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这张照片爆火的背后,是人生秘而不宣的一个真相
2019-05-17发布
转载自:栩先生

  走的路越多,碰过的壁越多,人们才越明白拥有一技之长的重要性。无论在哪个时代,那些能在某一方面“比别人强一点”的人,都不会过得太差。

 

  几年前,中国人民大学的官网上,发了一张美女的毕业照。

 

  女孩的名字叫“康康”,是人大2013届艺术学院的毕业生。被人大“官宣”后,康康一夜走红,被称为人大女神。

 

  但今天的文章并不是为了讲什么一夜成名的“大学网红”。之所以讲康康,是为了讲讲当年拍下这张女神照片的摄影师。

 

  这个人叫毛岩政,我估计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他的奇葩之处在于,他其实根本不是什么职业摄影师。他的真实身份和康康一样,也是人大毕业生。

 

  毛岩政201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算是康康的一个“真·学长”。进大学后,因为爱好摄影,他开始购买摄影器材,在学校里拍风景、拍人物、拍活动。拍完了发人人网,在学校里也算小有名气了。但小有名气,不代表能靠它吃饭。所以临到毕业时,毛岩政毫不犹豫地选择投简历、找工作。

 

  因为专业对口,再加上名校背景,毛岩政从一大群高材生中胜出,顺利进入中国日报社人事部工作,令很多人羡慕。

 

  虽然已经毕业参加了工作,但因为摄影的爱好,毛岩政并没有真正离开人大,经常会端着相机去学校里拍照。直到2013年的夏天,毛岩政应邀为人大艺术学院毕业生康康拍摄毕业照,两人耗时一下午,从人大西门一直拍到东门,拍摄了四五百张照片。

 

  其中有两张*令毛岩政满意,其中一张就是在人大西门口,康同学回头看相机,长发随风飘起。后面就是文章开头的那一幕,那张长发飘逸的照片被放到了人大官网,引发大量关注。

 

  人大官网因为访问量短时间内急速上升,一度瘫痪。媒体纷纷跟进报道,甚至还引起了外媒的关注。我估计直到那时候,毛岩政才确切地发现,他真正*擅长的其实不是读书,也不是搞劳动关系,而是——摄影。

 

  这之后,毛岩政正式开始了摄影的兼职路线。

 

  有了“人大女神”走红事件加持,毛岩政的摄影业务越做越大,摄影技术也愈发成熟,他的作品甚至入选了2015年CFP年度画册,这份副业带来的收入也超过了本职工作。

 

  2015年12月,毛岩政向报社提交了辞呈,随后成立了“小毛摄影工作室”。

 

  他成为了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他的拍摄客户覆盖了各行各业的诸多企业,拍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在各大主流网站上也经常能看到他拍摄的图片。

 

  毛岩政在2016年度图片总结里写道:“这是辞职后的第一个年度图片总结,从现在开始,我的年度图片总结不再会用‘一个非职业摄影师’的标签了,因为,摄影已经成为了我的全职工作。”

 

  这就是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一个观点。

 

  名校也好,学霸也罢,甚至光鲜亮丽的工作,也比不过一样东西:一技之长。

 

  像毛岩政这样后来居上的人,大部分都拥有两个特质:要么就是有一技之长,要么就是在自己感兴趣并且擅长的领域里全身心地耕耘。这种能帮助我们脱颖而出的一技之长,越往后走,越是会成为决定你人生成就高度的决定因素。

 

  它们就是人生里的“杀手锏”。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拥有“杀手锏”的人,越往后发展会越好?

 

  我曾经花了很多时间来思考。*终得出一个结论:因为,时代真的已经不同了。

 

  没有金刚钻,就揽不了瓷器活。没有稀缺的东西(能力、资源、天赋),就难以在这个时代活出自己的精彩来。

 

  那么问题又来了,每个人都能有自己的“杀手锏”吗?我倾向于是。

 

  因为所谓的“杀手锏”,不是你的一项能力要超过所有人。而是你在某些方面,比你周围的人稍微突出一点就行。

 

  你可以看到很多小众的公众号,写的文章很可能也就是自娱自乐而已,但在他们的粉丝眼里,这些文章就是***的。

 

  哪怕订阅栏里已经有了几十个公众号,里面有再多百万乃至千万级的大号,也依然愿意去点开这个小众的公众号来看。而对于这个公众号的号主来说,他就为这些人写,也已经足够了。这就是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它让每个人的优势都可能被放大。网络既链接了很多人,也分化了很多人。

 

  所以互联网时代的杀手锏到底是什么呢?

 

  那就是:你只需要比有些人厉害,并让那些觉得你厉害的人看到就行了。

 

  每次写这类文章,都会有人问:我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呢?

 

  换句话说,我怎么才能发现自己的杀手锏呢?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是吗?

 

  当然不是。

 

  兴趣本身不会是杀手锏。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生活里,某个人对某项运动喜欢的不得了,但真要让他去做,又做不好。

 

  喜欢并不能成为擅长的充要条件。

 

  丁肇中曾经下过一个定义:一件事情,你只要花一点力气就做得比别人好,那就是值得去做的事。你沿着这个方向去发掘,总能找到自己擅长的事情。就像物理,很多人死活读不进去,但丁肇中却学得很深。很简单,因为他一开始不用费太大力气,就能把物理和数学考到满分。

 

  如果你还是觉得这样的说法太虚,不妨试试拿张白纸回答下面的几个问题:

 

  1. 这些年里,你*得意、*引人注目的时刻是什么时候?

 

  2. 你是否因做某件事,得到过很多人的赞扬?

