。”他提起经纪人也曾以类似的话鼓励过他,对方告诉他,挂在官方网站里的作品一定是“非常你”的东西,寻来的商业合作自然是希望从一开始就是认可你的,“我特别喜欢这句话。”宋万杰笑着说。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办展是一个突破口,因为这是最为直接有效的自我发声的通道。这次的主题,他偷偷地透露,是关乎当下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目之所及、触之所及的题材,“它不是非常‘时尚美学’的东西,而是与本土文化相关,是我们正在接触到和使用的东西。”


  “我希望我的作品还是可以打动大多数我想打动的人。”他流露出期待。

摄影师, 宋万杰, 复古
作者:徐小喵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本站用户上传发布,如有侵犯到您的相关权益,请点击权利通知指引,您可根据该指引发出权利通知书,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立即审核并处理。
· 黑光网 ·
相关阅读
微单已崛起 单反近黄昏
《2023婚礼流行趋势》
内忧外患?「海马体」还能站得住脚吗?
致影楼人:危机危机,危中也有机,请勿麻木等待,拖延会让你一事无成!
中国摄影师横扫苹果手机摄影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