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二十世纪*为卓越的当代摄影大师之一,欧文·佩恩(Irving·Penn)的作品对美国战后摄影工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他确立了上世纪40至50年代优雅时尚摄影的标准,并以166张封面的成绩问鼎摄影界,被称为商业摄影和艺术相结合的典范。而回顾佩恩近七十年的职业摄影生涯,拍摄主题囊括了时尚、静物、人像等等,这些他创作生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他作品深度和广度的完美展现。
时尚摄影的先锋者
时尚摄影是佩恩的赖以成名之本,也是他所有作品的主流风格。佩恩在时尚摄影领域的创新变革,创作出了众多教科书级别的经典作品,成就了他的先锋地位,更对后辈摄影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灵感启发。
1934年,欧文·佩恩进入宾夕法尼亚博物馆工艺美术学校学习广告设计。毕业后,他去到美国南部和墨西哥先后从事艺术设计和绘画工作,但很快,佩恩便厌倦了这些工作。佩恩利用自己在大学时期通过兼职买下的禄来相机,拍摄在建筑和旅行中遇到的人们,在偶然之中开启了自己一生的摄影道路。
1938年于费城
1941年摄于墨西哥
1943年,回到纽约的佩恩被誉为20世纪*具创造力和影响力的杂志艺术总监亚历山大·利伯曼发掘进入《VOGUE》工作,找到了能充分施展个人才华的舞台。利伯曼曾在佩恩1991年出版的《人行道》里描述和他第一次见面的情形及自己聘用他的原因:“这是一个年轻的美国小伙子,没有被欧洲矫揉造作的风格或者文化所影响。我记得他穿着运动鞋,没有打领带。我被他的率真和对世俗的好奇心所打动,还包括他那颗‘自由的心’。这也就是我所说的佩恩的美国直觉,这一点让他嗅到了*本真的东西。”
1944年,正值二战期间,佩恩暂时放下《VOGUE》的工作,前往意大利加入盟军,并随后在印度战场成为了一名战地摄影师。1945年,佩恩临时作为编辑,在《VOGUE》发表了文章《有些人一直在注视着你》,展示了来自意大利战争前线的书信片段和战地照片。
1946年,佩恩重返《VOGUE》工作。经历过战地摄影磨炼的他,在时尚摄影的风格上趋于成熟,逐步探索出了自己的独特个人风格:他将艺术的形式带进时尚拍摄,有意忽视掉叙事,画面大胆采用纯色背景,以黑白为主,用光影与结构突出模特的服装和饰物,从而呈现出简约的现代感。
佩恩这种对时装摄影“传统人像”模式的改良,一扫当时的陈规俗套,开辟了一片风格清新、个性鲜明的新天地,极大地影响了二战后人们对时尚摄影的观念。同时佩恩也开启了艺术与时尚摄影之间的精彩对话,使时装摄影得以摆脱早期庸俗的广告角色,进入到美学的范畴之中。
一年后,《VOGUE》任命佩恩拍摄一幅模特群像作品。在这张拍摄的“十二美图”里,12位模特姿态各异,个性鲜明,却完美的构成了一幅和谐画卷。而佩恩也幸运的在这次拍摄中,遇到了自己的妻子,也是他在后面几十年时尚摄影工作中的灵感缪斯——当时炙手可热的名模丽莎·佛萨格弗斯(Lisa Fonssagrives)。1950年,佩恩与妻子步入婚姻殿堂,实现了摄影大师与缪斯的传奇性结合。
“十二美图”
丽莎·佛萨格弗斯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欧文·佩恩还与日本***设计师三宅一生展开了一段深厚的合作情谊。1983年佩恩受邀为《VOGUE》拍摄一组三宅一生的时装大片,这组大片刊登后便引起了品牌设计师本人的注意。三宅一生认定佩恩的摄影使他从另一个角度观察到了自己的设计,从而激发了自己的创作灵感。从这之后,两人便展开了长达十三年的密切合作。佩恩用他的镜头***捕捉下三宅一生设计的精神和内在,三宅也从佩恩的摄影中获得启发,推出了三宅褶皱主题系列时装,将品牌推上了又一高峰。
佩恩为三宅一生拍摄的肖像照
在佩恩与《VOGUE》长达六十多年的合作中,他为杂志共拍摄了166幅封面,跨越了半个世纪,成为了不可超越的传奇。
肖像摄影的突破者
街头摄影之父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曾言:“肖像摄影的困难之处,在于你必须把相机放在被摄者的衣服与肌肤之间。”肖像摄影对镜头语言把控的这一特质,正好与欧文·佩恩一直以来所坚持的摄影理念不谋而合。因此,自1946年佩恩回国后,受当时美国摄影师沃克·埃文斯与法国摄影师尤金·阿杰特作品的影响,他的摄影工作范围开始从时尚摄影跨界到肖像摄影。