 

  3. 你觉得,你*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

 

  4. 未来,你*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5. 有什么事,你很久没做过了,但突然会很想去尝试?

 

  6. 有没有什么事情,你和别人同时做,会做得更快、更好?

 

  7. 你觉得到目前为止*遗憾的事情是什么?

 

  8. 你有没有废寝忘食做过一件事,而且不觉得累?

 

  9. 你有没有在和别人谈起某件事时,抑制不了的激动,甚至背心出汗或者产生尿意?

 

  10. 你有没有在工作以外,通过做别的事情赚到过钱?

 

  从以上这10条里去找交集,基本上同时满足三条以上的,大概率就是你的杀手锏。

 

  除此外,年轻的时候不要自我设限。要敢于去尝试不同的人生路径,不同的机会,特别是那些贵人向你指出的路。

 

  这些年里,我*遗憾的是在工作初期,朋友对我说:去试试做金融吧,你很适合。

 

  我觉得自己一个学中文的,跟金融八竿子打不着,数学都快忘光了,算账都不一定算的清,还搞金融?搞笑还差不多。现在来看,我很可能错过了自己人生的另一条路。因为很多年后以后,我才真正明白金融的本质,不是计算。

 

  所以,不要轻易放过自己身上任何一个可能的长处,更不要把自己的优势藏起来,特别是年轻的时候。

 

  很多人心理上总喜欢憋很久,再放个大招。其实,这种思维方式是不对的。

 

  受益于我们传统的教育,学生时代,但凡有什么特别的能力,多数时候都会被老师们视为“奇技淫巧”,加以限制。

 

  当然,读书的时候是应该好好学习,尽量不要想着凭这些优势去当什么“网红”,而是应该把学习和认知的基础打牢。但出了学校、进了社会,就应该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而不是我有神通,但我就是不用,等到多年以后再来跟别人吹牛:你别看那个谁谁谁如何如何,我当年如果要是怎么怎么,肯定比TA牛逼多了!

 

  这样的话,我在那些中年怀才不遇怨天尤人的人身上,实在听得太多了。而更大的可能是,你当年的“杀手锏”,会被你自己都忘了。

 

  很多年以后,自己都不记得自己曾经有过什么本事可以让人击节赞叹了。

 

  要知道,所谓的蓄势待发,蓄势固然重要,但如果迟迟不发出来,很可能也就无声无息地沉默下去了。

 

  这就是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一个观点:杀手锏藏得越久,失效的可能就越大。你过去所有的光环,杀手锏,一旦不用,不打磨,很可能在3年后就开始褪色。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杀手锏,所有的杀手锏也都需要不断地进化升级。

 

  朗朗到哪里都要练钢琴,歌唱家每天早上都要吊嗓子,一个***的拳击手必须保证自己的上场次数……你越擅长的东西越要经常拿出来打磨,拿出来比比。否则,如何知道差距在哪?*怕的是,你藏了多年的杀手锏早已过时,自己却还不自知。

 

  一个球员退役几年后,不存在一上场就重回***。

 

  古龙小说《多情剑客无情剑》里,天机老人明明在兵器谱上****,却被排名第二的上官金虹给打败了。当时,李寻欢有过一段说法,大概就是天机老人长期不出手,就很难保持***状态,心理上也越不想出手。

 

  你越把自己的杀手锏当回事,天天藏着掖着,就越怕有一天亮出来的时候没那么厉害了。你越是怕出现这种情况,当有一天真正需要你亮出杀手锏的时候,就越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不要期待你的杀手锏藏而不用,然后一出手就每次都能“一击必杀”。武侠小说都不敢这么写。

 

  多说一点,如何让杀手锏变成自己的饭碗?

 

  今年大火的《流浪地球》电影,让很多人知道了“饱和式”这个词。电影里,每一个需要救援的地方,都会派出数支队伍一起上,谁先到谁就先救援。不在乎多余的付出,不计较成本的投入,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会付出百倍努力。

 

  我所欣赏的企业华为,多年来也一直用这种方法来打江山。一旦发现了一片新的市场空白,就把所有的资源都扑上去,迅速占领。

 

  这也是帮助毛主席屡次获胜的重要军事思想: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对于你的“杀手锏”,也应该是这样。

 

  没有发现自己的杀手锏之前,你可以慢慢走,慢慢看,做多种尝试,混混圈子,等待机会。一旦找到了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优势,一旦发现自己在某个方面可能实现突破,就一定不要等,也不要过多计较成本。

 

  快速进入,把能投入的精力都投上去,这就是“饱和式投入”。

 

  大部分人,从业余高手到专业,再到职业,差的就是那一点突破。而这一点突破,*需要的就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西游记》里,孙悟空被黄眉童儿的金饶困住时,连金箍棒都撬不开。***亢金龙在一个点上持续用力,终于钻了个眼,帮助孙悟空脱困。

 

  人生短暂,一个人的高光时刻,并没有那么多。很多时候我们说,没有机会创造机会都要上。如果有了机会还磨磨蹭蹭犹犹豫豫,不上不下,那才是对生命***的浪费。

 

  ***,用一句话和大家共勉:

 

  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史记》

毛岩政, 人大女神, 一技之长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本站用户上传发布,如有侵犯到您的相关权益,请点击权利通知指引,您可根据该指引发出权利通知书,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立即审核并处理。
· 黑光网 ·
相关阅读
一次消费≠随意收费,影楼潜规则伤人害己
史康宁:怎样引领婚嫁行业转型关键期
布列松已过时?街拍规则正重新洗牌
擅长“美图”的中国人,走在自拍时代的前列
拍一次照片十万美元,英国女王都要请她来拍照