佩恩一系列的肖像摄影作品打破了当时人像摄影的常规,呈现出强烈的个人特质:他延续了时尚摄影方面的用光和视觉风格,近乎刻意地不使用任何辅助工具,只使用*简单的照明条件拍摄,巧妙地利用自然光与背景,赋予人像照片令人叹为观止的微妙质感。
除此之外,为了拍摄肖像照,佩恩还将他摄影工作室的墙壁、地板和橱柜全部都刷成了灰色,因为他认为中性灰是*能适应各色人等的影调。
他的摄影室简洁又空旷,与其他那些塞满了各种各样布景和道具的工作室完全相反。佩恩曾解释道:“我偏好把工作局限在某种范围内,只专注于我所要拍摄的对象,远离他生活中的林林总总,以简单的衣着打扮矗立在我那遗世独立般的工作室里,好让我去芜存菁地撷取所想要表现的影像。”
佩恩很喜欢在拍摄人像摄影时,让人物站立于两面背景板制作成的夹角中。他认为这种角落的设置可以使被拍摄对象做出不同的反应:有的人会因为角落的安全感而放松,有的人则会表现出陷入困境的窘迫。而这些人物自然流露出的反应,都会被佩恩的镜头犀利而迅速地一一捕获。
在长达六十余年的摄影生涯中,佩恩用镜头诠释的名人不计其数,从画家到演员,从政客到音乐家,这些平日以光彩靓丽外表示人的名人们在佩恩的镜头里褪去了浮华的光环,远离尘世的喧扰,散发出平静而质朴的人性光辉。
1948年11月,佩恩在为《VOGUE》前往秘鲁拍摄完旅行主题的时装片后,只身一人前往秘鲁古城库斯科。库斯科海拔3400米,是世界上海拔***的城市之一,初来乍到的佩恩因为高原反应的不适,在酒店休息了整整三天。直到第四天他才“突然感到自己浑身充满能量,起身下床后就冲去了市中心,想趁机拍一点照片。”在机缘巧合下,佩恩找到了一个有自然光线的***拍摄地点,短短三天内,他就拍摄了近两千张库斯科当地人的肖像,为自己以后在人像摄影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形式基调。
继库斯科专题后,1950年起,佩恩又花费了一年时间先后去到巴黎、伦敦和纽约,完成了《小商小贩》系列肖像。佩恩邀请到这些处于城市底层的劳动者身着工作服并手持行业工具,进入他特置的移动摄影棚内拍摄。这一系列肖像作品突破了商业的界线,表达出了摄影更贴近生活本质的韵味,也是对城市社会工作和文化变迁的一种见证,对佩恩的人像摄影成就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油画质感的静物摄影
除了时尚和肖像摄影外,人体、水果、烟蒂、骷髅和兽骨等静物,也都是佩恩摄影生涯中不可忽视的拍摄主题。
佩恩初到《VOGUE》时,只是担任封面设计助手的职位。在一次封面拍摄中,由于摄影师不能正确完成佩恩的封面创意,他便借来一台8x10的大画幅相机,亲自上阵拍摄了一张照片:一个棕色的包、米黄色的围巾和手套、柠檬、橘子和一块黄玉。这张静物摄影被刊登在1943年10月刊的《VOGUE》杂志上,成为了佩恩的第一张封面作品,并获得了意外的成功。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佩恩在商业摄影的工作之余,也开始了他的个人彩色静物摄影,以及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人体系列创作。
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欧文·佩恩的静物摄影作品从*初层次分明、五彩缤纷的食物和果蔬,扩展到了对日常之物的观察:他拍摄了一系列以香烟、腐烂食物、残花、骷髅和兽骨等为主题的照片,这些被视为垃圾、毫无美感的残败物品,却在佩恩的镜头里呈现出如欧洲古典静物油画般的质感,令人赞叹不已。
2009年8月,佩恩与《VOGUE》合作拍摄的***一次照片,同样也是一幅静物摄影作品。他用一张堆满残破腐烂的香蕉的画面,为自己和《VOGUE》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合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2009年10月7日,92岁的欧文·佩恩在曼哈顿的家中逝世。《IPC摄影百科全书》在介绍佩恩时,曾这样评价道:“协调的布局、严格的构图、细腻的布光和丰富的影调,是佩恩始终如一的倾向。”而他的伯乐亚历山大·利伯曼甚至称赞道:“任何一张照片,如果出自佩恩之手,那就肯定是一幅杰作”。
这位二十世纪*为重要的时尚摄影师,实现了从时装到肖像再到静物和人体摄影的完美拓展跨界,并始终秉承着一丝不苟的“完美主义”摄影风格.给后人留下了众多弥足珍贵的摄影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